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国清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新宁镇第四小学 532199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将数学文化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是非常科学、可行的,这不仅可以丰富数学的教学内容,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得以提升。基于此,本文通过数学文化的渗透来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文化;渗透策略;核心素养
引言
基于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可以将数学文化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当中,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的发展历史与文化,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识,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果。
一、数学文化的起源与内涵
在谈论人类文明起源的时候,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政治经济、历史人文、艺术地理等方面的成就。却不知道数学作为人类文明的源泉,它的出现与发展始终伴随人类文明,并在中间发挥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古代文章典籍当中出现“文化”一词,要比西方早很长时间,但是却没有系统的表达方式,直到十九世纪,它才形成一个完整的表达系统。
《哲学小词典》认为“泛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指的是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社会风俗、学术科技、文学教育等。文化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并通过沟通语言、文字的形式表现。数学则通过改变原有思维方式和创造社会价值而存在,因此,数学也是一种文化,它一直伴随和促进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在90年代末期,我国学者开始从文化的角度来关注数学,并强调数学特有的文化价值与内涵。根据数学文化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对数学文化也有不同的理解。狭义的数学文化是指数学方法、数学观点、数学语言等,广义的数学文化还包括了数学发展史、数学艺术、数学教育、数学与其他文化交融的关系。通常情况下,针对数学文化的内涵而言,以广义角度来讲,所谓数学文化是指受到数学历史、数学美感、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融合、数学和其他文化之间的关联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由此形成了相应的体系;狭义角度而言,在数学文化当中则涵盖了数学思想、精神、方式、思想观点等方面的进一步扩充。
根据上述分析和研究不难看出,对比从前认识的数学,融入数学文化之后的数学课程与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数学教学课堂不再是沉闷、枯燥的氛围,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开始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之间进行融合,引入更多的数学文化,带给学生全新的数学学习体验。实际上,数学文化和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效结合,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以便达到既定的数学教学工作目标。
二、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策略
(一)挖掘教材——在课堂上渗透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丰富,简明生动,是学生阅读的优秀文本。
小学数学教材在多处安排了以中国古代为主的数学史,体现了在数学教材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编排理念。例如,小学中年级的内容有古代计数法、铺地锦、测量工具的发展、计算工具的发展等,小学高年级的内容有古人认识的正负数、以盈补虚法的应用、祖冲之的“祖率”等。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学史,把数学的来龙去脉告知学生,让学生明白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数学发展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学真知、求真理、做真人的精神。
受篇幅的影响,教材对数学文化内容的安排有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补充与数学文化相联系的数学知识。以“数与代数”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二进制、四进制等内容,使学生体会十进制和它们的异同。
(二)数学阅读——在欣赏中渗透
数学是一种语言,这种语言是慎重的、严谨的,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心理学家龙菲尔德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开展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语言的积累、内化和表达。
数学课本中有少量的数学史料,但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学习内容,向学生推荐一些数学课外读物。学生通过阅读,能够以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数学。例如,数学科普大师马丁·加德纳专门创作了许许多多令人着迷的数学趣味题,富有挑战,充满智慧,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梁衡的《数理化通俗演义》用章回体小说的形式讲述了一个个妙趣横生的科学家的故事,引人入胜,很适合高年级学生阅读。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先让学生个人读,再集体交流、分享。例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后,可开展一次以几何图形为主题的阅读,如阅读《走进奇妙的几何世界》《玩转几何》等书,引导学生感知几何图形的特点和魅力。
(三)加大数学思想的融入力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数学思想的渗透本质上是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因为具备数学思维是深入理解数学美的前提。小学数学中主要的数学思想除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思想以外,还有数形结合思想。比如,应用题的学习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而应用题的解答如果能够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不仅能提高解题的效率,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而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思想在小学数学中更是俯拾皆是。很多小学应用题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例如,“学校要挖一条80米长的下水道,第一天挖了全长的1/4,第二天挖了全长的1/2。两天共挖了多少米,还剩多少米?”这样的应用题贴近生活实际,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通过画线段图能够轻松解决问题。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本质上是化抽象为形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结语
综上可知,小学数学教师应通过数学文化的渗透,帮助学生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希望此次研究与分析的内容,能够得到有关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人员的关注与重视,并且从中获取到相应的借鉴和帮助,以便增强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的实际成效,进而促进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付天贵,宋乃庆.走向小学数学文化自觉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06):51-54.
[2]付天贵,宋乃庆.数学文化及其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价值[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06):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