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碧仁
深圳市宝安区坪洲小学,广东 深圳 518102
摘要:近期,线上学习、居家学习成了学生们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居家学习的特点是可以自由安排时间进行学习,可大量地进行自主学习探究。而在大数的认识中,学生的主要困难就是联系生活经验太少。因此,充分利用居家学习探究的优势能帮助学生深度地、直观地认识大数。
关键词:居家学习;探究;认识大数
正值年少的儿童,他们动手能力强且脑海里充满了自由丰富的想法,给他们一个合适的“支点”、一个“脚手架”,就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种种奇迹。
一、创设开放的自主探究活动
在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学生开始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一千”这样的大数接触较少,相关的生活经验较缺乏,学生对大数的实际意义缺乏感性认识。如何帮助学生深度地、直观地认识大数呢?我们通过创设开放的自主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支点”、“脚手架”,充分利用居家学习时身边丰富多样的生活物品,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活动中直观地感受和认识大数,发展数感。
《一千有多大》数学自主探究超市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我们的数学自主探究超市,你可挑选超市中喜欢的一项或多项商品,积极开动脑筋,开启你的动手探究之旅喔!这些商品可帮助你从长度、重量、时间、体积、面积等角度来认识抽象的“一千”,请选择你喜欢的角度探究,老师期待着你在探究中能想到好的方法帮助你完成探究,希望你在探究过程中或探究结束后有不同的新思考与大家分享。
1号商品:围绕“一千有多大”写一篇数学日记或编一个数学故事。
2号商品:围绕“一千有多大”创作四格漫画。
3号商品:探究作业“一千张纸大约有多厚?”。
4号商品:探究作业“一千粒大米大约有多重?”。
5号商品:探究作业“走一千步大约多长时间?”。
6号商品: 探究作业“一个纸杯能装一千粒大米吗?”。
7号商品: 探究作业“一千粒大米能铺满一张A4纸吗?”。
8号商品: 自主设计一个认识“一千有多大”的探究活动。
二、共享多样的自主探究成果
播下了居家学习探究的“种子”后,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们的探究成果就仿佛雨后春笋般涌现。
学生带着感兴趣的探究问题,有的通过老师或家长的指导帮助下寻找到了答案;有的完全通过自己的思考就创造性地解决了遇到的困难;有的选择了多个角度来充分探究认识“一千有多大”;而有的则坚定地选择了一个角度后享受探究的过程、自我验证探究的结果是否准确。学生形成探究成果后相互分享,这些丰富成果包括:
1.以数学日记的形式记录了生活中遇到的大数表示什么意义。
2.以四格漫画的形式来生动形象地诠释了大数一千的形成与由来。
3.从长度的角度来进行探究认识大数。
探究“一千张纸大约有多厚?”。一张纸难以测量厚度,学生先仔细数出100张纸,叠整齐,测量出这100张纸的厚度,把这样的厚度在纸上画下来,画出这样的10份长度就是1000张纸的厚度啦!
4. 从重量的角度来进行探究认识大数。
探究“一千粒大米大约有多重?”。10粒10粒数,数100粒大米,把空的透明纸杯放到电子称上,点击“去皮”按钮使显示重量清零。然后放进100粒大米,称出重量是1.9克,10个一百是一千,1000粒大米大约重19克。
5. 从面积的角度来进行探究认识大数。
探究“一千粒大米能铺满一张A4纸吗?”。数100粒大米,铺到一张空白A4纸上铺成一个小格子形状,用铅笔和尺子画出这个100粒大米铺成的小格子,然后再画出9个同样大小的格子或者估一估,便可发现一千粒大米不能铺满一张A4纸。
还有从体积的角度“一个纸杯能装一千粒大米吗?”和从时间的角度“走一千步大约多长时间?”来进行探究认识大数,学生们从这些不同的生活角度来进行充分探究学习,体会到知识源于生活而又可以用于生活。
三、结论与思考
通过创设开放的自主探究活动、共享多样的自主探究成果,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对大数有了较深入的体会与理解,探究活动给学生带来以下效果:
(一)提升自主学习兴趣
二年级学生仍处于具体想象思维阶段,把抽象的大数概念通过动手操作这样的直观形象形式来认识,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疫情期间,学生各自在家,合作学习难以开展,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自主探究的机会。因此,提供多种方式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难度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探究,较为容易获得探究成功的体验,从而极大提升学生数学兴趣。
(二)多维探究深度认识
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在活动的过程中既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又动脑思考,多种感官参与到认识大数的活动中来,有利于对大数“一千”形成多角度、深层次的认识,并且积极促进学生学会综合地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三)共同分享促进成长
学生们探究的成果及时地相互分享,一方面延长了学生探究成功的满足体验,另一方面通过分享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及时地取长补短,让自己的探究得到改进,还可以通过对比很好地弥补加深了自身对“一千”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