小学五年级体育足球教学中趣味性提升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3期   作者:汤彩莉
[导读] 足球是世界第一大运动,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与喜爱,足球运动具有较强的合作性、竞技性、对抗性以及团队性
        汤彩莉
        合肥市师范附属第四小学 23001
        摘要:足球是世界第一大运动,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与喜爱,足球运动具有较强的合作性、竞技性、对抗性以及团队性,是一项具有较强教学价值的运动。当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足球项目已经成为重点内容。但是在以往的足球训练中,教师主要通过固化的模式传授技能,导致学生容易出现抵触以及叛逆等负面情绪,不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在足球训练中引入快乐教学法,能够为学生创设快乐而轻松的氛围,消除其由于训练而产生的抵触情绪,感受到足球运动的魅力,进而主动与教师配合完成训练任务,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发挥足球运动的育人优势。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体育足球;趣味性;提升策略
引言
        小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主人翁,更应该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因此小学体育的教学至关重要。而小学生此时正处于对事物有一种好奇和探索的时期,但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所以作为教师应丰富小学体育的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运动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在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中巧用足球游戏,不仅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足球知识和运动技巧,来进一步增加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体育素质。
一、开展游戏活动,增加课堂趣味
        足球运动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练习,才能逐渐提升自身的足球技能。而反复的训练时常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就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对于足球运动的兴趣,进而在足球教学中提不起兴趣。游戏属于小学生最为热爱的活动,游戏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使小学生对于游戏活动毫无抵抗力。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足球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游戏活动,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通过团队协作的形式完成足球训练,继而在体验游戏中,发挥自身主动性,不断加强足球技能训练,提升自身在此方面的兴趣,使得自己足球运动的水平得到一定提高。
        比如,在带球跑的小学足球训练过程中,基于该内容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灵活控球,能边跑动边穿过障碍物。教师就可以结合游戏,开展训练活动。首先在球场中设置3个区域,在每区域中放8个足球,然后将学生分为3个小组,每个小组每轮派一人上场,在教师的指令下,参赛的学生就需要跑到各自的区域中,并将球一个一个踢出来,并以带球跑的方式把球带到出发时的地点,最后如此反复多次多组进行比赛,在规定时间内,踢出球数且最多的小组视为本次游戏中的获胜组,即可获得一定奖励。又如在准确传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开展足球射击的游戏。首先可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球场上放立标,让学生选出小组代表,通过将球准确踢中立标就算射击成功,即为获胜。如此,学生就会更积极地参与到足球训练中,并在游戏过程中不断提高踢球的速度。足球技能训练需要消耗很大体力,也经常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但通过加入游戏的环节,可以有效增加小学足球教学的课堂趣味性,使学生们更积极投地入训练中,并为了游戏的最终胜利而努力训练,就使得学生可以在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中,快乐地学习足球运动技能,并进一步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与提高踢球水平。
二、强调比赛情境的创设,升华学生的体育情感
        从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前提条件来看,浓厚的运动兴趣无疑是最为根本的因素,而兴趣激发的方法并没有在教材或教学大纲中明确体现出来,需要广大教师进行不断深入的挖掘和总结,小学体育足球课堂教学也是一样,特别是在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下,小学体育足球课堂教学更要将学生运动兴趣的全面激发放在首位,因为兴趣的激发可以帮助学生升华体育情感,帮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沉浸于运动的快乐之中。在此期间,为学生创设出理想的运动情境显然是明智之举,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足球运动中具有明显的趣味性。


        以《射门技术》教学为例,实际操作应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要善于以问题为导向,汇聚学生关于足球运动的视线。在进入到课堂导入环节后,教师要先向学生提出“当今世界足坛谁的定位球能力最强?”这一问题,因为观看足球比赛是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很多学生并不参与足球运动,但是却很愿意观看足球比赛,也有自己喜欢的球星。所以,向学生提出这一问题作为前导,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将视线汇集起来,这毫无疑问为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提供了良好契机。第二,要强调相关赛事资源的运用,引导学生无限接近课上所学内容。在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过程里,教师要将课前准备好的相关赛事视频呈现在学生面前,其目的就是让真实的比赛氛围帮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赛场不仅竞争激烈,同时还有无数的感人瞬间。在学生得出自己认为满意的答案后,教师不能急于说出谁对谁错,而是要以总结和概括的语言向学生表述本课所要学习的知识与球星定位球能力有着紧密的联系,进而导出本课的主题。这样的课堂导入过程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导入有着明显的区别,不仅有着明显的趣味性,同时还能让学生的体育情感得到培养乃至升华,为接下来课堂教学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建设趣味评价体系,提升教学评价趣味性
        评价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大因素,并且五年级的小学生依旧容易受到教师的评价作用与影响。因此,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建设趣味性的评价体系。所谓趣味性评价体系,是建立在激励性与过程性的评价体系基础上的一种体系,差别在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需要结合教学所使用的游戏内容,然后以趣味性的语言内容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即使是对学生进行批评,也不会激发学生的消极情绪。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频繁的趣味性评价。以带球跑的教学为例,学生甲是一个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其身体素质与各项机能较差的原因主要是其体重较重。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基于该学生对“减肥”的态度,设计趣味性且关注过程的评价方式。比如,学生甲性格开朗,平日里总是将减肥挂在嘴边。教师便可以基于这一特点,设计评价语。比如,在带球跑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关注他的训练过程,当他因为身体协调性差而出现失误时,教师可以对其进行评价:“没关系,把球追回来,多跑几步就多消耗一点脂肪。”当该学生在进行带球跑训练时,教师可以对其评价:“加油,每带球跑一圈,今天你消耗的脂肪就多一点。”或者:“加油,这是第二圈了,今天可以多吃一根辣条而不会增胖了。”这样的评价便是专注过程且富有趣味的,并且还能够让该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注。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足球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基础性项目,教师在开展训练中要根据足球运动的特点和小学生的需求,积极开展教学创新,以趣味教学法为指导,融入各种新鲜而富有趣味的教学元素,让学生喜欢上足球运动,形成终身体育的运动理念,对其未来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王光红.增强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趣味性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230-231.
        [2]刘应伟.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趣味性策略[J].家长,2019(33):15-16.
        [3]杨正清.提高农村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趣味性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2):126-127.
        [4]李素兵.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中趣味性的提升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8(36):61.
        [5]高培怡.提高小学体育足球课程趣味性[J].家庭生活指南,2018(12):2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