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铁路货运调度指挥管理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4/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马强
[导读] 摘要:长期以来铁路运输是中国基本运输模式之一,承担了国内大部分交通运输中的运输压力,主要分为客流运输与货物运输两大类。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所  陕西西安  710054
        摘要:长期以来铁路运输是中国基本运输模式之一,承担了国内大部分交通运输中的运输压力,主要分为客流运输与货物运输两大类。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是指国家对铁路运输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与规划的体系,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高效进行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铁路货运;调度指挥;管理
        1当前铁路货运调度指挥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1.1运输调度安全管理机制规范性有待提升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关于安全问题的应急处理,表现为对紧急事件处置速度较慢,反应速度迟缓。二是关于安全管理设备老旧、滞后、工作效率低等问题。这影响到铁路货运调度工作的效率。三是有的铁路货运调度指挥中心虽然有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但制度执行力较弱,且部分制度滞后无法适应新时期中国铁路运输事业的新要求,也容易成为铁路调度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1.2铁路货运调度指挥管理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大量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铁路货运行业也不例外。在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效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越来越多企业都开始了信息化管理建设,不过对于铁路行业来说仍缺乏明显的行动,成效也不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铁路日常运营与管理发展。对于铁路货运调度指挥管理工作来说,信息化程度的不足也影响到铁路货运的工作效率与工作准确率。
        1.3铁路货运调度队伍结构不均衡
        不少铁路货运调度指挥体系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工作人员的结构不平衡。这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结构性缺员问题明显,在部分关键的鐵路调度岗位中并无适岗的工作人员,而是安排一些非专业人才在岗。这使得铁路货运调度工作效率不高,工作质量偏低。二是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存在结构性不均衡。有的铁路货物运输调度岗位中安排的工作人员缺乏实践经验,在遇到紧急调度事件时应急处置能力较差。三是业务培训不到位,在日常教育培训中所采用的培训手段单一,培训内容滞后,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从而使得调度人员的专业能力无法通过培训得到有效提升。
        2新时期提升铁路货运调度指挥管理水平的对策
        2.1优化调度计划编制质量
        (1)提高日班计划编制质量。在日班计划编制信息化方面,应进一步提升局站和局间的日班计划信息透明度,完善日班计划专业协同、兑现率自动统计等功能,有效提高计划编制质量。在日班计划编制策略方面,按照“打满干线、畅通节点、移动快速”的目标,围绕货运需求兑现、运能利用、路网效益和运输效率最大化,进一步加强货运工作计划、列车工作计划、机车工作计划和施工计划的紧密衔接,以组织均衡运输、充分利用通道能力、实现分界口“大出大入”为目标,挖掘运输潜力,加速车流移动,确保铁路运输秩序。
        (2)加强车流输送。去向别货运需求集中导致到某一个区域的装车量短时间内增长较快,造成通道能力及车站卸车能力紧张。为缓解车流积压,可以采取去向别装车调整、限制装车、停止装车、变更重车输送径路和集中装车等措施。为应对水害等因素导致通道能力下降的问题,及时采取停限装措施,有效缓解重车积压;为高效疏解积压车流,应合理组织迂回运输,发挥好路网平行通道的作用,加快车流移动速度。
        2.2提升车站作业效率
        (1)提高卸车作业效率。按照“统筹规划、集约发展、能力匹配、利于长远”原则,结合车站货运设施设备情况及到达重车情况,推进各级物流中心、大型厂矿企业和港口的专用线建设,改善设备条件,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在卸车组织方面,调度部门应在加强分界口货车交接的基础上,重点组织管内重车的接车,细化管内重车输送方案,统筹运用货场、专用线卸车能力。对卸车重点区域和站点,按照“一站一策”制订卸车方案,有效提高卸车效率及卸车总量,为货运增量提供空车保障。
        (2)提高编组站作业效率。规范铁路局集团公司日常调度工作,充分发挥调度日班计划对运输生产的指导作用,要求各编组站严格执行列车编组计划,严禁违反编组计划编组列车。尽可能组织直达、直通列车,提高无改编中转列车比例,为提高全国铁路编组站作业效率创造条件。加强对路网性编组站作业组织的监控,当运输秩序不畅时,应及时调整车流,加大机车、机班保障力度,组织相邻编组站承担部分解编任务,确保编组站作业顺畅。完善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以局站信息共享为基础,加强车流强度变化研判,合理增加或减少车流组号,以实现编组资源的最优配置,压缩车辆集结时间,提高编组站作业效率。
        2.3改善移动设备运用方案
        (1)优化空车调整。在日常调度指挥工作中,调度部门应以合理运用空车为出发点,围绕货运需求变化,精准调配空车,及时满足装车需求。全国铁路空车调整的核心是平衡好空敞车、空棚车、空平车的分布,使其运用效率最大化。因此,需要充分利用瓦日线、浩吉线通道能力,加大向太原、呼和浩特、西安局集团公司等重点增量区域的排空力度,促进敞车装车上量。其次,重点组织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产生的空棚车优先满足东北地区;西南、华中等地产生的空棚车优先满足西北地区,稳定棚车装车总量。在优先保障重点物资运输的基础上,加大平车调整力度,以满足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局集团公司、上海局集团公司、成都局集团公司、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的集装箱增量。
        (2)优化跨局机车交路。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京哈线(北京—哈尔滨)、津山线(天津—山海关)、丰沙线(丰台—沙城)、石太线,西安局集团公司包西线能力紧张,太原局集团公司向东交出列车困难,西南地区阶段性堵塞,是跨局机车交路运用的不利条件。调度部门应加强跨局长交路机车的运用调整,压缩机车在外局的折返时间,提高机车运用效率,以保障主要干线及关键节点畅通,疏解积压车流,为货运增量提供动力支撑。同时,调度部门还应配合机务部门进一步优化部分机车交路,为瓦日线、侯月线、成昆线(成都—昆明)的畅通创造条件。
        2.4调整施工方案
        (1)统筹兼顾施工与运输组织。将大秦线(大同—柳村南)、侯月线、石太线等横向通道与京广线(北京西—广州)、京九线(北京西—九龙)、京沪线(北京—上海)等纵向通道,以及津山线、沈山线(沈阳—山海关)和京哈线等主要铁路通道的供电改造垂直天窗时间完全错时安排,为迂回运输预留条件,以减少施工作业对列车运行的影响。此外,京沪线和石德线(石家庄—德州)、胶济线(青岛—济南)的天窗时间应同步安排,避免重复影响德州口列车交接。
        (2)创造条件安排“大天窗”。将石太线、丰沙线、侯月线等货运增量关键线路集中修任务提前到“五一”前完成,同时创造条件安排“大天窗”,充分满足施工需要。大修项目施工天窗原则上按240min安排(原为210min),大机维修项目原则上按210min安排(原为180min),以减少天窗数量,提高天窗运用效率。采用“大天窗”后,主要干线全年集中修天窗可以减少76个,天窗数量减少19%,平均天窗时间增加16%以上,大修和大机维修项目能够达到调整前总体有效作业时间水平。
        结束语
        面对新的运输形势,调度部门还应积极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聚焦运输高质量发展,实施精细化调度指挥,创新组织措施,深化路网能力挖潜,推动铁路运输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陆东福. 在铁路局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座谈会上的讲话[Z]. 北京:中国铁路总公司,2018.
        [2]刘俊. 铁路运输调度高质量发展优化策略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9,41(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