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推进《影视编剧》课程建设——《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思政”示范专业建设》之一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4期   作者:万 平 万山红
[导读]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思政”示范专业建设课题以专业思政为抓手,通盘设计深化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路线
        万 平  万山红
        (四川 成都四川传媒学院  611745)

        摘要: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思政”示范专业建设课题以专业思政为抓手,通盘设计深化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路线。以点带面,以《影视编剧》课程建设带动其他专业课程建设,可以更好地完成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思政”建设。
        关键词:影视编剧;现代化手段;专业思政
        
        四川传媒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思政”示范专业建设课题在学校立项以后,课题组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研究,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课程体系,最后确定了以专业思政为抓手,树立连续性系统性的课程观,通盘设计深化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路线。对优秀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进行重点研究,注重诊断与持续改进,打造有示范意义的课程思政“金课”。
        明确了“专业思政”示范专业建设目标,解决关键问题以后,我们又统一认识,提出改革的思路是:案例分析与总体规划相结合,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以项目为契机,推动本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规范和优化教学质量。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中挑选《影视美学》《影视编剧》《影视剧本写作技巧》三门课程作为“专业思政”的重点建设课程,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带动其他专业课程建设,完成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思政”建设。
        我们的具体教改方法是:挖掘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思政“金课”的潜力股,进行重点考察和孵化。尤其是通过2019-2020-2学期的线上教学,更是从技术手段到课程内容都进行了专业思政的有益探索。
        《影视编剧》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我们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文明融入课程建设,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
《影视编剧》课程作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主干学科,在“云课堂”背景下,
不仅要从专业角度全面系统地讲授影视编剧的基本知识和创作技巧,还要在专业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作为人才塑造的先行能量。培养学生求真务实、严谨勤奋的工作态度,帮助学生实现独立思考与创新意识并重的自我表达,鼓励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文艺青年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一、教学目标的转变
        在“云课堂”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更多的教学资源,也可以将自己的教学要求、教学资料、教学音频、教学视频等教学内容上传于网络平台上。学生可以提前看到本学期的教学安排,依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学生可以对于未听懂的知识点可以反复推敲和琢磨,对于疑难问题可以在线请教老师或者发起同学圈内讨论,可以实时分享学习体验和经验总结。教师也可以及时得到学情反馈。显然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目标已无法满足影视类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基于“云课堂”理念下的双向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独创性思维的建立。
        作为影视编剧课程的教师,要以专业课的主体能动性作为课程思政的内源驱动力,转变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乐教”、“乐学”的态度开展课程教学。在影视编剧课程的教学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营造基于“云课堂”背景下的课程思政的育人环境与氛围。


        二、教学内容的重组
        在“云课堂”背景下,学生除了通过线上教学平台获得教师上传的课程知识外,还可以共享课程相关的其他知识,这无疑对传统模式下教学内容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划。同时影视编剧课程培养的是剧作人,作为国家先进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传译者,更应该注重专业知识的储备与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通过“云课堂”,教师可以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将课本知识与专业相关知识相融合、将技能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相结合、将人才培养标准与行业标准相对接,实现教学内容的重组,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就影视类学生而言,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知识,还应有跨学科知识的了解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心系国家、心系民生的文艺工作者。
        在影视编剧教学中,我们将主题表达、人物塑造、情节技巧与结构编排等四个专业核心知识与思政教育无缝对接,深度挖掘影视编剧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子、找准契合点、并与其建立契合性的内在联系。在影视编剧课程的设计与教学活动的实施中,要立足学科的特殊视野、理论和方法,深度挖掘教学资源,重塑知识架构,完善课程规划与设计,形成教学资源合力发展,实现专业素养与思政素养并重发展。
        三、教学模式的演变
        影视编剧的教学肩负着培养优秀剧作人的担当,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深度与适应性,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剧本,立足创新思维,细作创作母题,积极参与网络媒体、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的剧组实践工作,做社会主义正能量传播的践行者,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首先,题材的选取上应植根于生活,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视作品作为现实生活写照的缩影,应充分体现对现实生活的细微关照与反思;在题材的选取上应当深刻、具有现实感和历史纵深感;并且选题应具有自主性、独创性,切实做到“守正创新”、“培根铸魂”。其次,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应挖掘具有时代感、生活感的典型人物。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应当展现中国时代风貌和时代气息的鲜明特征;应当是从真实的生活中挖掘的,有自己的理想与对生活的思考、有深沉的情感与对生活的体悟,能够激发观众现实焦虑的情感共鸣与沉浸式的情感体验;应当是现实性与情感性的统一,拥有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精神境界,能够传播社会正能量。
        四、教学评价的重构
        影视编剧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而且影视编剧教学与影视行业应保持充分的对接性与相容性。因此可以从评价主体、评价维度、评价的标准与方法以及评价的运用等方面建立评价机制,做好课程反思和评价,有利于建立结构化、制度化的影视编剧思政体系。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寻求“影视编剧”课程自身的教育内涵。结合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建立多维度的自我评价体系。
        就影视类课程教学而言,通过“云课堂”教学后,线上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与老师和同学实时互动,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获取答案,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还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因此基于“云课堂”背景下影视编剧思政教学评价的重构,不仅体现了专业课自身的内在价值,还形成了一个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的课程体系,成为培养“重德行、强技能、守正义、勇创新的高素质应用人才”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促使学生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完善影视编剧的思政体系,实现全面协同的育人机制
   

        万  平:四川传媒学院教授
        万山红:四川传媒学院副教授教授
        本文系四川传媒学院 2020 年“专业思政”示范专业建设项目:《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思政”示范专业建设》阶段性成果 立项文件号:川媒院【2020】61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