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编辑工作的多样化

发表时间:2021/4/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马晓田
[导读] 摘要:本质上讲,广播电视媒介相对于其他媒体来说不具备内容特性,其实质作用是通过对社会新闻信息进行摘选和编辑,向受众进行传播。
        陵川县融媒体中心  山西省晋城市  048300
        摘要:本质上讲,广播电视媒介相对于其他媒体来说不具备内容特性,其实质作用是通过对社会新闻信息进行摘选和编辑,向受众进行传播。所以,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不仅没有促进广播电视的发展,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面对新媒体发展涵盖面积如此之广,这其中的变化和创新在时刻提醒编辑工作者,要进行广播电视的改革创新。新闻编辑工作者要深入研究群众喜好,开拓创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我国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提供保证。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发展,新闻编辑工作要不断进行制度上和内容上的创新,增强广播电视的竞争实力,实现信息有效传播。
        关键词:融媒体;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工作
        1 加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性
        1.1有助于提高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竞争力
        对一些新兴网络媒体来说,其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新闻资讯的时效性及快捷性,方便受众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但是,网络信息无法确保可靠性,常常会产生一些虚假信息,干扰大家对信息的判断,这些都是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不足之处。广播电视新闻信息更具可靠性,同时一些岁数大的受众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会利用新媒体操作,仍旧通过电视广播了解新闻、满足娱乐需求。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编辑工作仍具现实意义,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所在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和传播力。
        1.2 有助于满足大众对信息的高要求
        新媒体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其快速发展让广播电视受到较大冲击,甚至陷入了发展瓶颈。广播电视编辑需要适应时代变化,加强编辑手段的多元化,在工作中体现一定的创造性。在目前信息高效传播的时代,多数新闻信息都是经过新媒体传播的,所以广播电视需要加快创新,满足大众信息需求。
        2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多样性
        广播电视台要想在新媒体发展如此快速的时代中站稳脚跟,首要任务是对该行业的发展要有一个清晰认知,认清自身的不足和优势,不断放大优势,弥补不足,才能够成为优秀的新闻传播媒介。广播电视台在进行新闻采编和报道时,要思考新闻内容和传播方式是否具备新颖性和多样化特点,改变传统信息传播方式和流程,才能吸引大众目光,为大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广播电视作为传统的信息交流媒介,其自身具备一定的权威性,新闻编辑工作者要认真把握好新闻的真实性,并不断提升新闻内容的艺术性,找寻适合大众口味的新闻内容,从而保证广播电视台的发展能够得到长久繁荣。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速度加快,资源有效分配和整合是发展的关键。从本质上看,新媒体是社会中的个体主动获取资源、对信息进行加工后,通过电子设备把新闻传播到网络平台上,这种便捷的传播方式优点很多,比如时效性、娱乐性、新闻性等,比广播电视新闻媒介传播速度快,且效率更高,省去了广播电视台在报道相关内容中的繁杂环节。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不仅给广播媒体行业带来了冲击,还给新闻编辑工作带来挑战。特别是一些时效性较强的新闻节目,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报道新闻信息,收视率就会大大降低。但这并不代表广播新闻电视节目失去了其内在价值,新闻的专业性和真实性仍旧推动着广播新闻电视节目的发展。如今的网络环境复杂,新媒体发布不实报道和视频会引导舆论走向,导致很多内容价值失去了真实性。广播电视受到广大群众和政府的监督,发布虚假信息的可能性较小,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实时播报,使节目不仅能够在指定频道和电台播出,还能够在网络平台同步进行,增强信息的流通价值,保证编辑工作的多样化发展。
        3 广播电视台中编辑工作的技巧
        3.1高效整理新闻资源
        现阶段,新媒体与网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借助网络传输这一途径,可以对各种新闻资讯进行清晰且高速的传输。

在这样的传播渠道中,受众与传播人员间的界限慢慢淡化,借助分享与转载,信息接收人也能进行信息的传播,同时信息的传播人员也可以接收信息。在网络这一平台上,每天都会产生众多的新闻,新闻资源也变得更多,给传统媒体中新闻编辑这一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全面的新闻素材,广播电视台能够通过更多途径得到想要的信息,进而对于新闻资源展开优化处理,保障新闻编辑可以更好地满足受众提出的要求。
        3.2完善新闻制作技术
        在当下的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应运用先进的制作技术。科技是发展的首要动力。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在平时工作期间,应该合理运用先进技术,增强科技意识,提升自身编辑能力。第一,在节目形式制作中,合理引入三维动画等新技术,在电视节目中融入创新意识,使电视新闻更加生动形象。第二,运用新技术进行电视包装,新闻编辑工作者应该科学运用新技术优势对新闻内容进行展示推广。
        3.3运用创新思维
        伴随着新媒体这一行业的不断发展,新闻信息的互动率与活跃度变得更高。当下,新闻信息的碎片化对于受众的接收习惯造成很大的改变,立足于此,在进行新闻资源的进一步挖掘时,编辑工作者应该拥有互联网思维,及时接收受众反馈意见,广播电视台应保障信息接收者与传播者能够展开良好互动。全媒体时代,受众和编辑之间只是隔了一层屏幕,受众最喜欢的就是想和编辑产生共鸣,或者从内容方面找到需要的信息,或者能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产生好感。新闻编辑的职责,已经不是传统的文字输出的职责,应该主动融入到受众群体,从体验性和互动性方面进行采编、出版等工作安排,以增加黏合度,进而培养忠实粉丝。换句话说,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编辑不只要做好编辑工作,还要完成策划、采制、传播、接收和反馈工作,高效整合、运用新闻资源,进一步挖掘有价值的信息。电视新闻编辑要重视创新带来的生产力,重视新闻策划的重要性,充分挖掘和整合有效信息资源,在信息传播中先入为主、赢得优势。同时,传统媒体要适应新兴媒体开放、海量的特点,强化市场品牌观念,提高市场营销和产品推介能力,做大做强自身品牌。
        3.4精心处理文字素材
        针对每个编辑工作者来说,文字功底是其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看家本领,要合理运用文字处理技巧来完善新闻稿件,保证语言文字有着一定的生动性。业编辑记者的要求、标准也在重新定位。其三,融媒体时代要求新闻记者持续提升业务技能。上文已经提到,媒体的深度融合引发了信息爆炸,互联网文字滚滚、资讯滔滔,众声喧哗。如此背景下,大数据分析成为攻破一切谣言与虚假信息的有力武器,也是将孤立事件中千丝万缕的关联信息成功建立起内在联系并以数据形态传达出内在复杂关系的必不可缺的技术手段,这就要求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除了要注意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专业技能以外,还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大数据、云存储等最新技术,打破传统媒体的技术壁垒,充分挖掘并释放出无限的价值。
        结束语
        随着媒体行业竞争加剧,对广播电视编辑的工作要求提高了,编辑人员必须对电视新闻品质进行严格把关,成为具有综合素质、专业精神、团队意识和全局把控能力的创造性人才,才能在行业竞争中不被淘汰。为了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的品质,编辑人员应增强专业素质及专业能力,保证新闻的真实性。编辑人员要不断的创新思维,提高综合能力,丰富信息采集和传播渠道,学习更多编辑工作技巧,提高协同工作效率,运用新媒体技术来提高编辑工作的质量及效率,进而促进广播电视台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阚敏.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编辑的新定位[J].传媒论坛,2020(01).
        [2]杜姗姗.探究电视编辑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变革与走向[J].新闻研究导刊,2020(06).
        [3]徐硕.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0(04).
        [4]王蓓,郝丽娟,闫超.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研究[J].国际公关,2019(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