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分析 布沙热木•艾麦尔

发表时间:2021/4/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布沙热木•艾麦尔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农业产业发展十分重要。
        沙雅县英买里镇水管站  新疆阿克苏  842200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农业产业发展十分重要。有关管理部门应加大管理农田水利工程的力度,通过采取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升淡水资源使用率,从而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对此,本文将对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相关应用及未来发展建议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工程;发展及应用
        引言
        依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分析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及发展情况,可以更加高效地实施该类工程灌溉计划,防止出现水资源的过度浪费。因此,在研究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时,需基于多角度入手,提高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视程度,促使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支持下,可以让农田水利工程处在良好健康地发展状态。
        一、简析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常见类型
        现阶段,新疆地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包括喷灌、管道灌以及微灌等,如图1所示[1]。
        第一,喷灌技术。其对输水管道加压将具备压力的水向喷头直接输送,这样喷头能如同下雨一般将水均匀地撒到庄稼周围,从而灌溉作物。我国新疆地区应用的喷灌系统分为喷灌机型与管道式喷灌。
        第二,管道灌技术。由PVC材料添加一定化学助剂建成的输水管道将水输送到田里,从而灌溉作物。常见的有自压、低压以及加压管道灌技术。
        第三,微灌技术。在加压之后把水输送到农田,然后由滴头把较少的水量滴到作物根部周围的土壤,以此灌溉作物。
 
        图1: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二、简析农田水利工程常见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第一,喷灌。该项技术,需要与相关设备配合使用,例如与动力机或是水泵等相关设备的结合使用。喷灌技术应用在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在具体工作中依托管道、水泵、动力机等对水进行加压,也可以借助水资源的自然落差把水输送到需要进行灌溉的农田。管道上面的喷头相对特殊,把在水中溶解的营养物质及肥料均匀铺洒到农田。当前,喷灌技术具有十分广泛使用范围,尤其在范围较大的田间作业和园林地蔬菜种植、草地等。
        第二,渠灌。在农田水利灌溉区域,干支渠是组成的重要部分,通过分析对比分析不难发现,干支渠能达到防冻与防渗的效果,而且抗冲性能较好,具有较强的整体性,总体造价也相对较低。针对其中的固定渠道,工作中的斗渠使用弧底梯形断面,针对现浇混凝土形成渠道的“U”型断面,突出优势是较低的投资,相对较小的输水损失,良好的抗冻效果。除此之外,渠灌技术不会受到地形、气象等相关条件的干扰,施工操作的方法也十分方便简单,特别是配合灌区的渠灌技术,能随之提高节水量。
        第三,渗灌。这一技术也被称为地下微灌,在进行灌溉作业的过程中安装地下透水管进行灌溉,借助管壁微孔可以渗透水资源,从而湿润土壤,通过土壤自身毛细管,能够实现有效扩散水分和养分。从某种角度来讲,渗灌技术属于高效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其可以在细微之处把养分与水分渗透进土壤,这样不仅不会破坏土壤结构,而且可确保土层良好的通气条件,能为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进一步提高农田产量。与此同时,无论是农田的地面蒸发还是地表含水蒸发均相对较小,因此能够高效使用水资源,相比喷灌技术能节水50%至70%左右。
        第四,滴灌。滴灌技术应用于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把灌溉水通过一定的压力达到滴管的效果,将管道连接至植物根部,由此则不会影响到土壤结构。在进行设计施工时需关注:针对农田水利工程所涉及的管网,内部承受的压力应≥0.6MPa,否则会致使滴灌工作难以达到理想的工作效益,若是出现压力不够等问题则需要及时通过加压等对其补偿[2]。另外,管网的架设需确保其处在地面0.5至1m的范围内,具体情况应该依据不一样的农作物根系情况的延展程度,设计与进行水利管网施工,不能采取三通之上的链接模式,由此保障水压。
        三、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建议分析
        第一,加大推广和使用新技术的力度。若想管理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作为有关管理部门则一定要提高针对新型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视,做好推广及运用工作。基于社会的发展与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以往的节水灌溉技术难以满足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的现实需求。促进农村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有必要强化新技术的使用,以此保障农村地区的农业持续性发展。
        第二,设计规划与工程建设期应做好勘察调查。因为地区不同,所以农作物的需水量、种植情况以及地形地质等条件均会存在差异,那么在设计与建设水利工程时,有关工作人员应认真对待前期的勘察与调研工作,全面收集相关信息,防止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应科学分析设计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现实背景及可能性,这样才可以满足农业发展实际需求,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第三,建立信息化灌溉节水系统。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过程中,应该构建信息化的节水灌溉系统,具体包括:收集节水灌溉数据系统。重点采集农田墒情以及测量农田水利工程,此外还有统计分析雨水利用情况等系统,这样也可以为顺利开展后期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同时还应该构建农田水利工程的闸门与泵站控制系统。对于相对重要的区域,应安排专门的值班人员,通过计算机强化远程控制管理,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的整体安全与质量。比如在灌区安装智能化自动化节水闸门,其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控制系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独立使用,或是和其他组合构建一个“中心站”。依据实际情况有效控制农田水利灌溉。
        第四,科学建立并完善节水政策机制。依据优化灌溉理念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发展的具体要求,相关部门领导需明确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应用的意义和相应的节水灌溉技术,正确认识到实际的农田水利工程情况和应用水资源的情况,以此科学制定高效节水灌溉和可持续发展的计划方案。而且在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应计算与分析灌区地承载能力与水资源环境,这样能确保考核灌溉渠与用水量的科学性,对灌溉水量合理分配;另外还需加大计量设施建设力度,达到主动控制配水的目的;在工作中还应积极推广与高效应用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科学合理的节水灌溉方式。在农田水利工程促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效发展的进程中,需依据发生变化的形势变化和相关实际应用价值,重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规模化与区域化的发展,科学高效地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对分析该技术的发展特点,可以让高效节灌技术的未来发展及相关研究更具科学性与针对性,进一步挖掘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此技术具备的发展潜力,从而达到提升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水平的目标。
        结束语
        在农田水利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应和当地具体情况相结合,合理科学地规划设计,而且有效运用相关的节水灌溉技术,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成效。在最大限度满足农业经济生产的基础上,保证水资源可以持续性利用。农田水利工程在今后的发展及建设过程中,应加大管理有关工程建设质量力度,待其建设完成后还应认真对待养护管理工作,确保高效利用节水灌溉工程,从而缓解新疆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闫晓红.浅析高效节水灌溉对水利发展的重要性[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23):89-91.
        [2]牟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技术要点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11):165-167.
        [3]杨亚娣.基于高效节水理念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22):100-101.
        [4]刘宇民.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22):96-97.
        [5]徐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运用研究[J].新农业,2020,(20):48.
        [6]赵海峰.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分析[J].新农业,2020,(20):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