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及优化措施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张丝路
[导读] 摘要:自建筑业高速增长的阶段后,中国建筑垃圾年产量呈1~2亿吨的正增长,且在2020年预计可突破26亿吨。
        中国航空技术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101
        摘要:自建筑业高速增长的阶段后,中国建筑垃圾年产量呈1~2亿吨的正增长,且在2020年预计可突破26亿吨。目前,我国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仍处在相对粗放的填埋及堆放,这种“原始”的处理方法,不仅污染环境、污染地下水、造成地表沉降,还会占用国家土地,浪费土地资源。另外,做好建筑垃圾资源化,将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不仅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亦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加强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已是迫在眉睫。
        关键词:建筑垃圾;处理现状;资源化利用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房地产业、旧城改造的迅猛发展,大量的老旧建筑物被拆除报废,随之在现场产生大量的废弃砖块,废弃混凝土以及废弃钢筋等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堆放和处理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可以减轻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污染,也可解决建筑材料资源短缺问题。
        一、简述我国建筑垃圾现状
        1.巨量建筑垃圾产生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全面复苏,特别是在近40年这段时期更是高速发展,这些建筑物在其使用年限到期后,必将产生巨量的建筑垃圾。我国城市在快速发展中,出现了大量“短期建筑”,即为在建筑物未到其寿命之前提前拆除,且经相关调查这批“短期建筑”里还存在大量寿命过短和不合理拆除现象,不仅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同时也产生大量“提前化”的建筑垃圾。
        2.建筑垃圾“原始”处理的危害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是将其填埋地下,此种方法即为“原始”处理方法。首先,建筑垃圾堆放场地选址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因此不时会出现崩塌,阻碍道路等后果。再是建筑垃圾在堆放以及填埋的过程中,我们先说最容易被肉眼看到的危害,建筑垃圾在经过日晒雨淋,有充足的水和温度,而且有的工业化严重的地区还会存在酸雨,更快的导致了垃圾发酵,使得建筑垃圾发生化学作用———有机质分解,从而产生刺鼻的有害气体,影响空气质量。不仅如此,因为长期被地表水、地下水浸泡,会产生垃圾污水,这些从垃圾里流出的水,称为渗滤液,会严重的污染周围的地表水以及地下水,进而使得垃圾有害物质,随着水的流动与渗透,进入土壤中,又会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作用以及相应的生物反应,使得土壤也被污染,进而降低了土壤的质量。这种最“原始”的建筑垃圾处理方式,在最开始确实是方便了人类,但是在将来,想要消除因此产生的危害,不知会花费多少倍的人力物力,这样看来,真的是得不偿失。
        3.直接堆放
        由于建筑垃圾带来的一系列污染问题,我国许多城市划定了建筑垃圾堆放区域。对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建筑垃圾,由专门的垃圾运输车辆运送到指定区域堆放。由于建筑垃圾不能自然降解,建筑垃圾堆积得越来越多,占用了大片区域,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
        4.简单利用
        对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基本的分拣,选取其中可再使用的材料用于建筑施工中,但被循环使用的材料占很小的比例,利用率低。
        5.资源化利用
        对建筑垃圾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使其成为新材料,用于工程项目的建设中。但目前由于技术有限,方式比较单一,再生产品的种类不多。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的生产企业较少、总产量低、质量差,市场认可度较低、推广难,因此,在工程中的应用有限。


        二、如何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利用
        1.控制建筑垃圾源头
        在国家规定了建筑垃圾的相关处理政策后,为了更好的控制建筑垃圾,可以在建筑垃圾的源头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可以从这五方面入手:选用绿色的建筑材料,绿色的建筑材料含有较低的污染物,绿色的建筑材料如:采用ghb机质轻骨料混凝土隔墙板、石膏空心砌块等;选择恰当且合适的建筑方案,减少对于施工地的多次加工,减少加工次数,就能从根源上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杜绝“豆腐渣工程”,保证施工质量,减少因施工问题导致的重新维护;在施工现场及时清理建筑垃圾,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量的建筑垃圾的堆放都是日积月累的成效,因此若在施工过程中逐步清理建筑垃圾,就不会全部堆积在最后的收尾阶段,减轻了企业的收尾压力;企业应该遵守行业的建筑准则,对于准则中的每一点都一丝不苟的实施,并且使用预制构配件,如:预拌混凝土;先进的工艺能够大幅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只有建筑商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来建造建筑,才能真正的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要控制建筑垃圾的源头,需要企业和行业做出相应的行动,这对企业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企业按照先进的技术建筑,还要求其采取优质的建筑方式。行业内也应该在建筑垃圾少的方面重点研究,并尽快对绿色的建筑材料进行批量生产,满足建筑商对材料的需求。只有行业和建筑商们的目光都汇集到建筑垃圾,才能全方位地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让城市在进行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环境也得到保护,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发展。
        2.废弃混凝土的资源化利用
        废弃的混凝土常见的再利用方法是将其粉碎后,作为建筑基础垫层或用于道路基层。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混凝土的回收再利用进行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技术日益成熟,利用率已大幅度提高。目前,废弃的混凝土可用于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将废弃的混凝土粉碎后,生产混凝土砌块砖、铺道砖等建材制品,还可用于再生混凝土和再生水泥的生产。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利用,解决了大量混凝土堆积的问题,节省了水泥、石灰石等原材料资源。
        3.细粉料资源化利用
        建筑垃圾中的细粉料可以加以利用。对废弃混凝土磨细矿物掺料、废弃碎砖磨细矿物掺料的成分、不同细度时的标准稠度等相关物理性能的研究发现,可通过在水泥中掺入适量及一定细度的细粉料提高水泥性能。由于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碳酸盐混合物,废弃磨细粉中碳酸钙、水泥凝胶和未水化水泥颗粒,分别具有形成水化碳铝酸钙与水化碳硅酸钙,作为水泥水化晶胚和继续水化形成凝胶产物的能力。建筑垃圾中的细粉料是制作免烧建筑墙体材料的原料,混凝土细粉料被有效利用,可以产生巨大价值。
        4.废弃木材的资源化利用
        废弃木材是建设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建筑垃圾,废弃的木材可以通过分层利用的方式提高其利用价值。对废弃的木材进行检查,部分木材经过简单的处理可再次使用,部分可以改进加工后做成复合板材,或将碎木、锯末等运用到燃料堆肥原料厂和侵蚀防护工程中,不能利用的木材可以直接作为燃料。
        5.废弃沥青的资源化利用
        沥青路面的整体性能在使用一定时间后有所下降。在对其进行修补和养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材料。沥青路面再生利用,可节约工程项目中所需的大量沥青、砂石等原材料。废料经过处理得到有效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废弃的沥青材料可通过分选、分离实现循环再利用,制成铺筑路面面层、基层的材料。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垃圾仍呈逐年增长趋势,资源和环境面临极大的挑战,建筑垃圾资源化已是时代的迫切需要,建筑垃圾的循环再应用势在必行。面对当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实现合理高效利用,需要引入更多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在加大研发力度的基础上,促进理论向实践转化,对具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和应用。在实践中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薄娜娜,高莹莹.建筑垃圾处置技术与资源化现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8):4072.
        [2]时乐.我国建筑垃圾现状分析及其资源利用进程发展[J].建材与装饰,2020(10):161-162.
        [3]邓攀.建筑垃圾资源化方法和利用价值[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11):6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