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10kV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及对应措施 胡俊峰

发表时间:2021/4/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胡俊峰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10kV配电线路是具有供电半径长、涉及范围广、路径结构复杂等特点。
        国网沁水县供电公司  山西省晋城市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10kV配电线路是具有供电半径长、涉及范围广、路径结构复杂等特点。对布置在户外,容易受到环境、气候的影响,再加上供电情况复杂多变,致使10kV配电线路极易发生故障,引发故障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基于此种情况,文章结合理论实践,先分析了目前我国10kV配电线路的发展现状,接着探讨了常见的故障,最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希望对提升10kV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有一定参考。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措施
        引言
        10kV配电网在电力供应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10kV配电网的覆盖率日益提高,配电线路接地故障问题也成为当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为10kV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会给配电网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也给电力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快速地发现并定位10kV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显得极其重要。
        1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原理
        在lOkV电网当中最为常见的问题是线路放电接地的问题。在配电网中,主要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时可持续运行约2h,运行效率较高,但未接地两相电压将会升高,危及线路绝缘安全。一旦发生两相接地或相间短路,将会导致系统过流跳闸。同时,长期的单相接地也会存在较为明显的安全隐患,在故障检修的过程当中容易危害故障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在传统的故障检修与维修当中,通常将故障点与本线路分开进行检修。智能化的故障定位技术主要是利用配网自动化系统,发挥网络和信息化的综合效应,从而对故障进行智能化的识别,并基于机器的自我迭代和自我更新,发现故障的问题,提供在线监测的数据,方便管理人员根据接地故障进行交换器的更换,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210kV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
        2.1人类活动故障
        10kV配电线路是一种直接面向终端用户的配电线路,路基结构复杂,需要跨越各种线路、建筑物、道路、堆积物、构筑物等,在人力活动时容易造成破坏。主要是异物故障、鸟害故障、设备损坏故障、基建施工故障等。其中异物故障指的是在大风天气,一些导体、半导体物质被风吹刮到10kV配电线路上,引发线路相间短路故障。鸟害故障指的是鸟类在10kV配电线路上停留、筑巢等引起的相间短路故障。设备损耗故障是用户没有相关规范和标准正确使用电气设备或者户外设备受到损坏而导致10kV配电线路发生故障。基建施工故障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城乡结合基础建设的速度和范围不断扩大,在施工中导致10kV配电线路设备发生损坏而引起的故障。再例如,10kV配电线路安装完成后,未能做好统一的整理工作,其线路在完成安装后,没有集中挂好警示牌,线路较凌乱。各条10kV的配电线路相互挤压、交叠,常导致串线路发生。同时因为管理的不细心,在线路沟内有大量的垃圾,对于线路的布置有一定影响。且坚井内的线路密封处有缝隙出现,固定装置太小或是不够硬,对配电线路入户管未做好有效的密封工作,埋下了隐患。
        2.2配电线路接触不良
        在配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如果配电线路长期处于高压运行的状态,那么周围的温度也会随之增高。随着铁芯温度的增高,温度反复循环对于配电线路来说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高温会腐蚀配电线路外部的表皮,从而影响配电线路的正常供电,受到高温的影响,部分配电线路的损耗老化速度会相对于其他地区较快,从而产生了一定的配电线路故障,这将严重影响配电网络的正常运行。不仅如此,配电线路接触不良产生的配电线路故障,也与用电设备的安装流程息息相关,如果用户在使用电器的过程中,安装不合理也会导致配电线路出现故障,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3设备故障
        10kV配电线路的覆盖范围非常广泛,主要面向的是广大用户,因此,线路结果比较复杂,支线多,路径长。运行维护人员很难及时全面的对10kV配电线路进行检查,设备线路老化、绝缘层破坏等因素引起的设备故障。此外,10kV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不及时或者缺乏规范的制度,一旦电力设备发生故障,会导致10kV配电线路发生跳闸故障,造成大面积停电。
        3对应措施
        3.1智能监控系统应用
        智能监控系统是基于在线监测系统、电路指示系统而形成的更高级别的网络配电监控系统,主要由计算机监控系统软件、装置系统、信号接收器系统构成。随着工业互联网以及智能制造的发展,日前的lOkV配电网络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通过软件装置可以对电网当中的人物、机器页面以及配电线路的运行情况进行可视化的展示。一般来说,信号接收器可以对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实时的分析,借由软件装置进行故障的定点定位,应用视频技术将故障信息发射到网络监控平台当中,方便管理人员进行定点排查。
        3.2阻抗法
        10kV配电线路出现接地故障时,该线路的零序电流和有功功率就会不断增大,所以,依照该特点,可以利用阻抗法来迅速达到定位故障点的目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故障线路零序电流、有功功率会不断增大的情况进行选线,并在消弧线圈的二次侧加以电阻,根据电流量和电压间存在的变换关系可以得出当前故障线路阻抗的同时,再结合线路的相关参数和数据,便可确定存在接地故障的具体位置。阻抗法在成本投入方面相对较低,涉及的相关技术内容也比较少。只是该特点也让其在定位的精准度方面难以得到保证,而且对瞬时性的故障也难以进行检测。若存在接地故障点电流过大情况时,熄弧将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为了确保能够对电阻予以有效地控制和提高安全性,必须要对中电阻配备相应的投切装置。
        3.3做好自然灾害的防范工作
        结合上文分析,配电线路除了自身因素的影响之外,还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做好对于外界因素的防范工作至关重要,通过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做好对自然灾害的预测和应急处理工作,从而为电力配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为了避免雷雨天气,应当在配电线路中合理的安置避雷针,通过充分发挥避雷针的作用,加强电路绝缘子的质量控制,从而有效地对雷雨天气做好防范措施,降低雷击对配电线路的损害。其次,在进行自然灾害的防范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配电线路的安装进行具体的工作规划。通过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安置一些备用设备,避免当地的气温过高或暴雨现象的情况下,导致部分配电线路的设备出现故障。最后,还需要对一些可能产生暴雪暴雨的严寒地区进行相应的防范预警,使发生故障时,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抢修,减少电力线路故障给广大用电用户造成的生活不便。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们国家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基础的10kV配电线路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其线路质量好坏对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建设有着直接影响,当前在其线路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结合理论实践,分析了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改进方法,分析结果表明,10kV配电线路结构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故障种类比较多,故障发生根源也不相同。需要结合故障的种类、故障发生的位置、故障发生的原因,选择合理的改进方法,才能保证10kV配电线路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值得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耿直.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原因与运检管理[J].数字化用户,2018,24(35):136.
        [2]陈伟.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3):510-511.
        [3]张忠伟,蒋路明.乌鲁木齐地区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J].科技资讯,2019,17(01):103-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