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发表时间:2021/4/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代金亮
[导读] 摘要:导流技术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运用导流技术可促进工程进度目标、质量目标、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顺利实现。
        江城县水务局  江城县  665900
        摘要:导流技术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运用导流技术可促进工程进度目标、质量目标、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顺利实现。为进一步优化导流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本文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对导流技术的特征特点做简要分析,其次就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要点展开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要点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易受到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条件影响而导致施工量增加、施工难度加大或直接让施工活动无法进行。基于此,就需要利用导流技术来降低生态环境等对施工活动的影响,使各项施工活动顺利进行。下面结合实际,就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问题做具体分析。
        1水利工程中导流技术特点分析
        所谓导流施工技术,是指在水利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采取相应措施对水流方向进行控制,通过人工引流让施工用水及时到达施工区域,使施工活动能顺利进行。目前在向施工区域进行引流时多是通过基坑围护的方法对水源进行处理,使水利工程不会受到水流渗透影响,同时也使施工用水需求得到满足【1】。
        在当前的水利工程中,导流技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项技术灵活度高、实操性强,适应范围广,因而在各地的水利工程施工中都有普遍应用。但导流技术虽能为水利工程的施工提供保障,但如果在应用时忽略环境因素,那么施工区域以及周边的自然换进也有可能会因导流施工而受到影响。并且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难度还是相对较高的,在采用导流施工技术时,相关人员不仅要对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地形地貌等有全面掌握,而且还需对河床形状、走向等进行了解,要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情况下制定导流方案,确定导流路线,从而使导流施工技术能充分发挥出功能作用【2】。
        2水利工程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2.1明渠导流
        在当今的水利工程中,明渠导流方法也十分常见。在应用明渠导流方法时,主要是在河流的上下游分别设置围堰,利用围堰建筑来划分、引导水流,将对流对水利工程的影响降到最小。研究与实践证明,明渠导流法不仅能为各项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而且还能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明渠导流技术时一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对河床地质条件进行调查与分析,在确定河床地质条件符合开挖要求时再进行施工。若导流流量较大,就还需对河床的支撑力进行计算评估。其次是根据水利工程设计图纸以及施工方案明渠导流的施工难度进行分析衡量。技术人员要结合相应资料了解水利工程建设期间河道是否存在过排冰、过木以及通航等情况,然后合理设计导流路线。同时为了使导流效果能更为理想,还需在开挖明渠之前对进出口的绝对高程进行计算,要使明渠转弯的半径高于三倍河床的宽度,确保在导流过程中水流不会溢出。如果施工区域土壤为软土,在正式导流之前就还需对土壤进行防渗处理,以保证明渠能够充分发挥出作用【3】。
        图1明渠引水方案
 
        2.2围堰导流
        围堰导流是水利工程施工中最常用到的导流方式。目前常见的围堰导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分段围堰,一种是全面围堰。分段围堰是技术人员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貌以及河床条件等对围堰的区域进行划分,然后对岸边进行封堵,实现对河道的分段、分期处理。这种围堰方法比较灵活,因此常被用于流量大、河床宽的水利工程中。全面围堰的思想、做法以及适用范围与分段围堰具有差异。全面围堰是对河道进行一次性的阶段处理,在围堰处理后,水发生分流,从而达到引水的目的。全面围堰施工法常被用于河道狭窄、流量较小的水利工程中,但在工程量大、河道宽大的水利工程中也有应统。在采用全面围堰法时,需要技术人员对施工区域的环境条件、河道、河床条件等做综合的调查与分析,同时对放电结果做合理衡量,以确保最终的导流效果能够理想【4】。
        2.3坝差引水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合理应用坝差引水法也能将水流对工程的影响降到最小,同时让施工用水需求得到满足。与其他几种导流方法相比,坝差引水法的原理要更为简单,操作难度也更低,施工成本相对低廉,并且构建起的引水建筑结构比较稳定。但该种导流方法也存有一定缺陷,如在导流时如果工程的引水系统原状态不能有效承受河流流速的加快,就会导致工程整体的安全性较低,使工程以及人员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在应用坝差引水法时,施工人员通常要在完成大坝前期建设工作后将水利工程与引水系统有效结合起来,以此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在应用坝差引水法时最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存在坝差(尤其是在坝差较大的情况下),因此大坝整体的稳定性可能会较低。为避免出现任何安全问题与质量问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大坝结构、河流水量、坝差大小等合理规划引水路线并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以提升坝差引水的科学性与可行性【5】。
        3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3.1做好环境条件勘察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区域的水文特征、河床地质、河床地形等会对工程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导流施工技术时,还需提前做好对自然环境、施工条件的勘察与分析工作,在此基础上科学设计导流方案,确保导流方案合理可行。具体来说,在设计导流方案时设计人员要能全面掌握该地区的气候特征,河流汛期与洪水期时长、水位变化幅度等以及河流近几年的流量大小等,基于这些数据合理确定导流方案以及引流路线。其次在设计以及施工前还需要对河床地质条件做全面检查,根据河床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合适的引流措施。如河床宽度较小、水流量不大,那么就可采用全面围堰引流的方法。此外,根据河床的地形条件来选择相应的导流方式。对于河床较宽阔的河流,可采用分期导流的方法,对于河岸平坦的河流可考虑是否能够采用明渠导流法。
        3.2不断推进技术与工艺创新
        水利工程施工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因此导流技术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发展变化,以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当前的导流施工技术虽然已经相对成熟完善,但也仍旧存在一些缺陷。为此有关人员应当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根据以往经验以及国内外优秀案例不断优化导流技术,促进导流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为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以及使用提供更好地保障。
        3.3加强人员教育培训
        由于水利工程中的导流施工具有一定难度,在施工过程中易受到环境、设备、人员等因素影响而导致最终的导流效果不甚理想。为此在进行导流施工时还必须严格按照各项规范与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与管理,以此保证导流施工效率与质量,让导流施工技术更好地发挥出作用。具体来说,在开展导流施工时,技术骨干必须进入现场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讲解与疑难解答,通过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掌握设计意图以及技术要点,明确施工质量要求。除此之外还需在施工期间加强对人员的监督与管控,减少或避免不规范施工行为的出现,以保证各项施工活动能顺利完成。
        结语
        综上所述,导流技术是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在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时,应当高度重视该项施工技术,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导流技术,让水利工程施工目标能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李二山.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1(02):173-174.
        [2]张金山,韩静.刍议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J].砖瓦,2020(12):185-186.
        [3]王胜.浅析导流技术在水利工程大坝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2):144-145.
        [4]白杨清.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8):142-143.
        [5]吴德彪.探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要点[J].商业故事,2017(10):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