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凤华
(淄博市淄川区实验小学南校区, 山东 淄博 255100)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学生学习的润滑油和催化剂。怎样才能在数学“种子课”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呢?游戏可谓是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在游戏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要在游戏中师生共同互动,达到和谐统一;二要精心设计游戏内容,使其具有趣味性性;三要动手实践,在游戏中实现创新;四要在数学种子课游戏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关键字:种子课; 游戏;趣味性;动手实践;良好习惯;学习兴趣
正 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学生学习的润滑油和催化剂。怎样才能在“种子课”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种子课”是以学生的发展为衡量标准的,游戏可谓是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在游戏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它是基于学生的原有经验、给学生以丰富的体验,且能自然生长的有机渗透。
一、在游戏中师生共同互动,达到和谐统一。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可围绕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生动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在做游戏之前,首先要告诉学生游戏的做法,大家共同来做,达到和谐统一。例如在学习青岛版第一册《数学》种子课“1—5的组成”时,为了让学生很快掌握1—5各数的组成,我和学生们同做拍手游戏。以5为例,老师拍手说:“我说1(同时伸手指)”,学生拍手说:“我说4,”师生一起说“1和4组成5”。然后师生交换角色进行练习。练习进行一段时间后,学生可以迅速说出他们的组成,这样既让学生高兴地记住了1—5的组成,又锻炼了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二、精心设计游戏内容,使其具有趣味性性,全体性。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1]
在教学青岛版教材第一册《数学》中的大于号(>)和小于号(<)的认识时,为了让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具体、趣味化,我给学生们编了一首小儿歌,“大于号(>)左边大,右边小,小于号(<)左边小,右边大,大、小于号都是大口朝大数,尖头对小数”,做表演活动,学生便能轻易而举地在玩中掌握了难以区分的大于号(>)和小于号(<),真正做到了学中乐、乐中学,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动手实践,在游戏中实现创新。
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把游戏引入课堂,通过游戏实现学习目标,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在学习第一册《数学》的种子课“认识立体图形”这一课时:认识了“长方体”、 “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特征后,为了巩固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滚一滚”、“摆一摆”、“想一想”等一系列的实践操作过程,能够让学生在活动游戏中体验知识,通过“搭心目中理想的作品”游戏的设计,既加深了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用脑的能力,又注重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四、在课堂游戏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从简单方面讲,只需要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1]在课堂游戏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1、把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动中有学,乐中有学,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随心所欲,不遵守课堂常规,相反,学生必须“遵章守纪”才能提高课堂游戏的质效,达到预期效果。如:在复习“第几”教学内容时,设计游戏‘开火车’分清谁是第几,再变换火车头来改变第几,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学生一看到做开火车的游戏,自然比较兴奋,大声喧哗,你挤我推,这时老师要及时调控课堂气氛,不给学生重复不良习惯的机会,以免“习惯成自然”。2、在课堂游戏中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克服困难的良好习惯。好胜心强,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许、表扬是小学生的正常心理特征,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特征,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游戏中尽量多一些激励,少一些批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把游戏融入“种子”课堂教学中,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适时运用游戏,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习,开启他们的智慧和灵感之窗,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民主、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做到“学中有乐,乐中有效”!
参考文献:
[1]陈清容.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03
[2]百度网站. http://zhidao.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