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史冬红

发表时间:2021/4/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史冬红
[导读] 摘要: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农村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发展过程中的生态污染问题很大程度上为农村整理环境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对农村的居民的生存与发展极为不利。
        山西省运城河津市农业农村局  山西运城  043300
        摘要: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农村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发展过程中的生态污染问题很大程度上为农村整理环境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对农村的居民的生存与发展极为不利。论文分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介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相关技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环境改善;生活污水;对策研究
        引言
        农村水环境是整个农村水生态系统的核心.它是指农村水生态系统中的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农村水环境污染是指由农村人口的日常生活所造成的水资源污染.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逐渐成为最重要的水污染源。如何更加合理、高效地处理农村污水已经成为控制农村水资源污染的关键,同时也是农村水资源污染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目前,我国约有6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94%以上。我国农村环境的发展情况是影响我国整体人居环境水平的重要因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但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的和谐稳定,更是整体提升我国自然环境综合情况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农村大多还是使用深井水作为生活、农作的主要水源,自来水的接通率还很低,还存在因地域特征导致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生活污水对农村水源地安全产生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加剧了农村淡水资源危机,导致耕地灌溉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危及农民的生存与发展。
        2.污水处理技术不具备较强的实用性
        因我国地域辽阔,农村分布的地质条件存在差异,与之相适应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不同,因此在推广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时,无法统一技术标准。一旦污水处理技术不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不仅难以获得理想的处理效果,浪费大量资金,而且还会引起附近村民的极大不满。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意识不够
        在我国的农村,相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还是不够强烈,对于污水处理,也没有得到很高的认识。忽略了生活污水排放,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污染严重的情况下,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力,才可以改善被污染的环境。我国的农村由于生活污水而引起的环境污染,主要是因为村民对污水处理的意识不够高而造成的。只有不断的提高村民的意识,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可以很好的做到减少对生活污水的乱排乱放现象。对于现在我国农村首先要提高村民对污水排放处理的整体意识。
        4.农村污水排放和监管工作标准缺乏统一性
        当前,国家对新农村建设这一工作目标的高度重视背景,对农村建设污水设施更是加大了资金投入,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从后期运营管理角度来看,实际农村污水排放和监管工作标准存在不统一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农村中各类生活污水出现乱排乱放的现象,对生态环境存在较大的污染,但缺乏相关人员和部门对这一情况缺乏监管。
        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的解决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治理的意识
        在我国的农村,一定要加强生活污水的治理,首先要提高村民对于生活污水治理的自身意识,进而带动整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效果。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过程中,提高村民治理污水的思维方式,增强自我的责任意识,让村民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注意这方面有问题,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在农村的生活环境污染上得到保障。在我国的农村会经常出现焚烧秸秆的现象,一定要大力的宣传禁止这样的现象发生,对我国的空气治理有着很大的影响,经过实验证明,我国的空气治理整体的指标是上升,在治理的措施上使用奖惩方法,罪域有焚烧秸秆的现象进行严厉的罚款。通过这样的方式给生活污水治理有着很好的依据,通过奖惩方法来提高村民的意识,如果出现乱排乱放的现象,要进行一定的惩罚,这样村民就可以下意识的不会进行乱排乱放污水。当然,惩罚措施只是其中的一种,还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做出相应的措施,我们这样做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村民的整个生活水处理的管理意识,不同情况可以通过不同的措施来进行。
        2.提高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水平
        为了增强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工作水平,提高技术水平在治理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治理技术,在先进技术的条件下,来确保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我国农村生活的环境。使用各种的处理方法来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现在应用最先进的技术是生物技术,使用这个技术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治理,我们要不断的进行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技术。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我们创造了一种可以满足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技术和方法,从而营造良好的农村生活环境。
        3.增加资本投资
        在治理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时,需要重点关注资金投入问题,从而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资金支持,防止影响建设和研究。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有效增加资金投入力度,既要注意增加资本投入,又要加强各种外部资源的引进,鼓励民间资本更好地发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作用,给予有效的政策支持,并采取相关补贴或奖励措施,有效吸收改善用水的措施,确保相应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强度显著增强。
        4.确立污水处理长效管理机制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并不是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的,要想实现长远目标,取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有必要确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一方面,政府必须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通过积极有效的奖励机制,来充分调动附近农民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必须组建一支专业的设施管理团队,不但要拥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还要使管理人员拥有专业管理知识,切实保障污水处理管理维护工作落实到实处。此外,借助第三方运营模式,委托工业企业或技术公司承担污水处理工作,确保协议规范下污水处理的长期有效性。
        5.加强政策指导
        2018年9月,我国住建部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制定地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通知》,要求各省、市需于2019年6月底之前完成当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修订,详细说明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制定应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包括不同的区位条件,不同村庄的人口密集程度、污水规模、排放方式和居住环境的改善需求等因素,要按照分区域分级别、回用优先、注重实效、宽严相济、偏重管理的原则,分别确定污水排放的控制指标和限值。
        结束语
        当前环境污染问题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渐强化,尤其是农村环境问题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矛盾越加突出。而其中对农村环境造成危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则是农村生活污水。因此,有必要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加大经济支持和资金投入,提升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不断改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卢璟莉,肖运来.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利用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9):2289-2291.
        【2】苏东辉,郑正,王勇,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1):79-81.
        【3】田娇,王玉军.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5):83-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