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提升路径

发表时间:2021/4/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叶鹏
[导读] 摘要: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需要更好的城市环境和周边环境来慰藉心灵。
        西安华曦园林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需要更好的城市环境和周边环境来慰藉心灵。然而,由于现实因素的制约,许多城市内部建设混乱。道路多,建筑不规则,甚至没有相应的空地来规划人们日常所需的公园和绿地。这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初衷大相径庭。因此,必须提高生态园林施工技术的质量,解决新形势下的上述问题。从新形势下生态园林概述入手,分析了生态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生态园林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园林;施工技术;路径
        1景观设计的主要建设原则
        在园林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还应明确主要施工原则和施工标准,为以后的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绿化的目标和主要目标。在建设中,要建立分级建设结构,搞好科学组织。施工前应明确园林施工的主要标准和主要目标,对实际施工图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对施工概况和现场施工标准进行多次审查和修改,从而提高建设的有效性。另外,要根据施工图纸的内容,制定科学有序的施工工艺,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质量。其次,相关施工人员还需要加强对绿植质量的有效控制。绿化植物质量是影响绿化植物成活率的重要因素,是提高城市绿化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种植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选择抗逆性强的树种进行种植。另外,在采掘过程中采购过程中也要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防止出现一些质量问题。最后,要全面掌握一些植物的生长习性,植物的生长特性影响着植物的成活率。因此,需要对植物进行科学的修剪或施肥,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为实际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园林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这些原则,保证实际工作的有序实施,同时也要对以往园林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使园林建设的效果和水平得到提高有效改善,最大限度地改善我市的环境。
        2园林建设中的问题
        2.1受地形地貌影响
        在园林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地形是影响园林建设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景观建筑占地面积大,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地形不够平坦的问题。地势高低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园林施工的难度,影响施工进度。因此,在园林实际施工过程中,园林施工单位应提前做好规划和施工准备,如让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准备硬件设施等。
        2.2植物成活率问题
        在园林建设过程中,植物的成活率是园林建设的关键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尽量避免因施工造成的植物成活率低。在景观建设过程中,影响植物成活率的因素很多,如气候、水、温度等生长环境问题,以及施工技术问题,因此要重视对植物成活率的研究。
        2.3园林建设的环境问题
        首先,很大一部分风景园林项目都位于人口密集或城市中心地带。在园林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扬尘污染、噪声污染和建筑垃圾,对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其次,在园林建设过程中,植物的成活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园林建设成本的有效控制。如果周边居民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堆放不当,会破坏土壤环境,甚至严重污染土壤,造成土壤酸化或硬化,影响园林植被的生长环境,降低植物的成活率。
        3提高生态园林质量的几点建议
        3.1重视现场调查,完善施工方案
        由于城市生态景观工程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施工方应在具体施工前做好实地调查,规划出具体可行的施工方案,以利于后续施工的正常有序开展。首先,施工单位要对施工环境周围的高楼大厦和景观进行巡查,对施工环境中的土壤进行科学巡查。因为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主要是实施生态园林,即花木。因此,施工方应保证施工环境中的土壤能适宜种植相应的植物和树木,防止出现“修缮”现象。


        此外,还应调查施工环境中的水源。因为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有许多生态景观需要用水。建设方应将生态景观与水源地有机结合,使整个城市的生态景观工程更具可持续性。
        最后,在整个景观工程中要注意排水处理,尽量使用透水性好的建筑材料。由于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的蓄水功能,如果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不注意排水,很可能导致城市内涝,给各种生态植物的生存和其他基础设施的维护带来风险,不利于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和成品的长期保护。
        3.2把控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
        生态园林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它包括前期规划、中期实施和后期维护。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每个环节都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因此,为了保证工程的有效实施,保证不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行,保证工程建成后功能的最大化,必须控制工程质量,节约工程造价。为控制施工质量,施工方与施工方、设计、监理、监理部门应进行有效协商。规范工程质量,确保工程材料质量和施工人员的施工精度。由于生态园林建设本质上是一项公益性建设项目,政府在大规模投入后很难获得大量利润。因此,必须控制工程质量,避免工程竣工后的维修保养,这也是节约工程造价的原因。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如果建设成本无法控制,政府在建设过程中将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建成后很难有大量的财务维护。因此,要注意在各个环节少投入、多投入,最大限度地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有多余的资金在项目建成后对项目进行维护,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3结合城市地形的特色园林建设
        我国城市地形多变,许多城市处于山区和丘陵地带。虽然会给施工带来不便,但也可以帮助施工单位进行更有特色的施工。例如,重庆这个著名的“山城”,地形多变。复杂地形下的生态园林建设也是一个难点。如果建设单位仍然按照平原地区的建设思路进行建设,将非常不方便。但如果结合地形,开展更具特色的生态园林建设,将为城市打造一张好名片,帮助城市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在重庆园林建设过程中,复杂的地形被运用到了极致。甚至出现了“树长在屋顶上,轻轨建在居民楼上”等奇观,极大地提高了重庆的知名度和旅游影响力,为重庆创收。重庆生态园林的建设思路也为其他城市的生态园林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3.4增加施工队伍专业技术人才
        生态园林的建设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建设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施工,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技术问题,应加大施工队伍人员建设,增加施工队伍中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施工方可向政府或有关教育部门申请定额。城市建筑和园林院校的教授和优秀学生可以为整个施工过程提供技术服务和施工指导,帮助施工更好地进行。施工队伍还可以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机制,对队伍内部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整个施工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施工方还可以向政府申请借调定额,利用政府建设、园林等部门的技术人才,在施工过程中充实施工队伍,提高施工的技术性。
        结语
        总之,生态园林建设作为新形势下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确保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能够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合理运用多元化技术,为生态园林植物创造更优质的生长条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此外,还应着重分析新形势下提高生态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确保现行施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不断改进,从而给人们带来更高质量的生活环境,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唐国强.新形势下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现代园艺,2019(08):180-181.
        [2]夏爱平.新形势下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四川水泥,2019(04):257.
        [3]张燕玲.新形势下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江西建材,2017(08):211-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