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整本书阅读策略

发表时间:2021/4/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期   作者:陈金芳
[导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整本书阅读被列入小学语文的课标,也越来越被广大的一线教师与家长重视。
        陈金芳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人民路小学  461200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整本书阅读被列入小学语文的课标,也越来越被广大的一线教师与家长重视。现阶段,根据笔者的亲身观察,小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的整体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如阅读量小、阅读速度慢、阅读意愿低等问题,并且对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整本书阅读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备受关注,语文学习能力,实际上也就是对语言的把握能力,只有把握好语言,才能学好语文。谈到语言,就不得不提到阅读,阅读在语言及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不必细说,新时代下,要学好语文,就要理解语文的核心素养,在语文的核心素养下,做好整本书阅读。阅读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如何生活并热爱生活,整本书阅读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帮助孩子完成阅读,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1、整本书阅读的提出及重要性
        “整本书阅读”概念由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整本书阅读”教学对一本书提纲挈领,增减浓缩成一堂课的范围,成为阅读教学中质与量的完美结合,是提升国家语文素养,打造民族语言核心素质一种不可或缺的途径。2019年9月,全国中小学统一启用统编语文教材,课本上首次设置”快乐读书吧”版块,提出了“整本书阅读”,要求老师完成预测、提问等阅读策略教学要求。
        语文报社揭晓的2019年度语文教育十大关键词,分别是:群文阅读、核心素养、统编教材、整本书阅读、于漪、学理、学习任务群、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批判性阅读、考纲取消。这是语文报社通过科学遴选外加网友投票方式,挑选出来的,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整本书阅读这个词的入选,是顺理成章的,“整本书阅读”是统编语文教材里的一项阅读方法和任务,提倡整本书的阅读,关注阅读的深度。
        整本书阅读的推进是语文教师链接语文世界和孩子内心世界以及现实世界的通道,推进整本书阅读,与经典作品相遇,为孩子构筑温暖而美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孩子走向真善美的世界,是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老师引导学生做好整本书阅读工作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语文课标和统编本教材教的现实,整本书“思辨读写”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为此,教科院将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指导教师深刻认识到整本书教学的价值、实施与评价,以此为抓手研究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二是组织教学研讨和教师培训,对于绘本课、整本书导读课、推进课和交流课等课型,如何具体实施提出教学建议;三是做好语文要素研究,特别是“思辨读写”研究,一定从学情出发设计教学,点拨引导,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成长”。此外,目前很多家长对孩子阅读问题产生焦虑,感到迷茫,也要引导学校和教师对家长进行指导,告诉家长孩子该读什么样的书,怎么读书,家校合力做好阅读工作。


        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多的还是单篇文本的学习,这对于学生的阅读需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进而去指导学生阅读整本的书,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更大的益处,不断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3、精心挑选要阅读的书目
        古人云:“开卷有益。”也就是说,读书对人是有好处的,可见古人也很重视读书也就是阅读,谈到阅读或是整本书阅读,避免不了的话题就是书本的选择。当我们对书本进行选择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再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认真地挑选书本,只有这样,我们挑选出来的书本才能够适合学生阅读和理解,从而让学生提高对整本书阅读的积极性,从内心里喜欢上整本书阅读。小学的整本书阅读进行书本选择时要注意到小学生的理解程度,要挑一些比较简单的书籍,而且小学正是初步接受教育的时期,正是养成人格的重要时期,老师挑选的书本对学生要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富含意义的书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例如,可以选择一本《窗边的小豆豆》,然后老师再讲解一节《窗边的小豆豆》主题交流课。小豆豆是个好孩子吗?老师可以先向同学们抛出问题,再由同学们自主选择书中的情节故事进行小组交流分享,来分析小豆豆的性格特点。“我从‘一生的心愿’中了解到小豆豆是个喜爱动物、有爱心、坚强的人。”“我从‘不能跳’中认识到了小豆豆调皮、天真、好奇心强的一面。”……让同学们积极地表达自己眼中的小豆豆。通过小组探讨、游戏等方式让同学们了解书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让同学们正确地、多角度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通过这本书、这节课,让学生在内心里喜欢阅读,提高对整本书阅读的积极性。
        4、老师要根据学生阅读习惯做出举措
        阅读水平中等的孩子大多都有类似的阅读习惯:喜欢泛读却不深入,缺乏阅读兴趣的地方,就草草翻阅了事,没有阅读时间,没有阅读方法,没有自主阅读的能力。小学语文老师只能陪孩子走6年时光,能教给孩子的无非是阅读方法,孩子未来才能独立阅读,学会分析更复杂更有挑战性的文本,在阅读课程之后,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类孩子对小说细节掌握上的进步。
        原先的语文授课重点,多集中在字词句、概括段落大意等,着眼点比较分散。如今,老师要结合“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经验,这样可以更容易在整篇课文中提炼知识点。四年级语文书中,有童话故事单元,有关人物分析、探讨主题的阅读策略单元,老师要直接应用在课堂中,还要将更多的儿童文学经典纳入到学校阅读课堂中。中国孩子在阅读这条路上,最缺的就是授之以渔,一名学生如果在小学阶段掌握了阅读技能,那么进入到初高中更专业化、功能化阅读阶段,他会更加如鱼得水。
        阅读不仅是对知识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其中,阅读的推进要靠老师对学生做出正确的的引导,通过做好整本书阅读,让同学们在阅读中观察他人,反思自己,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等,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乐利娟.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整本书阅读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S1):45+49.
        [2]汪中华.巧借互联网,关联教材,提升整本书阅读兴趣[J].求学,2020(48):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