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良驹 李林娟
重庆市涪陵城区实验小学校 408000
重庆市涪陵城区实验小学校 408000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发挥学科教学的特性,在各学科教学中实施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和核心课程,在教学中如何融合劳动教育是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途径与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劳动教育;融合;途径;策略
引言
充分运用小学数学课程中有关劳动教育的资源是实施劳动教育的关键前提。虽然小学数学教材上并没有具体指出劳动教育的内容,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良好地实施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加充分地认知劳动的真正意义。
一、研究背景
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国家总书记指出,将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构建大中小学劳动课程体系,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明确提出“五育并举”的总体要求,全面加强劳动教育,通过优化学校课程,增强生活实践、劳动技术体验,以家庭劳动、校园劳动、自我服务、志愿服务等抓手促进劳动教育落地。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特别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由此,劳动教育进入了新时代高品质发展阶段。
二、劳动教育的现状
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曾经摇摆不定,劳动教育的发展也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当前,劳动教育虽然科学回归,但是仍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在家庭方面,家长一般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包办孩子可以劳动的机会;在学校方面,由于经费、师资等得不到保障,劳动课程经常流于形式;在社会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崇拜安逸享乐,排斥参加劳动,也越来越轻视体力劳动和生产性劳动。种种原因导致了现在的孩子不会劳动、怕吃苦不想劳动、甚至不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等现象。这与新时代国家教育方针相悖,不符合教育规律,也不利于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一)运用数学文化,清楚劳动的价值
劳动不但创造了人类,同时也属于人类的主要特点以及存在形式。譬如在一年级上册中“古人计数(11~20不同数字的认识)”课堂中,改版后章节内容的课题从之前的“捆小棒”转变为“古人计数”,同时添加了“古人计数”的相关实景图。利用数一数,充分认知比10多1的数时,教师鼓励学生读出11~20相关数字后,提出了针对性的问题:大家都能够认识这些数字,不过大家知道这些数字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吗?教师从“古人计数”文化入手,教导学生模拟古人运用手指头数羊,数到10后,手指头已经不够用,所以衍生出全新的计数单位。让学生了解十进制的起源,渗透了数学文化,使学生认知到教学不只是了解11~20不同数字的结论,更需要利用“古人计数”的经典故事,逐步渗透自然数的形成以及演变阶段。
(二)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儿童的劳动情怀
在小学数学基础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劳动”现象的素材,如经常会出现“用洗衣机洗衣服”“搬运货物或剪裁树枝”等劳动案例,这些案例和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活动非常贴合,是开展劳动教育的优质资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些素材结合生活实际,拉近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通过有效融合的学习过程,切实感受到劳动就在自己的身边,任何一件事物都是凝结着他人劳动心血的成果。正如由于“城市建设者”的辛勤劳动,才让我们有了可以遮风挡雨的教室,正是由于“白衣天使”忘我地工作,更多的人才能健康地生活。因此,教师可利用生活中这些丰富、多元的例子,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劳动的成果,从而拉近学生和数学之间的距离,同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劳动教育的洗礼和熏陶。
(三)班级活动融入数学,推动学生对数学作用的认识
在班级活动中融入数学应用,同样能达到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目的。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从各种班级活动中加深对数学源于生活的认识,还可以在很多细节中感受数学的应用魅力,使数学在渗透班级活动过程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这样的生活化教学实际上会产生十分显著的积极作用。比如在每周的大扫除时,学生需要用水擦窗户、拖地等,教师可以在其中提出一个探究问题,如:将一片玻璃的两面均擦干净需要用半盆水,假设一桶水可以倒满三盆水,那么大家在一起合作擦玻璃总共需要用多少桶水?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同时在实际劳动过程中去感受数学应用价值。再比如在安排大扫除当中,擦窗户、擦教室门、擦黑板以及擦桌椅等,根据实际的打扫任务量合理安排分工,你能想出一套用时快且效率高的分配方案吗?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与交流,并选出最佳方案应用于大扫除中,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利用数学合理安排分工的积极作用,这在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四)融合农耕活动,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小学数学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课堂当中,而是应该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实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避免在课堂学习中出现思维僵化的现象。很多学生存在“五谷不分”和“死读书”的问题,不利于现代化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为此,教师应该实现数学教学与农耕活动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锻炼平台。另外,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生活经验上普遍不足,因此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理解困难,而在丰富的农耕活动当中,则能够帮助其开阔视野,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与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解决在理论学习当中的困惑。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农耕活动当中的动手操作,学习在实践当中遇到的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素养,使学生能够在农耕活动中感受劳动人民的辛苦,从而促进其情感态度的养成,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快速发展,体现数学这门学科的实践性特点,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感知劳动同智慧结合的重要性,从不同方面思索问题,其不但能够有效处理难题,同时还能获得数学智慧。从人类的进化阶段以及社会总体发展演变分析,劳动属于发展的前提,劳动协助人类更好地认知世界。数学教师必须科学地把劳动教育逐步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劳动课的思维,不断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肖滋智.基于劳动素养的小学数学动手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科普童话,2019(43):114.
[2]付登超.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A].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七期“教育问题时习会”论文集[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2019:7.
[3]本刊编辑部.劳动教育筑牢成长基石[J].平安校园,2019(09):6-12.
[4]李军民,韩彩霞.基于劳动实践的学科课程融合[J].文教资料,2019(22):192-193+212.
[5]朱术磊.智慧·价值·文化:劳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内生意义[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