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4/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4期   作者:张彬
[导读] 高效课堂是学校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学生期待已久的乐园
        张彬
        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 山东省 泰安市 271000

        摘 要:高效课堂是学校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学生期待已久的乐园。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响应学校的号召,顺应学生的期待,积极地构建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不过,这一课堂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采用怎样的策略呢?为此,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就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浅谈几点策略。希望能对广大教师提供可供参考的信息。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道德与法治;小组合作;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深陷知识的“围城”之中,而高效课堂的构建可以使学生走出这座限制学生自由的知识“围城”。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主动地构建高效课堂,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培养,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效性、生动性。基于此,本文从采用小组合作法,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采用互动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鲜活性、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生动性等几个方面入手,就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浅谈几点看法。
        一、采用小组合作法,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
        如果一节课是枯燥乏味、索然无趣的,那么这样的课堂注定就会很低效。相反,一节课若是充满趣味的,那么学生就有听课的欲望,也有学习的热情,如此一来,整节课的进展就会如行云流水般顺畅无阻。因此,教师在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时候,就应当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小组合作教学法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还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有趣有味。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善用小组合作教学法,以此来增添课堂教学趣味性,从而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
        例如,《憧憬美好集体》这一课就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首先,教师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而后,教师让学生就《憧憬美好集体》重难点内容进行合作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小组的组长依据组员的特长进行合理分工。如此一来,所有组员都能一展所长,各尽所能。其次,各种想法、观点不断地涌现了出来。在各个小组中,有的学生就美好集体的特点进行发言,有的学生就美好集体的作用进行发言,还有的学生就如何构建美好集体进行发言。总之,每个小组的所有成员的积极发言奏响了“高效课堂”之歌。由此可见,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优势,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憧憬美好集体》这一课相关内容的热情,也从根本上推动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采用互动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鲜活性
        高效课堂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学生能够动起来。

然而,在“一言堂”的模式下,学生缺少了主动权,只能被动地听讲。为了使学生动起来,为了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主动地改变一言堂模式,而把互动教学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来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沟通,主动展开对话。
        例如,《品出情感的韵味》这一课的教学就彰显了互动教学的魅力。在整节课中,教师与学生就《品出情感的韵味》这一课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友好而又和谐的互动交流。在就“情感的类型”这一话题进行互动交流中,学生明白了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与多样性。在就“情绪与情感的异同”这一话题进行互动交流的时候,学生对情绪与情感进行了有效区分辨别。在就“情感的作用”这一话题进行沟通的时候,学生获得了情感上的陶冶与启迪,也深深体会到了美好情感的韵味与价值。总之,这样的互动模式使学生受益匪浅,也使课堂教学变得鲜活如初。
    三、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生动性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喜欢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这样一来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这些知识,还会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当采用案例教学法,把相关的理论知识融入到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案例中,使学生在分析案例的同时掌握相应的重点知识。如此一来,这不仅会把复杂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还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青春的情绪》这一课的时候,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青春情绪的特点与性质,教师就运用了案例教学法。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了“玲玲与芳芳的故事”这一教学案例。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很好地分析了玲玲情绪变化的过程,也分析了玲玲情绪变化的原因。而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提出了应对负面情绪的办法。此外,教师还举出了“明明与乐乐的故事”这一案例。在分析这些案例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魅力。与此同时,这样的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充分地了解了青春情绪的基本类型,掌握了青春情绪的特点与本质,也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做情绪的主人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践行,更离不开全新有效教学方法的加持。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把“与时俱进,以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地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里,并采用了小组合作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迥异于传统模式的新颖的教学方法,由此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卢秋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文渊,2018(04).
        [2]许明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