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萍 李振玲 庞萍 李希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 山东青岛 266003)
【摘要】通过Altmetrics 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功能分析,研究基于Altmetrics对促进科研人员学术水平评价、机构学术成果的全面影响力评价、机构知识库建设、馆藏评价及资源采购优化、提供更为精准的资源发现和智能的个性化知识服务的模式变化及创新途径。
【关键词】Altmetrics;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机构知识库;资源发现和推送
【中图分类号】G250.252
1前言
基于互联网的社交媒体,成为势不可挡的热潮,彻底改变了人类获取与交流信息、相互沟通和互动的方式,也开启了学术传播的新局面。科研人员通过博客、社交媒体和开放平台等方式在线发布和交流研究成果。网络上所发布的研究成果形式多样,不仅包括论文、图书等传统成果,还包括科研数据集、幻灯片、视频、软件代码等。网络上研究成果的交流和利用行为也多种多样,包括下载、浏览、收藏、书签、保存、评论等,这样形成了开放获取的学术传播环境。这些变化影响了研究论文的传播途径,传统学术评价的分析方法与指标(包括引用次数、期刊影响因子、同行审查、基本科学指标等)已无法全然且实时地反映研究者真正的学术影响力。因此,结合传统与创新的学术评价方式 Altmetrics 因应而生。
自2010 年Jason Priem 提出和倡导Altmetrics(即基于社交媒体活动的计量研究,国内翻译为“替代计量学”使用最为广泛)以来,作为文献计量学的新发展,研究高校图书馆如何运用Altmetrics 计量方法分析机构文章的学术传播扩散效力,对促进科研人员学术水平评价、机构学术成果的全面影响力评价,馆藏评价及资源采购优化,提供更为精准的资源发现和智能的个性化知识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应用Altmetrics的必要性分析
2.1 Altmetrics 的优势及应用体系
Altmetrics 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数据来源广泛,覆盖正式、非正式出版的学术成果,特别是开放获取资源。(2)数据反馈速度快。文章发布后一天到一个月时间是其在社会网络平台上被广泛提及和转发的高峰。(3)数据易于获取。社交网络数据可以通过API 等方式公开获取,目前跟踪工具如Altmetric.com 和PLumX等都提供多种形式的开放数据访问服务。(4)Altmetrics应用广泛。对于研究者来说,可以通过Altmetrics相关工具的统计数据,了解开放获取内容的阅读与其使用行为,可作为传统学术影响力的补充;另外,还能了解网络原生(web-native)学术产出物的影响力,比如可以知道是谁在读以及谁在分享,还能知道他们做了什么评论。这些都能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存储在机构知识库中的开放获取内容是如何产生影响的。
Altmetrics(替代计量学)的研究内容广泛,不仅局限于对传统期刊论文在社交网络上的传播影响力研究,还有对新形式学术成果影响力的衡量与评价,如会议论文、演讲报告PPT、数据集、软件工具或算法等。这样一来,替代计量学的研究对象也十分丰富,可以开展的应用研究领域也随之拓展。目前,对替代计量学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科学评价、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检索与服务、科技管理与预测等方面,如下图所示:
2.2 Altmetrics 的应用实例
目前,国外图书馆已将替代计量学工具视为图书馆专业知识的延伸,并将其视为图书馆发展的机会。美国已有61所高校图书馆将替代计量学指标与传统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共同作为对机构科研水平的评估方法。匹兹堡大学图书馆已应用Altmetrics 于自身的馆藏系统D-Scholarship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采用PLUMX 做为Altmetric 汇集、分析与传播的工具,用户可于馆藏系统书目记录网页最下端,观看该篇文献的全文下载统计与Altmetrics 结果分析。除单篇文章之外,亦可查询作者、系所、研究中心、机构出版期刊,甚至全校的Altmetrics影响力信息。这种计量分析报告可以鼓励研究人员使用该校D-Scholarship@Pitt 机构典藏(IR)系统,达到呈现其研究成果与提高其所属研究单位能见度的目的。印第安纳大学图书馆与altmetric.com合作开发在DSpace 中如何通过DOI 和handle 方式在XMLUI 中实现文章的社会网络影响力指标的嵌入式图标(badeges),并允许由作者来控制显示这些信息和数据。麻省州立大学医学院图书馆将Altmetrics 指标整合入建立在Digital Commons 上的学术出版平台。
相比国外开展Altmetrics研究和实践而言,我国基于科研网络化的学术交流机制尚未形成,与在线科研的大趋势和学术社交网络的流行存在较大反差。国内学者的Altmetrics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替代计量学的基本内容;二是从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的角度进行替代计量指标与传统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或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三是基于Altmetrics的图书馆服务策略、服务质量研究。Altmetrics在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实例很少,有调研显示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将Altmetrics嵌入到机构知识库中,因受数据来源限制,提供的文献统计数据有限。
2.3 Altmetrics 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功能分析
Altmetrics 对学术开放模式的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当前有众多的数据库商和媒体平台参与实践,Elsevier、Wiley、Springer、Nature等采用了Altmetrics对每篇科学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进行实时监测。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交流的中坚力量和获取学术数据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Altmetrics 应用于高校图书馆,是支持新的学术开放和知识服务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能够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水平和服务质量,而且能够满足更多人的数据需求,为开拓学术信息建设提供更多的便利。
(1)运用Altmetrics实现文献精准推送
面向科学家的文献推荐发生在两处,即出版商在数据库产品中通过对科学家文献使用偏好数据进行挖掘而提供的文献推荐,以及图书馆根据科学家学科特点进行的文献推荐。图书馆的文献推荐主要针对数据库选择和馆藏图书,很少出现面向论文的推荐,这是因为图书馆没有论文的具体数据,所以在论文层次的推荐上始终落后于出版商,然而读者利用文献时,都会通过图书馆的接口,所有可能留给出版商的痕迹,图书馆理论上都能捕捉得到。高校图书馆要想向智慧图书馆发展,除了外在形式的发展以外,本质的服务内容(即面向科学家的文献服务)必须实现精准推送,而替代计量学的运用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
(2)运用Altmetrics提高文献检索效率
替代计量学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提高文献检索效率。①将替代计量指标纳人图书馆文献检索项,丰富了检索结构和层次。例如,读者可以检索到某领域本周阅读量最大的热门论文,也可以检索到受同行推荐最多的热议论文;不仅如此,还可以深入到内容层面,根据读者为论文赋予的标签或对论文的评论来进行检索,这样既提高了文献的检全率,又提高了文献的检准率。②与文献计量指标数据积累缓慢不同,替代计量指标数据积累十分迅速,在数天至多数周就可以形成可供利用的规模,利用开放的API可以不分昼夜地收集数据。替代计量学展现了合作过滤系统的机遇,不用订阅几十个内容面板,研究者就能够得到该领域本周最有价值研究的反馈。
(3)运用Altmetrics改善文献评价机制
替代计量学不仅能提高检索效率,还能改善评价机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开放性。理论上来说,替代计量学不仅数据是公开的,而且收集和解释数据的脚本和算法也是公开的,规避了内幕操作的同时,能有效监测后台操纵。②多样性。替代计量指标的多样性有两个维度:一是相同评价对象指标的多样性,例如,对同一篇论文可以综合多个数据源的多个指标来评价;二是相同指标评价对象的多样性,例如,下载量指标可以评价论文,也可以评价软件、博文、学术幻灯片等。③ “大众评审”。 此处“大众”并非科学家的公众,而是相对传统只有一两个同行评审而言的多位评审,专业的和非专业的人员所留下的评议数据钧可以纳入分析范畴,而且“评审”的形式也不拘泥于针对学术成果提出正式意见,“评审”意见可能隐藏在其他来源的数据之中。例如,不用只为了两条审稿意见而等上数月,一篇论文的影响力可能由一周内上千个对话和书签来评估。短期内,这是对传统同行评议的补充,可能促进像PLoSONE,BMC ResearchNotes或BMJOpen这类期刊论文的迅速评审。在未来,更高的参与度和更佳的专家贡献识别系统,或许能让整个同行评议过程通过Altmetrics实现。
3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应用Altmetrics的模式变化及创新途径
基于 Altmetrics 的图书馆知识服务可以总结为2个方面,即发现和评价。Altmetrics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优化资源采购策略、资源发现与推送、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评价以及机构知识库(IR)建设4个方面。
3.1 资源采购策略优化
随着在线交流和电子出版发行方式将越来越普遍,利用Altmetrics计量工具实时跟踪了解某一学科领域和所在机构科研人员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数量、文献 管理系统保存和讨论数以及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提及、评论和分享数等,从数字和网络环境下提取用户个性化的需求数据,根据聚类Altmetrics 指标数据做出正确决策,最大化利用有限经费,制定更加完善符合用户需求的资源采购策略。
3.2 资源发现与推送
推送资源的精准率和时效性是决定服务质量的关键。利用Altmetrics工具能够筛选出最前沿、最有价值的研究信息,避免传统文献计量的滞后性,发现和选择科研人员研究领域最相关的资源,及时推送领域先进和热门的文献。以Altmatrics 数据指标为参考,在资源推荐时有具体数据支撑,能够提高信息源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前沿性,确保资源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加强与科研人员的联系,扩大了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影响力。 图书馆人员还可以利用Altmetrics工具追踪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掌握这些学术成果被下载、引用、讨论等情况,广泛收集他人的评论和意见,对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做出评估,及时反馈给科研人员,使科研人员能识别志同道合者、研究项目和资助机会,确定潜在的合作机会。
3.3 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评价
Altmatrics 计量探究的主题之一,即除了传统期刊论文,也同时关注其他类型的科研成果收集与评价,同时还考虑了非正式交流,能够进行科学研究的综合学术影响力测评。在个人职务晋升及项目申请时,科研人员都会被要求证明自己的学术水平、科研影响力和取得的成就,项目申请及项目结题汇报时需要描述相关研究的影响力,申请人相关研究的成就,以及为何适合这项申请。而如何有效评价学术成果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一直是图书馆知识情报服务的重点工作之一。 除了正式的引用数据,图书馆情报服务人员可以利用Altmatrics 补充更为精细或者更有意义的数据,收集所有相关科研成果,突出其影响力,尤其是对公众或其他科研人员带来的影响案例,提供知识产出影响力的有力证据,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新的证明其科研价值的渠道。收集成果类型包括期刊论文、专著或者其中的 章节、专利、会议论文、数据集、软件、代码、模型、科学仪器、课件以及影像资料等。具体体现对本领域研究活动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是评价科学共同体的学术能力、科研地位、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Altmetrics 工具不仅能收集学术评价数据,还关注非学术讨论分享情况,评价对公众的影响力,并能及时收集科技论文的当时学术影响力数据指标,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地对科技论文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
3.4 机构知识库建设与科研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的融合
目前国内高校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都建立了自己的机构知识库(主要由图书馆主导建设)。另一方面,各高校和研究机构还建立了科研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用以管理科研项目、财务经费、人员、成果等。由于机构知识库主要关注学术成果,科研管理系统主要关注以项目、人员、机构和成果为核心的研究信息,因此本质上机构知识库是科研管理系统的子集。以机构知识库去整合学校的难以推行;而科研管理系统整合并取代机构知识库也不切实际。因此,符合实情况的方案便是通过API的方式实现机构知识库与科研管理系统间互操作,两个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实现融合。一方面该方案可以保证两个系统独立运行,另一方面通过交换数据能够最大化两个系统的收益。
利用API接口,可以将在机构知识库中的成果提交、成果认领、数据统计等功能模块同时也在科研管理系统中也进行实现。从而拓展了机构知识库功能,将其纳入到科研管理过程中。这样通过系统间互操作,实现机构知识库与科研管理系统的融合。通过应用Altmetrisc计量工具,优化当前IR建设模式,及时展示研究人员的各种类型学术成果被关注情况,监测和追踪科研成果的影响力,促进研究人员将各种类型的科研成果上传IR进行开放获取。从而提高科研成果传播范围和利用率,扩大科研影响力,进而激发研究人员向IR提交科研成果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4结语
基于文献计量指标的文献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但是现在面对海量文献,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在线科学交流高效、及时和个性化,丰富了科学家的交流模式,逐渐成为主流,应运而生的替代计量学为图书馆知识服务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图书馆员要利用好这个机遇,继续提高图书馆文献服务质量,扩大图书馆在科学生态系统中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张灿影,王琳,郭琳,於维樱,冯志纲.Altmetrics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应用[J].情报探索,2016(09):120-123+129.
[2]余厚强.替代计量学:概念、指标与应用[M].科学文献技术出版社,2019年3月.
[3]杨思洛.替代计量学:理论、方法与应用[M].科学出版社出版,2019年11月.
[4]徐妹,刘士霞.基于Altmetrics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机制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0(03):20-27.
[5]张郭媚.Altmetrics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8,20(04):78-80.
[6]陈丽冰.Altmetrics视角下学术图书馆的服务策略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6(08):17-21.
[7]王妍,顾立平.Altmetrics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02):38-42.
[8]刘颖.Altmetrics视角下图书馆的角色定位与服务策略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5,34(10):44-49.
注: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编号:202053006)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徐萍(1973-),女,汉族,湖北省鄂州市人,硕士,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参考咨询、资源共建共享。
李振玲(1972-),女,汉族,山东省烟台市人,硕士,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管理与用户服务
庞萍(1988-),女,汉族,山东省枣庄市人,硕士,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
李希(1991-),女,汉族,山东省青岛市人,硕士,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情报分析、学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