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绮薇
化州市第一小学 广东省 化州市 525100
摘要:孩子们在积极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形成他们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陶冶了高尚的情操,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勤俭节约;保护环境;实践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了课程的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我们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使孩子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能力得到初步的培养。
一、反对浪费 勤俭节约
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大力宣传和实施“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指示,培养同学们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开展《节约粮食》《节约水电》《节省文具》《节省零用钱》的专题实践活动。《节约粮食》小组的同学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同学的早餐只吃了一半就倒了,说是没胃口;午饭和晚饭也一样,一碗饭只吃了一半就说已经饱了,剩下的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我让同学们算一算,假如每人每天浪费掉一碗饭,那么我们学校4000多个同学每天浪费多少粮食?化州市160万人浪费多少粮食?全国13亿人口呢?同学们一算,个个目瞪口呆: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他们认识到了平时点点滴滴的节约,积攒起来就可派上大用场。《节约水电》小组的同学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到:很多家庭在家里没人的时候亮着灯,孩子在睡着的时候灯也没关,楼梯灯晚上一直亮着。很多教室在光线充足的晴天里也开着灯,有些班的水电管理员甚至在放学后忘记关灯。我也让同学们算一笔帐,如果每人每月平均浪费1度电,那么化州市160多万人,每月就浪费160多万度电,全国14亿人每月浪费14亿度电,这些可怕的数据震撼了孩子们的心灵:如果把这浪费掉的电能用于搞工农业生产建设,会创造多少效益啊!通过调查,有了亲身的体验,同学们懂得了党中央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意义,自觉地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约一张纸、一支笔做起,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学校杜绝了“长流水”和“长明灯”现象,不少同学改掉了挑吃拣穿的毛病,把零用钱和压岁钱积攒起来,为班集体购买扫帚、拖把等清洁工具,为班里的图书角添置课外读物,为贫困儿童和孤寡老人捐款,在班里形成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风尚。
二、爱惜资源 保护环境
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了教育孩子们珍惜资源,培养环保意识,我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开展环保活动,让他们从自身开始,从身边的环境开始,了解破坏环境对人类带来的危害,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调查,实地考察,反复采访,同学们亲身体验到我们身边的环境,存在很多隐患。就从我们的教室说起吧,橡皮屑、草稿纸、废笔管等等满地皆是;同学们吃早餐的剩饭剩菜在洗手间里到处乱倒;学校东门外的广场周围,烧烤摊档废弃的木炭灰、煤渣、吃剩的骨头和菜叶到处乱扔,油污满地;河西街道三官塘市场满地都是食品袋、包装纸、烂菜叶、家禽粪便等,遇上下雨天还有渍水,臭气熏天;我们的母亲河——罗江,江面上飘浮着泡沫、垃圾、菜叶、水浮萍、塑料袋等,甚至还有死鸡、死鸭和死猪等漂浮在江面上,更严重的是上游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江中,严重影响了化州人民的生活质量。
我让同学们把调查到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他们意识到破坏环境的危害,提高了环保的意识,激发了环保的责任感,他们纷纷为环保化州出谋献策,并分头行动起来。
有的小组利用名人名言宣传环保知识:“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水光山色与人亲(李清照)。”“地球只有一个,失去它,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家园?”
有的小组通过报刊、网络搜集环保资料,进行筛选、剪辑、粘贴、装订成《环保知识剪报集》,向同学们展示,丰富环保知识。
有的小组制作环保标语,强化环保意识:“化州是我家,环保靠大家!”“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手下留情,足下留青!”“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爱祖国,护绿化,保清洁,爱家园!”“提高环保意识,保护美好家园。”“保持地球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有的小组提出“净化罗江水,保护母亲河”的口号,请求水利以及环保等相关部门整治好罗江上的垃圾以及排污问题,确保广大化州人民的饮水质量。
同学们还郑重其事地写了书面报告,有的同学向化州市环保局提建议,要求设置“可再利用”与“不可再用”垃圾箱,并特别强调大家要分类投放垃圾,将可利用的垃圾进行回收,珍惜可再利用资源,减少垃圾的数量;有的同学向主管教育部门和城管部门提建议,要求禁止在化州一小校园周围和广场附近设摊档摆卖零食、摆烧烤档,净化化州一小校园周边环境;有的同学向校长提建议,要求学校在给先进卫生班级颁发流动红旗的同时,要表彰班中的卫生先进个人;有的同学向少先大队提建议,要求定期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和环保知识竞赛。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同学们达成了共识: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同学们个个甘当“环保小卫士”,他们随身带着“环保袋”,发现垃圾就随手捡起来,发现破坏环保的行为就站出来制止、批评和教育,或向有关部门反映,使更多的人加入到环保队伍中来。
丰富多彩的活动显示了无穷的魅力,孩子们在活动中有各自独特的感受、体验和领悟。他们构建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逐渐形成了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形成了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陶冶了高尚的情操,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的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