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四步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4期   作者:翟慎玺
[导读]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已走进我们教师的生活
        翟慎玺
        济南市莱芜区和庄镇下佛羊小学,山东 济南 271100
        关键词:四步教学法、自学、合作、交流、探究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已走进我们教师的生活。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而提高教育质量不能寄托在“加班加点”补课上,主渠道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在具体的思想指导上,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改变原来的灌输知识为传授学习方法;目标导学,自主有效;等等,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和熟知,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操作,学生如何学习还需教师不断探索。时代呼唤改革,需要有活力、有创新的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已是当前教学中的焦点话题。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积极主动发展,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技能,应该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
        我校进行 “四步教学法”的教学实践中,以课堂教学为改革的突破口,沿袭学校原有的《洋思原理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这一研究课题,同时借鉴下佛羊小学的数学“四步教学法”,经过反复酝酿和论证,在遵循素质教育目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上,对四步教学法进行严密而谨慎的探索与研究。打破原来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创建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使“四步教学法”有助于教师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进行教学,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四步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学、交流、探究为主要形式,以教师引导点拨为辅助形式的教学模式,是完全适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自主高效的教学模式。
        我校推行的四步教学法是:一.自主探究,寻找问题。(1)让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教学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在自主探究中遇到的疑难做好记录,在小组交流时提出相互讨论解决。二.小组交流,合作释疑。(1)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提出的问题及实验解决方法在小组内交流(重复的不再交流)。(2)提出自己的疑难在小组内要讨论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组长记录,再全班交流,讨论解决,达成共识。三.自己总结,能力提升。(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你学到了什么科学知识?(2)针对学生的小结,教师出示相应的与生活相关的练习题,全班共同做,在做题中,总结出科学规律,达到技能形成。四.巩固练习,当堂检测。(1)练习时注重针对本堂课所学的科学知识点来做。(2)重点做课本当中的科学拓展训练,通过练习,熟练掌握本堂课所学知识(拓展训练学生互相评价)。
        这种上课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到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强化了训练,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技能,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但是自主探究学习,不等于自由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老师始终把握课堂主旋律,运筹帷幄,决胜课堂。
        首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明确,自尊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他才能掌握教材”。教师由讲授者转变为组织者,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一个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决定他在学习上达到的高度。
        “四步教学法”自主学习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小组学习,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组织能力等进行分组,力求使“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采用小组方式教学是为了最大可能的照顾全体学生,小组活动必须是全员参与,打破个别优秀生把持课堂的格局,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小组中每位学生都有发言和动手实验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学着说,说清科学道理,说的有逻辑,有条理,学生会说了,道理才能真正明白了,通过交流,学生可以得到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思路,实现成果共享。这样将个人竞争转化为小组竞争,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启发,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四步教学法”中,各环节不是孤立的,而是是相辅相成,科学有序的。
        自主探究,寻找问题是前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的最终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自主探究,寻找问题可以最大程度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探究既是自己寻找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发现不懂的问题,这样可以使自己有针对性地学习,而且有益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组交流,合作释疑。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在这个环节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有针对性地学习和交流,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明确学习任务,用问题的形式出示学习提纲,并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简明扼要地指导自学方法。学生自学和试验时,教师巡视,表扬速度快、效果好、创造性学习的学生,给学困生和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以指导,同时也可询问、解难等,收集学生存在的个性或共性问题,为点拨和精讲做准备。自学中鼓励学生发现新问题,研究解决或组内质疑。自学时教师讲话不能过多,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充分自学后,交流展示,讨论探究。(1)小组内交流自主探究成果。交流时小组长主持,人人发言,特别是要让中下游的学生先发言,对有难度的题目,可以组内商量解决。(2)班上交流展示。交流展示时,某小组展示后,其他小组补充、纠正、评价。(3)探究。各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和教师认为又重要又难学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探究,结果在班上展示。在交流展示过程中教师相机诱导,适时点拨,最后总结归纳出科学知识点。小组展示时,小组成员轮流充当中心发言人,也可以几个人一块展示。师生对小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
        自己总结,能力提升。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多种形式的有层次性的题目进行练习,先组内练习和交流,优生带差生,实行“兵教兵”,然后以组为单位在班上订正答案,及时反馈矫正。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谈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的收获,也可说出不足。
        巩固练习,当堂检测。这一环节是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的掌握程度,重点做课本当中的科学知识拓展训练,既注重基础,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能力的应用。通过课堂检测,让学生体味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四步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它通过目标明确、形式灵活、趣味性与灵活性交融的“自主探究,寻找问题----小组交流,合作释疑——自己总结,能力提升——巩固练习,当堂检测”四个教学模块,改变了教师传统上“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教学方式,实现了把“学习主动权、学习时间和课堂”还给学生的“三个还给”,使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敢于动脑,勇于动口、勤于动手,形成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四步教学法”这一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了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开发了智力,陶冶了情操,充分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建立了学习信心,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品质,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而且使他们会学、乐学、善学。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的素质教育要求。
         参考文献:
        《山东教育》
        《第56号教室的奇迹》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