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微课教学方法略探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4期   作者:赵晓明
[导读]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不断飞速发展,面向当代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要进行升级进步
        赵晓明
        山东省昌乐一中,山东 潍坊 262400
                         
        摘要:随着社会化进程的不断飞速发展,面向当代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要进行升级进步,才能应对新时代对学生培养的要求。经过近年来教育界的不断研究探索实践,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引入微课课堂教学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
        关键词:高中数学;微课教学;方法略谈

高中数学教师通过改进新型的微课课堂教学方式,将抽象的高中数学理论知识形象、直观地通过图像、音频等多媒体方式图文并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将基于教材课本知识内容的微课嵌入到到数学课堂的课前、课中、课后,能提高学生对于乏味的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度和参与感,从而更适合高中学生的学习及成绩提升。
        一、微课教学方式概述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信息化教学形式,其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建构主义和视听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当前常见的教学模式:利用视频和任务单进行课前预习、利用微视频为媒介进行课堂教学、总结知识点制作视频为学生课后巩固复习提供帮助。
微课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对比。
(1)教学理念方面的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主讲而学生则在课堂下聆听为主,学生主要是出于被动式接受,教师跟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交流是非常有限。而基于构建理论和自主学习理论的微课,教师将学习视频和资料上传到网络上,学生可以提前预习,可以课后复习巩固,而且在课堂教学中,也以视频为媒介采用采取研讨法或者角色扮演法等进行教学。微课教育理念是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中心。
(2)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的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也提倡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可是并不进行指导,学生预习与否,效果如何,并不重视。学生课后巩固也缺乏相应的依据,采用各种参考书,也是内容繁多,不利于抓住重点。而微课教学中,教师会将预习指导视频和任务单发给学生,并在课堂教学中以预习内容为引子,并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这种带着任务预习,并进行检查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而课后巩固阶段中,相关知识点的短小视频也为学生提供知识点巩固的依据。传统教学课堂将课中视为知识的传递过程,而微课课堂中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是知识的学习和吸收的过程。
(3)教师角色方面的对比。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将自己定位为知识传递者,尤其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成为课堂教育中心。在微课教学中教师从传统的对知识的灌输形象中解脱出来,成为教学的引导者。当然,微课教育方法也给教师提出信的要求,微课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更需要将教学内容转换成视频,并具备把控讨论和随时指导的能力。
通过上述对比,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微课辅助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特别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理论学习的兴趣度和专注力。现在的学生长期接触电子产品接受新鲜事物,对老旧的教学方式兴趣度不够,无法长时间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而利用微课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进行辅助教学有以下几个优势:一是利用计算机播放微课进行教学能够大量减少在黑板上书写板书浪费的时间,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课本内容中。二是利用微课教学和口述教学方式结合的形式可以隐晦的多次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两种方式结合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交替结合在书本、教师和微课上。


        二、以《古典概型》微课教学为例
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接受这种更适合数学思维发展的教育方式的培养,需要高中数学教师首先学会如何进行微课课题选择、设立、制作等技能。为了在微课教学数学课程教育课堂上发展学生的各项基本能力,高中教师还需要将微课教学内容与高中数学教材内容相结合,通过微课不仅能够高效率的学到课本数学知识。而且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下面以《古典概型》微课教学为例,分析微课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在互联网科技时代不断飞速发展的这种大环境下,学生接受不同层次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泛。对于细碎化程度非常明显而且接收的知识、文本内容数量范围特别广的学习内容,就需要通过微课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分类整合。
例如,在讲授《古典概型》时,可以制作一个引入环节的微课视频,介绍与本节相关数学史,以及本节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甚至是介绍本章在整个数学体系中的作用。如果是高三一轮复习课的话,还可以把本章的基础知识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示梳理。
教师选择采用微课教学这种方式是因为微课教学效率较高,学生也比较感兴趣。通常在40到50分钟的数学课堂中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学习的专注力由高到低,开始上课的前几分钟一般是教师使用微课教学较好时间节点。教师在备课时选择质量高的微课嵌入在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增强知识点的理解记忆能力[1]。例如教材《古典概型》的教学课堂中,教师用最短的教学时间就可以播放一个知识理解类微课,能将《古典概型》的其他事件发生概率的知识梗概梳理清楚。
在课前通过微课进行预习指导的基础上,课堂教学中在微课里设置问题形成教学思考,老师们将有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讨论展示,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理想化概率模型的有限性、等可能性的学习思考和理解,以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古典概型》中的基础理论知识不算复杂难懂,需要结合样本点的个数、样本空间等细节详细分析古典概型知识点[2]。但教师通常在课堂上不能将全部类型的古典概型都进行详细分析。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根据细节分类总结不同总体的微课,增强学生对于古典概型学习全面性的认识。
        三、以微课辅助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以及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反思
在学完一定量的知识课本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微课,在课堂上向其他同学讲解自己学到的知识内容。听懂了不是真会,会做了也不是真会,能讲出来才是真正学会了,制作微课的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回顾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并且上网查阅相关知识,扩大知识面,关键是对重点问题能深刻理解,有利于学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此外,数学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展示更多优秀学生的解析、恰到好处的解题思路等,用微课的形式突出教学重点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分析理解和记忆力。在课堂上,教师不会受限于黑板和粉笔,而是可以利用微课快速的播放出自己想要传递给学生的知识想法。例如在古典概型求概率的知识内容学习中利用微课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对概型的判断力和概率的计算能力[3]。
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本课内容时可以先通过微课播放优秀教师是如何判断概率性质从样本空间中得出样本点个数。学生在自己解题时会不自觉模仿优秀教师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方法,从而达到以微课学习方式提高数学的高效学习目的,均衡教育欠发达地区与教育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目的。
        结论:
高中学生在数学逐渐加深难度的理论知识课堂上能够通过微课知识课堂这种拥有较高教学成效的教育方式,学会更多的更符合当代社会高速发展的各项基础知识、能力。通过目前的微课辅助教学情况来看,让微课教学进入课堂是非常有作用的。微课作为辅助工具进入课堂,这种教学活动方式也应该更大程度的推广。

        参考文献:
[1]朱学军.《基于微课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06
[2]吴静红.《关于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研究》 [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09
[3]曾保定.《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J].科技资讯,2020.08.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