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鹏程
库车市实验中学 842000
摘 要:近年来中国的信息技术在持续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支撑当今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石。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与此同时,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因而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更好的融合也成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为此,笔者在本文中阐述自己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策略的思考,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德育教育
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课程,而上信息技术课,是初中学生学习和接触现代先进信息技术的主要方式。尽管目前移动设备遍及千家万户,但是大部分初中学生只会用这些设备玩电子游戏、聊天拍照或看视频。经过笔者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大多数的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所授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将德育教育与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将会相得益彰,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对自身的道德品质进行检视,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研究的意义
(一)满足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标准
自古以来,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应试教育的模式严重地限制了“发展”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谓“发展”仅仅是指通过各种考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增加或熟练。这种专注于工具价值的发展观严重地破坏了人的内在的自然,从而严重地阻碍了人的本体价值的实现。应该看到,人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乃是内在地统一于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中的。在新课程教育不断改革的影响下,应当改变以往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学校和教师提高对学生个性需求和人格发展的重视,充分意识到学生的行为习惯必须要以道德建设为基础进行培养和规范。德育教育是排在教育第一位的,德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而健康的发展,满足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体系的要求标准。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和实施,其中明确提出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信息设备操作有充分的了解和熟练掌握,同时还要对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社会文化道德伦理等各方面问题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在正确运用信息技术过程中,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养成良好的使用网络道德规范。
(二)满足对学生网络道德培养的迫切需求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影响下,使得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凸显的尤为明显。例如:黑客、网络病毒、网络诈骗以及不文明上网行为和网络信息等。处在初中学习阶段的初中生,其法律意识往往比较薄弱,在进行网络操作过程中很容易会遭到危害,甚至会影响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德育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可以帮助初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分辨能力,加强对于自我信息的保护意识。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要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对网络道德有一个正确认识,并将一些错误上网行为和计算机使用行为进行改进,进而加强学生网络自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的挑战
(一)德育教育意识的淡薄,在实际教学中忽视德育教育
在实际教学中,片面理解德育与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无关是一种普遍现象。认为学生的道德素质应该由德育处负责。
只注重学生是否学会知识,能否取得好成绩,而忽视了教学工作培养出来的道德人、认知人、健康人、审美人和劳动人能否和谐统一在一个完整的学生身上。且由于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中学德育在学校评价中并没有实质的地位,教学评价德育指标所占比例很小或没有,因此在很多学校中的主体性德育大多是名义性的。
(二)网络环境复杂,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也存在风险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电子信息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有居心不良的人利用网络散播不良信息,也有不法分子企图谋财害命; 一些极端宗教势力和邪教也依靠网络的隐蔽性肆意散播有害信息,毒害学生的成长。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但是,网络信息环境过于复杂,从根源上难以铲除这些不良信息。所以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让他们能够作出正确选择,才是保护学生的根本之策。
(三)教师信息技术薄弱,难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德育教育
由于2020年初新冠肺炎的影响,中国大中小学生停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表示要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于是各校老师都将课堂转移到了网络上,采用线上直播教学的方式给学生上课。这极大的利用了如今发达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保障了学生有课可上,有知识可学。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直播教学中所出现的状况百出,甚至被一些人称之为“翻车现场”。原因主要是以下4点:1. 对教学平台软件不熟悉,状况百出。2. 居家直播教学有干扰。3. 忘记关闭聊天软件或不经意间弹出的不堪或粗俗网页广告。4. 直播教学未与学生事先约定。
可以看出教师对直播教学准备不充分是直播教学状况百出的最主要的原因。而从这个原因可以看出来,许多一线教师的信息技术还是不达标。打铁还需自身硬,信息技术教学不止是教育学生,作为老师也要学好信息技术,这样才能更好的将德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策略
(一)教师要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布置信息技术课ppt作业时,可以布置如“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家乡”等符合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
(二)教师要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学生有对机房产生破坏的行为,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导
2.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提出上课要求和规范来约束学生
在教学当中,教师应当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尤其在与学生产生争议时,应当尊重学生的意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口服心服。当然,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教师以同样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使学生更加信服
(三)教师要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5.对于初中生来说,信息技术的使用道德主要是网络道德。对初中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关键是要让初中生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例如网络信息垃圾等对青少年的影响等。要求教师对学生积极引导,引导学生建立网络道德自律性,正确看待网络垃圾,禁止不文明上网行为,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为学生讲解网页中的“潜规则”提高学生对链接域名、下载地址模块的分辨度。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为学生推荐优质、安全的学习网站,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可以获得知识的提高,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对自身学习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