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4期   作者:杨丽虹
[导读] 生命教育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领域,而今的受教育者所面临的已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
        杨丽虹
        云南省普洱卫生学校  665000       
        摘要:生命教育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领域,而今的受教育者所面临的已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他们还将学习如何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求得适应生存的能力、懂得如何看待生命的价值,只有领悟这点的人,发展空间才会得以扩展。
        关键词:渗透    生命教育    重要性
        生命教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我们认为,生命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基点,也是教育的终点、归宿;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试想,如果我们的孩子连生命都没有了,或者说,他的生命是不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家庭健康等)、不安全的,那么,不管你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对他都是没有用或者是收效甚微的。
        近几年,媒体关于青少年自杀或者杀人的报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触目惊心。往往只是一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便足以让孩子放弃自己如花的生命或者剥夺他人本不应被剥夺的生命。面对这些现象,我们是不是应该对以往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及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思考,也就是除了这些,我们的教育还需要什么?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分析,青少年产生生命焦虑的三个因素:首先是学业压力产生生命焦虑。“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最早出门的人是我,最晚回家的人是我,最辛苦、最可怜的人是我”。学生的学业压力来自于父母的“望子成龙”,教师的“谆谆教导”,自身所面对的生理、心理、社会压力。压力本无可厚非,人不可避免要承受压力,压力会变成动力,人会被推着成长,社会被推着进步,但压力过大,超出了青少年的承受力,就会产生焦虑。其次是交往困惑产生生命焦虑。根据分析这里面的原因一是亲子沟通不畅。二是师生对话缺失。三是同学交往畸变。现如今电视、游戏机等封闭娱乐形式使孩子由原来的群体变成孤独的个体,由活动型变成静止型,主动型变成被动型,导致了不合作、不合群的心理产生;社会激烈竞争,信息化、电脑化加剧,贫富悬殊等使成人社会人际关系疏离,从而也限制了青少年的交往能力;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的学习竞争中,形成了惟学习的价值观,同学之间丧失了基本相互同情、相互信赖的亲密朋友关系。再次是青春萌动产生生命焦虑。现在的孩子普遍提前进入青春期。第二性征提前形成,心理上提前进入异性向往期。但是同时,他们的心理成熟度滞后于生理成熟度,对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的知识了解不深,且学校生理、心理知识的传授往往不能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有时是严重脱节。而社会上各种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广告等对学生心理情感发展又容易产生不良的潜意识引导。以上分析正说明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缓。
        那么,到底什么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它以人的生命为主线,围绕生命的活动和生活的内容而组织,旨在引导青少年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提升青少年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命教育所言及的生命不仅包括人的自我生命,还包括他人的生命;不仅包括人的生命,还包括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生命教育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与他人、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中,成全生命,实现生命的和谐发展。生命教育的目标应当是三个层次:1.认识生命:了解生命的本性、生命发展的规律及其成长条件;2.珍爱生命:树立生命可贵的意识,掌握生命保护的技能以及生命干预的技能;3.发展生命:保持心理和情绪健康,促进社会性的良好发展,形成积极、乐观的、热爱生命的人生态度;合理规划人生,发挥生命的超越性,激扬生命,追寻生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我校属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将培养的是一批批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对于生命的可贵,意义及其价值,更应该涉入每个同学的心灵深处,这是为培养崇高职业道德、塑造高品位人格奠定良好基础。

我们入校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7岁左右,可想这个年龄正值青春期,是需要引导培养的时期,要缓解所谓的“生命焦虑”,作为一名教师就更应该深知融合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我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始终以此作为教书育人的准心。我曾经任教学校的一名初三女同学因学习压力大,生怕辜负父母的期望,选择跳楼结束自己如花的生命。这样的结局是长期存有这种压抑的心理状态所导致的,为此作为家长、学校乃至社会是不是应有所反思?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就从感悟亲情、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励志人生、情系和谐等几个方面来编排课文,教材文本本身蕴涵着生命资源,除去对语文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外,找准时机进行生命教育也是一个重点。
        记得在上《石缝间的生命》一文时,我便借这个案例,很现实地引出“生命”这一话题,同学们纷纷发表见解,看法各有不同,整个课堂活跃起来,似乎也成他们发泄内心的时刻,在他们释然的笑容里,在掌声中可知收获尽在其中,忽然间我感到宣泄对缓解压力重要性,一节课我干脆让他们说个够。之后我再讲解和分析文章,文中那种生命顽强不屈的精神打动了同学们,因为在逆境中的抗争足以证明对生的渴望。接着我又联系汶川地震中的一个实例。大家是否记得一个在巨鼓之上舞蹈的人,一个虽残疾了却依然拥有灿烂微笑的人。当时在废墟中奄奄一息的她已失去自己的女儿,但为生的希望她抗争着,最后当救援队找到她时,因双腿挤压过久,加上所压之物坚固不已,如果掀动可能会引起更大的坍塌,就在那一刻她宁愿舍弃身体的一部分,为的是留下生命,就如她说:“有生命的存在就有希望”。此时我们除了敬佩她的坚强,对生命又有何理解呢?人生的波折与困难很多,就看我们怎样面对它,其实这是一种挑战。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但它诠释的是生命弥足珍贵,拥有生命才能拥有更多。语文本身就是陶冶情操的最好方法,在篇章中,文字的感染力,人物形象的剖析,情节的再现足以让学生联系自我、联系身边的人进行思考。到课文学习结束,感受了美文的韵味之余,必然也会有其他的收获。一位同学在习作中流露了心声,她生活在单亲家庭,父亲因触犯法律被判刑,母亲因此与父亲离婚并离她而去,由姑姑抚养她。周围的人笑话她,甚至看不起她,很久以来,她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生命对她来说可有可无。但就在这次课里,一个个例子使她意识到自己的软弱与渺小,她要重新认识自己并想振作起来。她的一句话是这样写的:“生命原本就需要磨练,我没有理由放弃,即使遍体鳞伤”。之后我与她谈了一次,她似乎开朗了许多。也就是在批阅习作“读后感言”中我体会到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有一位教妇产科的老师在上妇产护理学时,先通过短片让学生了解生命从孕育到成长的整个过程,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体会母亲的伟大,因而明白生命可贵的同时感恩教育也不知觉地蕴藏其中。她说课后很多学生都为曾经对父母的不尊、不理解而后悔,甚至父母的良苦用心一下子领悟了。这可算是“点睛之笔”呢?感悟是通过自己的认知、体验来领悟。这种感悟充满激情并且富有兴趣,而且对此有一种理性认识。特别是在学生时代,一旦感悟了之后,将会终身受用。它是一种自我感悟,不是老师教你怎么做,这种感悟在学生的思想深处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是永不消逝的电波。一旦今后遇到这样的事或者相关的事,这种感悟一定会释放出一种能量,迸发出一种火花来。我想,这样的一堂医学护理课和情感教育课已达到教育教学环环相扣的目的及意义,这不正体现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吗?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真育爱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试想,如果每个教师在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能找准时机渗透生命教育,那么学生自身素质也将提高,也会更加理解生命的意义。我认为只有热爱生命的人,才会更加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才会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也只有热爱生命的人,才能拥有美好的心灵,从而造福于社会。我很欣赏曾阅读的一段话,也就此与同行们共勉:教育培养不出“完人”,却可以塑造“真人”:敬畏生命,担当生命,热爱生命。这样的“真人”清楚地明白:我们没有权利要求一切生来完美明净,生命的美好从来都在苦难中锻造光辉。生命教育中只有首先直面生命之真,我们才可能坦然地穿越生命的泥沼与苦难,怀着奔向阳光的坚定信念,朝向生命的澄澈,艰难然而却笃实地缓缓进发。
        作者简介:杨丽虹,女,白族,云南普洱市人,高级讲师,现任教于普洱市卫生学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