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语文自学能力的几点做法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4期   作者:范烨 王春刚
[导读] 目前,我国进行着一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历史性的转变
        范烨  王春刚
        黑龙江省克东县职教中心  164800
        黑龙江省克东县教师进修学校  164800
                                                                  
        目前,我国进行着一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历史性的转变。而作为普通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的语文,更应该在传授知识,训练能力的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自学能力是多种心理机能参与的综合能力。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它是指学习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已有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一种学习的能力。学生具备了自学能力,在他们一生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将来他们走出校门,主要是靠自学能力来获取知识,增长才干,求得发展的。所以教师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和掌握自学的本领。现在大多数初中生,尤其是初一的学生,他们刚升入中学,随着中学课程门类的增多,学习难度的加大,再加之教学方法不当,他们把学习语文视为“苦差事”,学习上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就促使教师要重视对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根据他们认知心理的特点,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谈谈我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教学生学会预习
        预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阅读、理解、练习的开始。它不仅可以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基础,在培养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方面也具有很大作用。因此,我在教学每一篇课文时,都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主要是按照课前的“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中的提示内容和方法进行预习,大体步骤是:先要求学生初读课文(包括朗读) 2-3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给课文前加点的字注上正确的读音,对在阅读时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也要求查阅字典词典寻求解答,并将答案写在预习本上,以加深理解和记忆。当学生初步熟悉课文内容以后,再要求学生熟读和精读课文,读前给学生提出一些思考题,让他们参照“预习提示”和课文注释,边阅读边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以及表达方法的理解和把握,真正读懂课文。这是我经常采用的预习方法。但不同课文体裁,不同课文内容,确定的预习要求和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例如:在教学小说这一类体裁的课文的时候,可以先引导学生学习《谈谈小说》的知识短文,弄清什是小说,它的“三要素”及其小说的分类,还有人物塑造的方法等等,并将其整理成阅读知识提纲,然后要求学生结合这些知识分步进行预习。第一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找出课文中的人物及主要人物。第二步,弄清课文的故事情节及叙事的方法。第三步,找出课文中环境描写处,并考虑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

这些预习题,并不是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对其一一作出圆满的回答,而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使学生预习课文时,心中有个目标。通过这样多次的训练,学生掌握了学习同一类课文的基本方法,从中找出一些普遍性规律,并可以运用这些规律去解决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变“学会”为“会学”。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奠定了基础。总之,这样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坚持语文课前预习的训练,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都有很大提高。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学生在预习和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的问题,我热情地鼓励他们质疑问难,并允许他们标新立异,大胆创新,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主动学习精神。如在教《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时,有个学生说:“扁鹊前三次见蔡桓公,都说人家有病,蔡桓公不高兴是正常的。因为蔡桓公的病是有个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的,起初他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而扁鹊说他有病,还说是在日日加重,桓侯当然不高兴了。然而当桓侯真的觉得自己有病了,需要扁鹊时,扁鹊倒跑了,这不是见死不救吗?这有医德吗?”对于学生的这种敢想敢说善于思考的精神,我当即给予肯定。然后再引导同学们一起来研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将这两个人物对比描写的,目的是什么。通过研读、讨论,同学们很快统一的是什么。通过研读、讨论,同学们很快统一一了认识:桓侯顽固透顶,死是必然的。他的死是“讳疾忌医”的结果。扁鹊最后一次见蔡桓公,“望而走之”,说明桓侯之病已不可救药,只好一走了之,让其另寻高明。这也正是扁鹊有医德之处。经过这样的研讨,学生不仅学到了文章的表达方法,而且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三、教给学生比较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语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我在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多比较、多归纳”的确是一种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当学生对课文接触较多之后,我将课文集中分类,采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综合,使学生掌握同类课文的共同特征或不同课文的本质区别,真正读懂课文。如在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引导学生将本课与《孔乙已》进行比较,比较课文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社会环境的描写等等。通过比较、思考、讨论,同学们明确了孔乙已是一个可笑可怜的人,范进是一个可笑可鄙的人,虽然两个人的最终结局不同,但都是以喜剧的形式,表现了悲剧的内容,都有力地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再如在进行说明文开头的写作指导时,可以对学过的说明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找出了各篇文章的开头方法:《中国石拱桥》一课,开头就中国石拱桥进行了概括说明,《统筹方法》一课是以下定义开头的,《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是从诠释甲骨文谈起来的,《向沙漠进军》是以打比方、作比较引出沙漠对人类的危害的。在这些比较中,学生学到说明文开头的多种方法。
        还可以将题材相同而体裁不同的课文作比较,如让学生比较《中国石拱桥》和《北京立交桥》这两篇课文,一经比较学生马上理解了,这两篇课文都是写“桥”的,但文体不同。《中国石拱桥》可为我国历代桥工的精湛技术的见证,它以对赵州桥、卢沟桥的科学而生动的说明,体现了说明文的特点;《北京立交桥》则介绍了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重在叙述,体现了通讯报道的特点。也可以指导学生就不同课文里所用同一种表达方式的特点进行比较,如《故乡》一一课中的议论的文字简洁,隐晦,揭示了小说的中心思想,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的议论,就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态度、看法,重在论理。
        在教学中经常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激发探索的兴趣,开拓思维的空间,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