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荣辉
福建省泰宁县杉城中心小学 福建三明 354400
摘要:在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学生学会学习,精准把握文本信息已成为新时代教育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对学生进行数学审题习惯和能力培养是学生学会学习,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力,培养优秀人才是一项数学研究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数学教学 习惯能力 阅读审题
小学数学课标指出:小学生的应用意识应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因此,学生应从蕴含众多信息的文本中,主动地寻找其实际内含价值,进行对数学信息选择、重组、完善、判定阅读审题,对数学现象做出一个精准地提取判断,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影响学生数学审题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数学学习读题习惯不好
学生在练习数学习题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1.收集不全,草率读题。学生在读题时,没有字字落实或图文信息遗漏,以致信息提取、加工阶段遗漏了解决问题应有的重要信息,从而出现解题方向性错误。例如:家具厂订购500根方木,每根方木横截面的面积是2.4㎡,长是3m,这些木料一共是多少方?学生解答:2.4×3=7.2(m3) 答:这些木料一共7.2m3。这一例,学生应用计算公式是正确的,但是遗漏了“订购500根方木”“2.4平方分米、3米”这些信息,导致解题不完整,出现错误。
3.取舍不当,认知低下。读题时,学生会对题中提供的信息进行重组或二次加工,在自己的认知水平支配下,选择性提取信息。比如:把一个长12厘米,宽8厘米,高6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学生列式:12×8×6=576(cm3)。题中既有长方体又有立方体,只给了长方体的信息,要求解答的却是正方体的体积。学生在选择处理信息时,出现错误。根据长方体的信息求得正方体的体积,而没有按要求求得正方体的体积。
4.思维定势,联想迁移
学生在学习计算小数的积,比如:教师出示:0.65×4.5= ( ) 多数学生认真地看了一下题目,计算了0.65×4.5=2.925 正确。但在解决0.65×4.5的积是( )位数时,学生受定势思维,产生了联想,不假思索很快写上了(2.925 ),产生了错误。
二、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学生若对数学意义、基本数量关系、运算关系和法则、计算公式不牢固掌握。就会出错。
如:教师直接出示1.6÷2.5,学生能快速算出结果,如果换成1.6÷( )=2.5 有些学生一时绕过不弯,很迷茫,是用乘法还是除法呢?用除法是1.6÷2.5还是2.5÷1.6?说明孩子对除法的运算关系不扎实。
三、单凭经验作出错误判断
学生学习是一个经验不断丰富、改进的过程。学生在获取新知识时,教师尽可能让学生看到,摸到、感觉到他们不懂的东西,带着已有的经验进行学习。使他们碰到同类问题,脑海里会形成相应的知识链接,继而完成作答。但它是一把双刃剑,这些经验能有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有时却会误导学生,在没有认真读题的情况下凭经验做出错误的解答。
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解决上面的题1,得出分母应加上18。因为有这样的解题经验,所以题2、题3时,也算成了18。学生面对题目情景结构相同或相似,问题不同的题目时,头脑里已有的解题经验被唤醒,这些经验让孩子兴奋、激动,仅凭经验作答,常出现答非所问的错误。
学生在审题存在多方面的不利因素,教师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积累,理解能力的提高,学生更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及时的、经常地指导。要求学生眼到、心到、手到,重视教给学生读题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来提高学习的效率。
1.一字不落 审读完整
学生在练习中,错题的情况各种各样,千奇百怪,但终究其原因,大多都是学生只读一半,没有把题目读完整。例如:例如:小强手中的书已阅读了30页,没看的页数比已经看的2.5倍少6页,小强手中的书共有多少页?有些学生往往只求出剩下的页数,而没有看到问题中的“共有”二字,就不会计算出看了的和剩下的一共多少页?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读题方法。第一,数学题目要字字不漏读清楚完整,含文本中任何一丁点信息,进行思考;第二,读了一遍,还有第二遍,第三遍还不够……要多读几遍,直到理解为止,在读的过程中,把重点字、词点一点划一划;第三,填写答案后,将习题再完整读读。俗话说:千金难买回头看,问题解决了,不代表解题结束,回头看看:读题对了吗?问题理解准确了吗?方法合理吗?……一些错误往往就是通过最后完整读题才发现,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的良好习惯。
2.借助画图 筛选信息
到了高年级的,解决的问题相对复杂,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或隐蔽的题目,运用画图、列表、摘录等方法来梳理题中蕴含的信息,使问题的条件和数量关系能直观全面的显示出来。
例如:用长方体制作一个雕塑像,它的高截去3cm,结果它的表面积减少了90cm3,剩下的雕塑像是一个正方体,求原来长方体的体积应是多少?
学生有了一定的空间意识,审题就可以通过画图形方法来理解题意。
画完图,学生能够清楚的意识到,高截去3厘米,表面积减少了90平方厘米,表面积减少的只是4个侧面的面积,又知剩下部分成为一个正方体,说明原来长方体的长和宽相等,由此可知,减少的4个侧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用减少的面积除以4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用一个面的面积除以3,即可求出原来长方体的长或宽,然后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解答即可。也就可以求出原长方体的长、宽,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解答就可以。
此外,还有摘录信息 理解题意。通过摘录可以使学生把应用题分层地理解,使本来显得有些凌乱的题目,通过整理地读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它在分析应用题过程中相当重要的。
总之,教师应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选择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合适读题方法,对其进行有序科学的引导导,渐渐地懂得审题的门道,进而加快学生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