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及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探究 李环环

发表时间:2021/4/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李环环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问题。
        山东省东营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山东东营  257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问题。为平衡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促使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二者协同发展,就必须加强环境监测管理,因此创新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尤为关键。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和质量控制相关对策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水平,为环境保护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环境污染;质量控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环境监测技术应当走向市场,更加开放包容。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有利于我国环境监测行业健康发展。应不断进行体制改革,学习借鉴先进技术,根据我国的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不断提高监测能力,使环境监测为促进生态环境良好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一、环境监测技术概述
        进行环境监测时,主要采用生物手段或化学手段对环境污染所产生的化学物质和生态问题进行监测,并对本地区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在监测时,需结合本地区的环境污染情况选择相应的监测方法。要了解导致该地区污染环境的因素,并对其进行仔细的调查。明确污染源后,就要制定合理的环境监测方案。在提取污染无样本时,要保证其完整性,还要确保样本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样才能使环境监测数据更加准确,同时,还可以对污染物进行更加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并做出客观的评价。由于环境监测技术比较复杂,因此对监测人员也提出很高的要求。
        二、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意义
        在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们的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能源枯竭问题,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为了有效改善现阶段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其它危害生态环境的问题,就必须系统化、全面化评估监测环境的实际状况。通过有效地开展环境监测,可以对现阶段的环境现状进行仔细分析和有效评估,这样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它也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他们可以优化配置及利用各种资源。此外,基于环境监测技术的灵活应用,也可以对污染物的实际变化规律进行有效掌控,明确各种污染物的实际去向、含量以及变化情况等等,这样可以更加精准地制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避免因为环境污染评估结果不准确,而对最终的环境治理效果带来不利影响。
        三、环境监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环境监测时的设备问题
        首先,是环境监测系统的安装。环境监测系统的安全要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及监测区域的实际情况设定监测点,但目前城市内部为了节约成本监测点的设置没有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设立,导致监测的数据不能反映城市内部的环境质量。在监测设备与监测系统安装的过程中,并未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对其进行安装,导致设备在运行时无法全方面的监测环境数据,影响了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最后,硬件设施的落后。因为环境监测技术在对环境进行监测的过程中需要各项系统以及设备的支持,硬件设备的落后将会导致监测系统产生的数据无法真实有效,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配套设备落后导致了监测设备在运行时无法采集到有效样本、无法传输全面数据。而且在设备维护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维护机制导致设备在后续使用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为环境监测技术的提升带来困难。
        2.监测结果不能直观反映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监测时不能直观反映监测周围的环境质量,因为在环境监测时的监测数据与环境控制标准是分开的,通过监测系统反馈的数据不能直观反映环境质量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标准。而且环境监测系统传输到监测中心的数据会通过数据处理系统转化成图标的形式,并未对数据信息进行深入的挖掘。

在监测的过程中受到人口因素、城市功能区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监测数据也各不相同,要制定不同区域的环境质量标准,统一的环境质量标准不适合复杂的城市环境,因此环境监测的数据缺乏足够有力的证明。
        四、环境监测的控制方法
        1.建立多种数据的一体化界面
        建立环境监测系统之后,社会公众就可以及时了解到环境保护的情况,这对于维护公众知情权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传统的环境监测工作中所应用的环境参数比较简单,这不能保证公众全面了解环境发展的情况。仅凭音频数据展示环境信息,也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鉴于此,要将各种数据通过有效的联合方式展现在公众面前,确保数据更加全面、真实。除了音频数据和气象数据之外,还有视频数据、环境监测数据,这些数据将会以恰当的方式被公众所知。可在视频中融入各类数据,这样就可以使公众更加清晰地了解到环境状况。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公众也可以随时了解其发展情况,以及对事件的处理方式,有助于环境保护工作顺利进行,还可以使更多人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自觉参与其中,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2. 培养高素质环境监测人才
        作为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主体,环境监测人员本身的综合素质也直接关系着环境监测工作的成效,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带来极大影响。为了保证环境监测技术得以顺利应用,充分发挥它们在确保环境监测成效方面的积极作用,必须高度重视培养高素质环境监测队伍。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定期组织环境监测人员开展系统化教育或培训活动,将环境监测方面的先进科学技术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及时传授给环境监测人员,不断提高他们的环境监测实践能力,保证他们能够对各种环境监测技术以及相关仪器设备等形成深刻的认知,促使他们可以高效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此外,要注意做好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选拔及考核工作,在选拔环境监测人员时,要对他们的环境监测能力与工作素质进行有效审查,保证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够满足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在考核环境监测工作人员时,还要考核他们的工作绩效,借助科学合理的奖惩责任机制激励相关环境监测工作人员,使他们顺利应用环境监测技术开展生态保护工作。
        3. 提升环境监测设备措施
        第一,及时更新环境监测设备,对环境监测系统进行升级,确保环境监测系统能够全方位监测环境污染因子。在日后监测中使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对环境进行监测,紧跟经济发展的脚步,不能使环境监测技术落后于工业发展的脚步。第二,制定严格的设备安装制度。
        4.创设科学的环境监测信息平台
        监测平台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各行各业,将环境监测技术与互联网有机结合是大势所趋。在监测过程中,监测部门要加强与信息技术部门的合作,及时沟通和交流,建立科学的信息化监测分享平台,将数据上传至平台以供分享,也可以将平台上其他地区的检测数据与当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此外,社会大众可以通过相关平台了解环境数据,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加入到环境保护的队伍中,还可以通过留言与评论,及时与检测部门进行沟通交流或举报相关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环境监测工作中,需高度重视环境问题,通过先进的监测技术找出问题所在,为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因此,必须加大投入与研发力度,不断创新相关技术,保证环境监测工作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展。所以需要根据相关规定制定标准,提高监测数据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宋华振.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方法分析[J].河南建材,2020(02):79-80.
        [2]薛璐.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其质量控制方法探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