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逸轩
西藏大学文学院,西藏拉萨 850000
摘要:从古自今,我国“妇女教育”形式不断发展变化,但内涵却是一脉相承的,妇女作为人类的一半,以其特有的虔诚和热情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男性无法替代的角色。
关键词:教育强国、妇女教育、历史、现状、展望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2020年10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并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在各行各业书写着不平凡的成就。”在教育强国的征程中,妇女教育方兴未艾。当然,“妇女”既可以指已婚女子,同时也可以是女性的通称。[1]
一、我国妇女教育发展历史沿革
自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我国古代的“妇女教育”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古时的“妇女教育”并不像现代的妇女教育那样追求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力,而是相对于男性占主导地位下的“礼”的教化,其中包括德、智、美、劳、母性等。这样一种“妇女教育”的思想可追溯至先秦时期。从先秦开始,对女性的教育与对男性的教育已有明显不同,将女子培养成“贤妻良母”是妇女教育的主要目标。[2]《礼记》曰“妇顺者,顺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则从封建伦理婚姻的角度揭示了对女性的要求。汉唐时期,妇女地位较高,经济较为发达,妇女们接受的教育水平相对较高。宋明时期因受理学影响,整个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尤为苛刻。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在妇女贞操方面,《二程全书·遗书二十二》这样记载:“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明代,女子家庭教育教科书盛行,有《女戒》《内训》《劝善书》等。其中,刘氏所著《女范捷录》影响较大,它强调妇女要重视对儿女的教育[3]。我们不难看出从社会早期开始对男女的观念已有差别,随着社会的发展,即使是女性被维护社会统治秩序和纲常礼教所束缚,但人们依然重视对妇女的教与育。
在中国,真正意义上将妇女教育付诸实践是在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随着条约体系的建立来到中国,纷纷建校,进行传教。宁波作为最早开辟的五口通商城市之一,在1844年率先建立一所女校,史称为“宁波女塾”。[4]戊戌变法的开展,社会急剧变迁,中西方思想交流更为深入,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等思想进入中国,中国新式女子教育应运而生。1903年,张之洞等拟的《奏定学堂章程》是官方首次明文提到女子教育。1913年美国教会和基督会联合在中国创办了第一所女子大学──金陵女子大学。1907年3月,清政府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此为中国女子教育列入教育制度之嚆矢。[5] 1932年,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创办了省“三八”女子职业学校,并举办了妇女半日制学校、补习学校、识字班、妇女干部训练班等。
二、我国妇女教育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妇女自身特点与工作需要,专门设立招收女生的护士学校、幼儿师范、中等职业学校、各种专业训练班等。改革开放后,妇女的受教育权得到更加有力的法律与政策保障。1986年《义务教育法》明确要求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规定男女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为女童接受义务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将国际关注的妇女问题集中化,成为促进妇女教育研究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此后,国务院颁布实施的3期《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均把教育作为推进性别平等的优先领域之一,并就教育领域如何深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了具体目标、策略和措施。进入21世纪,全球形式发生深刻变化,人们对教育的多元化需求有力推动妇女教育的深入发展。成人教育方面,函授、进修班、短期培训等成人教育不断发展,妇女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水平大幅提升。
学术科研方面,国家加大对与妇女教育相关重点课题的投入,以知网为例,本文就“妇女教育”“女性教育”“女子教育”“女童教育”为初始对象,查看了近3年(2018-2020)的论文发表的数量情况,3年总数依次为363篇、775篇、947篇、128篇。就内容而言,国内学术界在妇女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有量上的增多,更有质上的飞越。在影视业方面,有关女性的影视作品被搬上大荧幕,进入人们视线,更引发人们广泛讨论。如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三十而已》《流金岁月》等,电影《金陵十三钗》《喜宝》等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情节为我们展现不同时期女性的经历。这也可从侧面反映出人们态度转变,妇女教育成果显著。
同时我们也要清晰地看到,男女在受教程度上依然存在一定的性别差距,男性与女性从教育发展中的获益并不均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妇女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对教育也产生了更高的期待、更多的需求。如何建立妇女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如何进一步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教育领域的贯彻落实,缩小教育性别差距;如何确保女性接受公平优质及高等教育的机会;如何进一步加强女性的职业教育、家庭教育等是发展中国妇女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三、我国妇女教育展望
毛主席曾言:“妇女能顶半边天”。1983年9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妇女教育事业和工作,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机制,充分发挥妇女顶半边天的独特作用,推动我国妇女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教育强国的实现必然离不开妇女教育的现代化,但这并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我们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不断探索并建立妇女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国家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妇女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质量更是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重视教育离不开扎实的财政投入,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妇女教育稳步发展的基础与保障。
(二)积极发挥妇联组织的作用。妇联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社会支柱之一。妇联一方面应该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先进性优势,大力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保障妇女权利的法律、政策,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各项妇女活动,使妇女有强烈的参与感与获得感,增强自信心。
(三)重视贫困地区妇女教育工作,转变落后观念。部分地区依然存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落后观念,甚至女子生下来不读书,直接步入社会,这样导致女子素质普遍偏低,进而还会影响下一代的受教程度。这就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积极引导,转变人们观念,使其从内心认识到妇女教育的重要性。
(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妇女教育最先发源于国外,现代妇女教育的兴起和发展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是与妇女教育民主化、普及化的历史进程紧密相关的。我们可以吸取国际妇女教育工作经验,与国际社会相关组织合作交流,探寻发展妇女教育新路径。
参考文献
[1] 强俄巴·次仁央宗主编 《西藏妇女教育发展及其对策研究》 中国藏学出版社 第51页
[2] 隋悦 《中国妇女教育思想:从传统向近代之嬗变》 行政与法 2016.4.20
[3] 同[2]
[4]裘伟廷 《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女校“宁波女塾”的创立者——爱尔德赛》 世界文化 2016.2.1
[5]陈喜《清末民初女子教育与女子高等教育之变迁》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年11月第12卷第6期
[6] 林丹燕 《新中国 70 年中国妇女教育的进步与成就》 中国妇运 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