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璐琳
(福建省沙县富口初级中学,福建省三明市 365500)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不断追求精神世界的享受,对于“美”的看法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从音乐鉴赏中获得“美感”已经成了现代人普通采用的休闲娱乐方式。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学生;审美素养;提升
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改革创新,初中音乐课程作为一门可以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养成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学科,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是至关重要的,在现代教学活动中发挥出了不容小觑的作用。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对于音乐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课程理念受到了各大学校和广大初中音乐教师们的普遍重视和高度认同。由此可见,学生审美素养提升是势在必行的。
一、审美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随着新课改的制定以及音乐课程标准的推行,初中音乐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更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在音乐教学中,不能仅仅重视对于音乐知识和枯燥乐理的讲解,也不能局限歌唱技巧和发声技巧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审美的培养和情感的激发。要让学生感受我国形式多样的音乐中情感的表达,体会音乐无限的魅力。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了,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就会更容易了解音乐里深刻的内涵,更容易体会到音乐中饱含的情感,更容易通过歌唱将音乐中的情感转述出来,对于音乐中歌唱的学习也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音乐教师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渗入审美教育,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生活;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有助于治疗学生的不良心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初中音乐课堂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方面的局限性
(一)审美教学不占据主动地位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会根据学校对教学进展的要求安排音乐课程教学内容,把带领学生学习课本上的音乐知识、完成教唱任务作为音乐教学的重点,对审美素养的培育有所忽视,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部分学生出于学习压力,会把其他科目的作业或者书籍带到音乐课堂上,压缩自己学习和鉴赏音乐的时间,缺乏提高审美素养的主动性,造成教师不主动教、学生不主动学的音乐审美教学现状,使审美教学处于被动地位。
(二)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到位
由于初中音乐歌唱审美教学在一些学校得不到重视,使音乐课程在学期中的课程占比较少,初中音乐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专业水平不到位。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对音乐课做好充足的分析与解读,就很容易使课堂过于自由,教学内容繁杂无序,教学设置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音乐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强调学生是音乐作品的聆听者和音乐知识的学习者,教师只需要根据教学要求为学生播放相关音乐作品、教授必会曲目,而不重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与教师的呼应。在这种理念引导下,部分初中音乐教师往往采取教一句、学生唱一句的授课方式,把录音机或者媒体设备当成了单纯的音乐播放教具,没有充分发挥音乐设备在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上的作用,忽略了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导致音乐课堂枯燥无趣,难以让学生把注意力投入音乐学习和鉴赏中去。
三、利用音乐课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策略
(一)立足于文化理解,提升审美素养
通过一首音乐作品可以了解一个时代,这话不假。
一部流传已久的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不仅仅是几个音符,它承载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段文化和一个故事。“审美感知”是一种基本的感性认识活动,“艺术表现”是实践性活动,“文化理解”则是一种理性的认知活动。普通初中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不光需要感知与表现,也需要对音乐历史和文化意蕴的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都是不一样的,甚至还有不同的记谱法。学生们要审音乐的“美”,这个美所代表的正是音乐所呈现的民族、风俗、地域、文化、语言、情感等。没有文化理解的培养,我们何谈音乐审美?缺少文化理解的音乐审美活动一定是低水平且盲目的。在教学中应真正做到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气质、文化和修养,并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结合,再转化为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一定的审美能力。
(二)创设情境,体验音乐美
借助教具和多媒体设备创设音乐情境。初中音乐教师在推行情境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室的硬件设施,通过为学生播放音乐视频、音乐家纪录片或者与所学音乐相关的课外系列音乐作品,在教室创设情境,建立学生与作品之间的感情纽带,让学生在观赏画面或欣赏同类曲目的过程中体会音乐之美。2.借助通感转换创设音乐欣赏意境。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借助通感转换创设音乐欣赏意境是指教师从音乐作品的抽象性出发,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对音乐作品所描述的内容进行想象;也可以借助相同主题的美术画作,用视觉上的冲击调动听觉神经,形成学生与作者间的共鸣。比如,教师在进行曲目《百鸟朝凤》的欣赏教学时,可以在带领学生听完课本内容后为学生播放山东、河南等地其他谱例的民间唢呐表演视频,让学生在愉快的唢呐曲目中感受《百鸟朝凤》中蕴含的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也可以为学生寻找关于林间山野鸟儿们叫声的科普视频,在播放过程中为学生讲述《百鸟朝凤》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演奏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即兴发挥,因此具有悦耳动听的、真实的效果。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增进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在课堂上烘托了浓厚的音乐氛围,让学生在增强情感体验的同时拓展了音乐知识面,为提升审美素养积累了素材和经验。
(三)通过表演实践活动,提升审美素养
音乐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学生们通过丰富的表演实践活动累积经验,使得这些经验在音乐审美的同时发挥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理念也发生了转变,音乐课的“一言堂”模式逐渐转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模式。这对培养学生们的音乐审美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知识的习得必须经过情境的训练而最终获得经验,否则知识只是一堆符号。教师应该为学生们创设艺术表现环境,把习得的基础知识唱出来、弹出来、演出来。比如,通过合唱的形式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合唱艺术是集体性艺术,这要求学生们不仅要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共同的音乐感受能力,也要有相互配合的协作力,更要有积极参与表演活动的内在动力。通过这样的表演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集体意识以及与他人的协作能力,更是有效地积累了经验并培养了学生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结束语
总之,初中音乐课不仅是一个知识性课堂,还是一个囊括了丰富艺术元素的鉴赏性课堂。审美是一种涵养,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也能从其审美理念方面体现出来,尤其是全球化背景下审美呈现多元化,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挖掘音乐教材背后蕴含的丰富文化,关注音符和音节之中隐藏的艺术元素,拉近学生与音乐世界的距离,帮助学生亲近音乐美、欣赏音乐美,培养新时代文化知识与审美素养同步发展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韩善文.浅析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8):74.
[2]马志伟.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J].中国文艺家,2018(03):239.
[3]宋瑞敏.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05):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