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途径浅探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4期   作者:顾一锋
[导读]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拓宽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
        顾一锋
        江苏省南通市十里坊小学   江苏  南通  226000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拓宽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为原则的语文学习过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途径
        
        综合性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小学生而言,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能让知识、技能变得更有意义。它以方案设计、自主探究、问题研讨、总结展示为过程,以戏剧表演、问题研究、学科融合为主要形式。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设计思路指出: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是为了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发展。这一思路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和旨归。语文综合性学习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能力的意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态度,体验语文带给自己的无穷力量。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途径
        (一)体现综合性
        综合性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最主要的特征,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的综合性主要体现为:第一,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即同时注重“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三个方面目标的相互渗透,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第二,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强调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倡导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第三,学习方式的综合性。强调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综合,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综合,提倡观察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讨性习、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形式。第四,学习资源的综合性。主张课内与课外两种学习资源相结合,主张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综合性学习。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中,教师应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学习资源等各方面注重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传统语文学科教学的差别。从传统的单一,刻板的教学模式中走出训来,给孩子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
        (二)立足于语文科目教学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这一特点具体表现为:其一,以语文学科为主开展跨学科的教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与其他科目的学习相结合,这也是新教材中反复提倡的跨学科学习方法。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欣喜地发现,不少语文教师已经一改“语文”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解决综合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在改变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不少教师在组织教学上出现偏颇,忽略了语文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盲目地根据活动提纲引入不少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把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为双“生物活动”“地理活动”、甚至是“合唱活动”等,违背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初衷,偏离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综合性学习虽然倡导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在内容上的综合,但无论语文与其他学科综合的程度如何,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是“语”,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的前提必须立足于语文学科的发展需要,必须注重学生字、词、句、篇的整体发展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


        二、注重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区别于传统语文教学的又一特点为:注重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提倡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这从本质上说是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教育和人文性教育在综合性学习中是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以让学生在专题的实践活动中,以内容的人文性为载体,以演讲、辩论、小品表演、合唱等为途径,在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短一的有效途径。
        三、教学内容要体现开放性、拓展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内容上的开放性和拓展性主要体现为:1.与生活相衔接,紧扣生活的脉搏。回归生活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区别于传统语文学科教学的又一特征。从教育的起源看,在学校教育尚未出现前,人类的教育活动寓于生产生活之中,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生产生活的内容。生活是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随着学校教育的出现,教育活动越来越正规化、权威化,随之便越来越与生活相脱离。时至现代,在对传统课程审视与反思中,众多教育家提出教育要“回归生活”。回归生活世界是现代哲学的普遍趋向,是我国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之味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语文课程应与其他课程相沟通,书本学习应与生活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倡导学生关注生活,能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并能以此为学习的主题,搜集资料,进行季论等;提倡在生活中学习,获得与生活相关的知识与技能;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育活动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本人在生活世界中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他对其的感悟和理解”。
        四、结合实践,提高综合性学习
        特级教师张孝纯曾提出“语文教育”的主或张,强调语文教育应把视线扩展到校内外的语文课外活动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语文环境,这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一脉相承。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就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当自然环境、风俗民情、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节日文化都可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入语文学习。实践证明:紧密联系生活,语文教学就生动有趣。教师乐教,学生也乐学。
        小结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尊重学生的主整体性。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传统语文学科教学在内容上的一个重要区别为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角度来开发学习的主题。这里所谓的学生的需要,首先指的是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才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参考文献:
        [1]胡秋梅.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刍议[J]. 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 2010(8):16.
        [2]韩九洲.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J].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2012, 000(003):118-118.
        [3]万利利. 在小学语文综合性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浅谈[J]. 好家长, 2015(4):79-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