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adoop大数据技术”课程规划与设计

发表时间:2021/4/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4期   作者:胡泽川
[导读]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战略思想,
        胡泽川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系,广东 汕头 515000
        摘要: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战略思想,认真落实大数据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学院在近年开设了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并设置了以Hadoop大数据技术课程。本文将从学情分析入手,并对整体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与成效、教学反思与诊改等方面对课程规划与设计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Hadoop 大数据 课堂实施 课程规划

1 引言
        伴随着信息化教学不断发展、课程思政的融入,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也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应用层与网络服务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核心知识,完善该教学内容的规划与设计,将有利于推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不断发展。

2整体教学设计
2.1 设计思想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战略思想,认真落实大数据技术人才培养工作,以构建校园大数据分布式系统的具体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切入点,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学习Hadoop大数据技术系统架构,Hadoop大数据系统的主要功能剖析等,通过大量的实训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
2.2 教学内容
        课程的教学内容如图1所示,包括Hadoop大数据基础,以及Hive、HBase、Mahout、Pig、Flume、Spark等Hadoop大数据系统组件的理论知识基本环境搭建和案例运行等内容。同时在授课过程中,讲授Hadoop大数据技术的建设对于推动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的等重要意义。
        

图1 Hadoop大数据技术课程内容

2.3 学情分析
        本课程教学主体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三年级学生。学生在知识方面已经了解网络技术、Linux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了网络基础操作、虚拟机操作等技能,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架构,为Hadoop大数据技术的学习奠定了较好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2.4 教学目标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课程思政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方面。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了解Hadoop大数据技术的基础概念和应用领域,理解Hadoop大数据技术的运行原理和实现方法。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搭建Hadoop大数据系统内容的学习,能说出环境的搭建步骤和关键环节,能够搭建Hadoop大数据系统并实现运行。素质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牢记“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用于担当历史使命。

2.5 教学策略
2.5.1 教学组织
        课程教学以“构建校园Hadoop大数据系统”项目引入,贴合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能激发学习兴趣,把难以理解的理论转化为思维导向图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以技术人员的角度为国家的大数据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实际行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施大数据战略思想。
2.5.2 教学手段
        本课程教学运用以思政视频、问卷星、XMind思维导图、虚拟机软件VMware Workstation、微课视频组成的多维化教学手段,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全过程。
2.5.3 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采用项目化教学法,将具体项目引入教学,通过教师讲授与启发式互动传授,同时结合理论、实践操作为一体来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水平。
        
3. 课堂教学实施与成效
3.1 教学实施过程
        课程教学大致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其中课前环节通过观看思政视频,并发布讨论问题来引入课堂内容,学生进行收集资料、思考和讨论。课中环节包括大数据Hadoop的理论讲解、操作演示和实践操作三个部分。课后环节为复习,学生通过教学视频、课后练习进行巩固高,同时附带教学意见收集,以便于收集学生学习反馈,完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3.2 教学评价
        课程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练习、技能竞赛和项目实践等四个方面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
3.3 实施成效
        本课程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战略思想作为课程学习作为出发点,引入“构建校园Hadoop大数据系统”项目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维教学模式,为原本单一的专业技术教育赋予了政治高度,增强学生的学习使命感,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劳动素养和工匠精神,也为今后的岗位实践打下良好的技能、素质基础。

4. 教学反思与诊改
        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战略思想为出发点,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素养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由于课程中每个知识模块分别对应具体哪些思政内容,还有待深入挖掘。今后将引入具有思政教育经验的教师加入教学团队,组织学生建立团队协助完善思政教育教学资源。
        另外还可以丰富教学角色层次,增加“党校教师”和“学生师傅”两个角色,“党校教师”为当地党校教师,通过他们来对学生的思政方面进行指导,建立了校内和校外的联系,从而不断推进学生在专业技术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师傅”为对知识、技能充分掌握的学生,通过他们来辅导同班级其他学生的学习,通过“师徒”模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激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5. 结论
   课程教育改革需要不断在进行探索和完善,而基础工作便是课程规划与设计,通过对“Hadoop大数据技术”课程进行规划设计、优化课程,同时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融入课程思政等,也将实现大数据技术课程的完善和优化,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做好大数据技术人才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美)汤姆·怀特.Hadoop权威指南[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2]张伟洋.Hadoop大数据技术开发实践[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3]王涛,邵国强,邹红,付丹丹.“基于Hadoop的大数据分析”课程规划与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7) :190-192.
[4]王雪迎.Hadoop构建大数据仓库实践[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