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华
山东省齐河县黄河学校 山东省 德州市 251100
摘要:众所周知,化学本身就是一门融合宏观性质以及微观结构的科学,这一点在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标准中也有所体现。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学习不仅是学生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性能的第一阶段,更是学生从宏观走入微观世界的大门。初中化学课程涉及到很多的概念知识,需要学生建立一个完善的结构化知识体系才能够进行很好的学习。但据相关调查现实,大多数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普遍都在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根本没有对相关概念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当遇到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时便无法作答,不能将知识进行有机结合。由此说明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缺乏一定的宏观辨识与微观素养。因此,基于新课改视域下,广大教师应贯彻执行新课改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教学探讨
从总体上来讲,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发展的处于一个优势地位,但其逻辑思维属于经验型。如果想要实现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那么则需要一定感性经验的支持。所以,在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想要实现化学知识的微观学习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既然身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责任与义务去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与理解。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需要教师去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本文针对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初中化学课程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旨为促进学生对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性能的深入学习,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进行单元整体设计,规划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初中化学课程以往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都是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章节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也只注重相关知识点以及重难点的教学,常常会采用大量的例子以及讲练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相关概念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严重忽略了化学知识内在联系的揭示,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形成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而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则注重强调宏观与微观二者的密切联系,主张从宏观的角度来窥探微观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微观本质来对物质的组成以及结构等内容进行解释。但在实际学习中大多数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只是碎片化,从而导致他们每当遇到一些较为复杂的题目时便不知如何做解,这也是学生为什么说化学学习很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培养与发展贯穿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才能够帮助学生进行不断的知识与技能积累,从而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形成最终的良好素质。而这则需要教师注重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施与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培养与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最佳手段,这样才能够按照课程知识的内在逻辑、教学目标以及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发展其核心素养,促进其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1]。
二、基于直观形象策略突破微观核心概念教学
对于逻辑思维仍处于经验型逻辑思维阶段的初中生来说,如果想要对一些较为抽象的化学概念进行深入理解,那么则需要教师将这些概念化抽象为直观,并引导学生的逻辑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微观认识能力[2]。
首先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借助一些形象性的语言来进行教学。
换句话来说就是利用一些形象化的语言来对学生周围的事或者物进行语言描述以及抽象概念的表达,还可以利用一些比喻或者对比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从而使其能够建立宏观到微观世界的联系。例如在教学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等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比喻的方法来开展教学。例如将原子比作成一个大型的篮球场,那么原子核就相当于是篮球场中的一只小小的蚂蚁;又或者教师可以运用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进行说明,例如一滴水中含有1.56 x 1012水分子,如果每人每天喝5000滴水,那么1.56 x 1012滴水能够供人们饮用多少年?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够很好的理解这一概念。
其次教师可以应用实验来使学生感受微观世界。众所周知,微观世界是人们难以直接用感官的感受与观测的,必须要借助一定的专业仪器与实验手段。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实验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应用,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微观事实,进而实现微观概念规律的构建。例如在教学“分子原子”相关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运用显微镜来进行微观粒子本质的探索。总之,此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抽象思维能力[3]。
三、活用化学模型展现微观层面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变化
化学微观模型不仅能够很好的将微观世界以及微观世界的变化更加直观的呈现出来,还能够对宏观世界以及宏观物质的变化本质很好的反映出来。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观模型来开展教学,当在帮助学生对微观世界建立初步感知与感性认知之后,教师就应将学生的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从而才能够使其明确抽象概念之后的物质发展规律与变化本质[4]。
例如建立分子概念模型、原子概念模型、分子图示、原子图示等等,然后利用上述这些微观模型来引导学生进行微观世界的深入探索。相比较文字解说这些微观模型以及图示更加生动形象,学生也更能够接受一些。除了教学相关化学知识之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们介绍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例如从原子学说到汤姆生葡萄干模型……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应用模型进行微观世界的认识,进行微观知识的理解。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教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但这对于每一名化学教师来说都是一个需要积极探索与研究的问题,因为只有培养与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才能够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与理解,使其能够更好的认识到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性能。
参考文献:
[1]姚丽宏, 陈迪妹. 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初中化学教学探讨[J]. 中学教学参考, 2020(11):59-60.
[2]扬清 张. 浅谈"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2020, 3(14):172-172.
[3]郭琳琳, 李强.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 14(11):157-157.
[4]章琳. 例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能力[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9(1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