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 李建明 冉冉
[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保定 071001]
摘要:“1+1+N”网格党建模式,依托农村阵地,将农村按区域、产业模式、资源禀赋、面临主要问题等划分区块,建立网格,让党支部管网格、党员联网格、志愿服务队驻网格,实现群众需求在网格中发现、资源在网格中整合、问题在网格中解决,推进“党建网”与“治理网”双网融合,以满足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民众的多元需求。通过“1+1+N”网格党建模式,党员主动渗入到网格中去,以精细化服务群众为导向,以农村治理成效作为党建成果的依据,推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1+1+N”网格 基层党建 模式 乡村治理
2021年,精准脱贫任务基本完成,乡村振兴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乡村振兴,如何振、资源的价值如何发挥、群众的问题怎样解决,离不开以服务民众为导向的基层党组织的智慧和力量。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应该在思想觉悟、领导能力等各方面加强自我建设,切实把握村民的真正需求,解决村民亟待解决的问题,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发展成果由村民共享。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中要“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网格化社会治理需要注重以党建引领提升网格化社会治理领导力、以组织体系建设提升网格化社会治理执行力[]。“1+1+N”网格党建模式在河北省阜平县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在接续乡村振兴的探索中,逐渐摸索成型。
一、模式的构建理念:以服务村民为宗旨,以乡村振兴为发展方略,以让党员走到群众中去、把群众领到党建阵地中来为抓手,以网格阵地为依托,在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切实推进农村的发展。
1.主动到群众中去,把群众领到党建阵地中来,提升服务民众的水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成果,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真正动员起广大的农民这一革命的主力军,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便是群众路线,即广大的党员干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解决百姓困难,进而共产党真正获得群众拥护,组织了一只农民为主力的革命大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农民群体在整个社会人口中,所占比重日渐减少,但依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建设成果的享有者。基于农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农业的脆弱性以及农民问题的复杂性,在由精准脱贫向乡村振兴的过渡性阶段,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发展的重要性日渐突出。网格“1+1+N”党建模式,通过在细密的网格阵地配备党组织,驻扎党小组,充分连接党员和群众,让党员走进村民中去,让村民主动走进党组织中来,加强双方的交流沟通,即时掌握群众所想,解决群众所忧,提升服务民众的水平。
2.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党建与农村治理紧密融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即是加强党自身的建设。通过保持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巩固党群关系,进而提升农村生产能力,巩固革命根据地,最终增强革命力量。革命年代,党群关系处理不好,意味着革命根据地不稳,党时刻有被敌人消灭的危险。所以,加强党建,外部威胁是重要的动力因素。而今天,党建的外部威胁大为降低,内部压力构成了主要推动力。2020年是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但精准脱贫的结果并不能满足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缩小城乡差距的乡村振兴随之提上日程,是新时代基层党组织肩负的历史重任。基层党组织建设,既要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始终以服务民众为宗旨,又要提升自身的格局,提高战略意识。思想觉悟、观念意识的提升要体现在治理技术的提升和农村的实际发展成果上,即不仅局限于满足村民衣食住用行,更要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网格“1+1+N”党建模式,畅通党员与群众的联系渠道,同时推进党员与产业的联系,并将党员带领百姓致富增收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将党员自我建设、党员服务群众与带领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内在联系起来,顺应了现代化建设的大潮。
二、阜平县“1+1+N”网格党建模式的运行机制
2013年阜平被确定为“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2018年阜平被中央党的建设领导小组秘书组确定为农村基层建设联系点。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为阜平网格党建模式的建成提供了契机。阜平县以“二三三工程”[]为依托,逐渐打造“1+1+N”网格党建模式。表现为将党支部、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形成1个党支部+1个网格+N个党小组的工作布局,基本思路是两委班子成员管网格、在职党员进网格、志愿服务队驻网格,提升服务群众水平。
1.划分区块,优势结合,在领导区域发展中,党组织沉入基层。阜平县在脱贫过程中,依据本地区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各地方的比较优势和方针政策等,将全县划分为八个区块,明确发展定位,在突出各片区特色的情况下,全域规划,实现发展规划全覆盖,为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党组织依据片区优势,发展富民产业,切实实现贫困户增收。如北果园乡固镇村,党支部和阜裕公司共建林果基地,使人均年增收1000元;达到盛果期后的利润,企业与农户5:5分红,预计年人均增收2500元。同时,提供120余个就业岗位,人均月收入1500元。[]手工业制造方面,在党组织的引领之下,阜平县依托原有的手工业基础,发展家庭手工业加工厂222家,为3155户贫困户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创造了机会,户均年增收1.8万元左右。1063户贫困户通过插花、手工编织、箱包制作等“小手工活”实现户均年增收3000元。在规模养殖上,党组织领导新建生猪、硒鸽、肉鸡等养殖小区410个,带动5000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4100元。生态旅游方面,打造天生桥、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等精品旅游景区的同时,还重点发展了骆驼湾、顾家台、平石头、花山等12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并联合各旅游景点,打造阜平生态旅游圈,并进一步细化旅游产业,发展“生命产业”,拓展康养、医养、寿养等重点发展方向。[]各片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资源禀赋和生产习惯,在党委的统一规划和党小组实际运作中,资金支持、人员组织、技术培训、区块联合、产业形成步步到位,通过精细化管理,打通乡村振兴中党建和乡村治理的任督二脉,使人能尽其才,物能尽其用,农能曾其富。打造农村网格阵地,将党组织的工作由“浮在面上”到“沉入基层”,通过基层工作,检验党建成效,实现党建与农村治理的相互促进。
2.分配人员,明确职责,党建主体多元化。阜平县分为八个片区,每个片区都是一个网格,所有网格始终处于党委常委的统一领导之下。党委常委根据国家的大政方针和阜平县在整个河北省中的区位特点以及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统一规划阜平县的发展布局,基于各片区特点,协调各方资源,明确发展重点。具体到每一个网格,则明确一个党支部负责。
党支部指导片区内具体事务,如动员组织群众、反映群众需求和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制定片区发展计划等,并组建多个党小组,具体负责片区内不同事务,实现专事由专人负责,职责清晰明确。
党支部由乡镇干部组成,包联整个片区。村干部分组为不同的党小组,包联片区内的贫困村和贫困户,遍访贫困村户,掌握一线情况,商讨脱贫对策,解决实际问题。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党小组的任务由负责村户转变为负责文娱、生态、健康、技能培训等具体性事务。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通过强配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致富带头人,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局面大幅度改善,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群关系显著增强。党小组中的致富带头人扮演了“主心骨”和“领头羊”的角色,其号召力和影响力不容小觑。整个阜平县已经有近5000名年轻人回乡创业,开办农家乐、售卖农副产品等,增产增收的途径不断扩展。党小组的志愿服务活动,如五彩志愿服务(红色爱心沐浴、紫色夕阳温暖、绿色低碳环保、蓝色文明风尚、橙色文化繁荣),让空巢老人得到宽慰,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多关爱。党员在为群众调试水电暖、培训电器使用、为残疾人和孤寡老人送温暖的过程中,逐渐使在一件件小事中服务群众的行为常态化,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多元需求通过党员的多元化的服务一定程度上得到实现,提升了村民奔小康的能力与活力。党委常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先锋模范、志愿服务队等各种角色的组织或个体都在网格中担任相应职务,比对相应的任务清单,在完成各项农村工作中实现自我建设。
3.利用信息技术,打造网络综合服务平台,党建工作公开化。农村家庭网络普及率的提升,为打造网络服务平台奠定基础。以现实的片区网格治理为基础,相应的在网上打造网格服务平台,用于各网格横向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党员村民竖向的实时交流、党员村民的技能培训、反映各网格产业的发展动态以及村民亟待解决的生活问题等。阜平县自推行“网上代办”以来,已经建立36项村级服务事项清单,党员当代办员,实现服务群众常态化、网格化、便捷化。2020年,为群众代办事项1.8万件次,开展就业服务2.3万余人次。[]信息化技术的充分应用,会极大提升服务效率和精细度,提升农村治理效率。党支部管理固定片区,在网络中构建这一片区的发展模型,将片区面临的问题、发展策略、人员分配、发展进度在网格中展现出来,并实时更新网络信息,便于党组织掌握片区发展动态。在服务群众方面,以各村为单位、以驻村企业为单位、以办事小组为单位,都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形成更加细小的网格,以便更精准地掌握群众面临的问题和党员工作服务状况,便于组织群众和党员,密切党群关系。在革命年代,共产党扎根农村的方式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并且在挑水、种植、养殖、教育等具体小事上服务群众,最终获取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新时代,通过信息技术搭建网格,宗旨依然是通过多元细化的工作,满足群众需求的同时,增强基层党群凝聚力,推动乡村振兴。
4.“一核多元”格局,融合“党建网”与“治理网”,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实现治理效能最大化。“1+1+N”网格党建模式,拥有统一的领导核心,多元化治理主体,利于协同配置网格系统中的组织资源、行政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实现积极有效的社会整合。[
]阜平县为方便治理分为8个片区,每一个片区是一个大网格,由党支部负责。每个大网格又根据工作性质分为多个小网格组成,由党小组或者个别党员负责。这种网格治理模式,既有统一领导,又有分工细化,既实现了网格与网格间的有效联合,又实现了群众关心的各种问题由专人解决,尤其是村民致富问题,既需要高屋建瓴,统筹规划,更需要有效整合最基层的人财物资源。“1+1+N”网格党建模式畅通了基层党员的组织与建设和基层农村的治理与发展的实践路径。如阜平县目前已经形成了现代食用菌、高效林果、中药材、规模养殖、家庭手工业、生态旅游6大产业,这六大产业的发展模式为“企业+园区+农户”型,尤其是现代食用菌产业还需要太行山食用菌研究院和6家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的科技支撑,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构筑各方紧密联动的产业体系,“1+1+N”网格党建模式实现党建与治理的结合,是符合新时代党建和农村现代化发展趋势的有益探索。
1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9-11-15)[2020-08-30].http://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6604286?channel=qq.
2 宋广玉.做好网格化社会治理大文章[N].南京日报,2019-11-6(B03).
3 两个感受到:让党员感受到组织温暖;让群众感受到党建温度
三个走出去:让党员走到群众中去、走到产业中去、走到急难险重任务中去
三个领进来:把群众领到党建阵地中来、领到致富产业中来、领到党组织中来
4 http://www.12371.cn/2020/11/16/ARTI1605517193783606.shtml?from=groupmessage
5 https://new.qq.com/omn/20200722/20200722A0QHLI00.html
6 http://www.rmlt.com.cn/2020/1111/598540.shtml
7 张鸣春.网格化党建:社会功能、实践模式与优化之道[J].党政干部学刊,2020(10):31-36.
项目来源: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河北省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9030305009。
作者简介:
1.田志 (1990-),女,河北高碑店人,法学硕士,助教,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基层党建理论与实践。工作地址:河北省保定市灵雨寺街289号,邮编:071001。联系方式:18632282152.
2.李建明(1981-),男,河北香河县人,法学硕士,副教授,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基层党建理论与实践。
3.冉冉(1981-),女,汉族,河北定州人,法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