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武术课的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3期   作者:孙占群 龙战斌
[导读] 武术是中华文明传承下来的一项体育文化,具有传播性强老少皆宜的特点
        孙占群 龙战斌
        滑县王庄镇龙村小学  456484
        摘要:武术是中华文明传承下来的一项体育文化,具有传播性强老少皆宜的特点。对小学生进行武术教育,不仅能强身健体,更能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武术教学是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生好奇心强,精力旺盛,对于武术教学抱有强烈的兴趣,教师要创设条件,给学生练习武术的机会,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体育武术课的创新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武术课;创新研究
        引言
    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武术历经千年不曾衰落,千百年的积累使其拥有了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将传统武术与体育教学相互融合、训练实践是极为重要,且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将武术与体育教学融合是有效传承传统文化的手段,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效益。另一方面,国家重视和关注武术教学与训练实践,使得研究和探析小学体育武术教学的训练实践具有强有力的基本支撑。在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师应对武术教学抱有重视态度,积极探索教学体育武术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模式,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建设提供必要的先决条件,以此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锻炼小学生的体质。
        一、小学体育武术教学在运用过程中产生的部分问题
        小学体育教师开展武术教学活动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锻炼学生,让学生可以有相应的认知和了解,并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武术学习和其他知识学习,从而在体育课堂上度过这一段美好的时光。同时部分教师在进行武术教学的运用过程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道德精神,在进行武术知识的讲解过程之中存在着消极怠工的情况,使得武术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学生也无法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以上现状和问题的存在对于武术教学的应用工作产生了阻碍,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和现状进行迫切的解决和应对。与此同时部分地区学校对于体育课程不重视,体育课被其他学科占用的事情经常性发生,这一现象常态化,造成学生对体育课程不重视,武术教学更是难以开展。
        二、小学武术课的创新研究
        (一)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的改革下,体育武术教学已逐渐追求创新化的教学方式。在现代化的教学领域中,武术教学同样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对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因此,对于学校方来说,其首先需要对武术课程中所需的设备和教材进行更新,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比如对于以前教材中的一些知识,如其并不适合学生的体育发展,则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其进行删减,通过对学生的自身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来对学生进行适合、恰当的武术教学,这样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其次,对于一些武术内容来说,其在不同地方区域中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对武术内容的选择上需要进行明确的把握。对于一些武术动作来说,教师无法做到亲身展示,此时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下,教师则可以通过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武术视频、图像等,使学生从感官体验中加强对武术学习的认识,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大大地提高体育武术的教学质量。此外,对于武术内容来说,其还存在着难易的不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武术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武术的要领,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还需要注重从易到难的教学,使课程的学习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实践
        当今的时代是计算机网络的时代,是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信息化的时代。由此可见,小学阶段的体育武术教学训练实践是不能脱离时代发展的具体要求的,是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背景的,教师应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充分、合理并且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

这种方式对于武术教师和训练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艰巨并且困难的挑战。这主要是因为,多媒体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课件的制作,从不同武术动作制作的课件,可能不会达到实际传授的效果。因此,为了达到具象,并且直观地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将一些专业的地方进行重点标注,对一些关键的地方可以用箭头指示动作的方向。这样,不仅让学生对动作更加地深刻,还能让学生对武术中的具体动作、具体形象更加深刻,进而为后续工作的进行奠定基础。
        (三)注重科学有效的武术教材的编写引进,以促进武术教学的运用
        现阶段部分小学虽然已经开展了武术课教学活动,但是却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统一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师往往是按照自己对于武术的理解来开展教学活动的,彼此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和学生在课下交流时往往感到难以理解,这使得武术教学活动难以真正地满足小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此时如果可以有规律的定期统一编撰武术教材,并且规范教学流程和方法,相信可以促进武术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在进行武术学习的过程之中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引,但是教师的教学精力有限,无法对每个孩子都进行相应的沟通交流和指引活动,此时武术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旧有的武术教学体系和教材内容会为小学生的武术学习发挥负面的影响,此时更应当加强对先进武术教学理念的运用和先进武术教学教材的引进工作。
        (四)利用武术教学,积极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生学习武术,从一开始教师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让孩子们知道练习武术本领并不是为了仗势欺人,而是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在必要的时候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武德”即“为善”,不“为恶”,不欺负弱者,这与小学生思想德育教育目标有共通之妙。在武术实际教学中,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孩子们之间有许多互助友爱现象发生。比如一次学习五禽戏时,一个叫妮妮的孩子把脚崴了,旁边的佳佳立刻上前,把她扶了起来,接着喊来了老师,并一起将妮妮送去了校医务室。还有一次一个叫运运的孩子练习少儿武术操的一个武术动作,一直不理想,觉得动作不协调,同伴琪琪看见了,把自己的练习武术的心得体会告诉他,并且帮他纠正动作,两人一起努力,运运终于能流畅的把一套武术操表演出来了。教师用心观察孩子们练习武术的情况,对孩子们之间的友爱、互帮互助、合作等良好行为习惯及时给予了肯定。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育学生要认真锻炼好身体,更要引导学生注重良好品德的塑造,对主动帮助别人的同学不吝啬表扬,时时刻刻注意学生优秀德育品质的培养,用正能量去影响孩子,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用积极的精神面貌迎接挑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中开展武术课程有利于弘扬中华武术文化,保护武术文化遗产,增强学生对武术体育锻炼的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对武术学习给予创新,促使学生能够灵活地掌握武术要领,理解武术学习的精髓,从根本上提高武术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航.“快乐体育”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普童话,2019(45):14.
        [2]全亚迪.体育游戏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运用与对策研究[J].求知导刊,2019(48):65-66.
        [3]张玉茜.体育游戏与小学武术[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4):92-93.
        [4]崇建军.浅谈“武术走进小学校园”的有效途径[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371-372.
        [5]孟祥文.武术融入小学体育的实践路径[J].教育观察,2019,8(37):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