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21/4/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4期   作者:满红梅
[导读] 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给农村教育教学带来很大挑战
        满红梅
        山东省德州市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抬头寺中学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给农村教育教学带来很大挑战。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由于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形成了对孩子教育的撕裂、断层,致使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多心理问题。作为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监督者、指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农村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忽视了孩子的生活和教育问题,很多留守儿童长期独居或和老人一起生活,在心理和教育问题方面出现诸多问题。
        1、留守儿童性格存在缺陷
        父母是孩子成长和生活中重要的陪伴者,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会带来巨大的影响,留守儿童在成长和生活中往往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这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带来极大的影响,造成很多留守儿童性格存在缺陷。根据相关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农村很多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自卑忧郁的问题比较普遍,缺乏对自身客观的认知,在学习上也缺乏自信心,不能融入到班集体生活和学习环境当中。另外,很多留守儿童的性格比较叛逆,由于长时间得不到家长的陪伴和关怀,在性格方面比较任性和自私,这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严重制约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2、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障碍
        很多留守儿童在生活和教育中只是由家庭老人进行照顾,由于老人缺乏科学的教育意识,对于儿童的成长和教育问题缺乏应有的关注,在行为和生活上也无法为留守儿童起到正向积极的引导,老人的过度溺爱和娇惯会使留守儿童在性格方面比较浮躁,这对于人际交往带来诸多障碍。另外,很多留守儿童家庭的经济条件相对贫困,现在生活方面不能给子留守儿童更多的照顾,很容易让留守儿童心理失衡,对于其他同学产生嫉妒和不满的情绪,这些都会给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带来巨大影响,在人际交往中会出现过度敏感的问题,朋友之间缺乏信任,这很容易增加留守儿童自身的焦虑,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学习极为不利。
        3、缺乏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农村的发展背景下,很多农村人日逐步向城市转移进行外出打工,家长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和引导,只是在金钱方面给子儿童一定的支持,长期以往会造成留守儿童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缺失,很多留守儿童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基础教育,到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就选择外出打工,在学习方面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会严重影响留守儿童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


        二、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1、平等对待留守儿童,给予充足关心
    在初中阶段,学生思维意识正向成熟方面发展,作为留守儿童的初中生已经能够敏锐地发现自己与其他学生的不同,对父母的思念以及对自我的否定使其变得敏感且脆弱,这种敏感会导致学生自卑,进而表现出更为强烈的自我否定,外在表现多为内向害羞或者暴躁易怒,若是不及时疏导,将会造成学生性格上的缺失,进入青春期后将更加难以管教,很容易走向歧途。因此,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救助,班主任要发挥其作用。
    例如,校园中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产生矛盾有很多时候都是由于其他学生嘲笑儿童没有父母在身边,学生并不了解这些话语对留守儿童造成心理伤害的严重性,而且,这样也很容易引发普通学生与留守儿童之间的矛盾。这些现象被班主任发现后,班主任应调查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尽全力还原真相,然后给予公平公正的批评,班主任应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呵护和关爱,使留守儿童懂得班主任和其他学生对自己也没有偏见,对自己的伤害是无意识的。最后要求双方互相道歉,并且借此机会在班级中对其他学生进行教育。班主任要充分关心留守儿童,不仅要关注学习,更是要关心学生的生活,要让学生感到温暖。
    2、引导留守儿童正确调节和控制情绪
    近年来,由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引发的校园暴力冲突事件越来越多,这也成为当前困扰教育发展的共性社会问题。如果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就有助于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减少不必要的校园冲突,所以,班主任教育引导留守儿童怎么调节和控制情绪就显得特别重要。
    在日常教学中,班主任要教给他们一些简单易行的情绪控制方法和策略。当留守儿童掌握了一定的心理疏导排解方法,就可以极大减少内心的苦闷,减少人际交往中的冲突,降低留守儿童心理障碍发生率。
    3、加强生活管理,守护留守儿童失落心灵
    第一,班主任一定要多关爱留守儿童。要观察他们的学习、生活及思想发展变化,加强情感投入,用心爱护留守儿童,用实际行动感化他们,千方百计弥补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班主任应该对留守儿童做到“四掌握、四管理”,当好“五员”。“四掌握”就是:掌握他们的家庭情况、思想状态、学习程度、日常行为习惯,以此为基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四管理”就是: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当好“五员”就是:当好情感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作息料理员、思想品行教导员、健康成长指导员。
    第二,班主任要对留守儿童给予特殊的关爱,使留守儿童切实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杜绝留守儿童的教育断层与情感空白。一方面,在班里要做到“三多、三沟通”。“三多”即:多与他们谈心交流,多开展一些人文关怀类集体活动,多家访;“三沟通”即:定期与他们沟通,定期与他们的父母沟通,定期与他们的代管人沟通。另一方面,在班上多多开展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带领班级其他同学也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列。
    三、结语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极大的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新形势下,农村班主任要充分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引导工作,为留守儿童提供积极的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反思问题,及时改进,不断创新,才能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出色,进而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党雅贤.如何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中旬,2018,(10):43.
[2]周玉.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散文百家(下),2018,(9):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