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杜南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于环境保护加大力度,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为我国环境的改善贡献力量。
        乌鲁木齐广域博创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2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于环境保护加大力度,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为我国环境的改善贡献力量。节约型园林景观与自然生态息息相关,这是因为节约型园林理念不仅包括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也兼顾能源的节约,旨在利用最小的成本支出,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然也包括生态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在进行景观设计过程中,也要通过改造地形、植被种植等进行不断优化,从而为园林景观设计服务,强化景观效果。
        关键词: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各行业不断进步的同时对于我国整体环境的破坏也是非常严重的。近几年来,生态节约型园林备受关注,主要是因为该类型园林具有土地投入少、用水量少、政府拨款少等特点,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备受瞩目的园林绿化模式。生态节约型园林中的植物是园林绿化的基础,植物的规格和数量都决定了景观设计的效果。
        1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在风景园林的设计当中,仅仅依靠传统理念和方法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节约型生态与园林建设的融合度逐渐提高,有助于协调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创造良好的综合效益。为了促进园林设计整体水平的提高,必须提高节约型生态理念的融合效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节约型生态园林是当前园林建设的主要趋势,能够增强园林的环境适用性,同时对于环境问题加以改善。在恢复生态中的作用显著,同时其艺术性与观赏性价值较高,对于拉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实现各类自然资源的高效化利用,防止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
        2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
        2.1生态功能优先是设计的核心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构建更具多样性和针对性的景观设计方案,立足于整体空间的绿化,并对生态进行科学配置,增加自然要素的比重,使园林景观生态结构更加优化。绿化量是保发挥城市园林生态功能的前提,在进行植物造景时,需要通过乔、灌、草和地被覆合群落结构,尽量选择光合效率高的植物,同时创造小气候条件,因为建筑物夏季需要降温,冬季需要保温,选择这样的植物,可显著能够降低建筑物能耗。与此同时,结合功能区要求,需要选择相对抗污染的植物,使大量污染物能够及时被吸收和覆盖,降低绿地的污染程度,维持生态平衡性。除此之外,也要充分发挥植物景观的其他功能,如抑菌、清洁空气、释放保健物质等。也就是说,在设计方案中突出更多具有卫生保健功能的植物景观,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有助于市民的身心健康。
        2.2严格遵循植物配置原则
        为进一步提升园林设计质量,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对于植物的配置,首先要坚持因地制宜、健康生长原则。设计者要结合当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植物,兼顾选择植物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植物的选择关系到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成功与否,所以在进行植物选择时,需要结合当地的环境条件和生态结构,注意选择适应性强、成活率较高的植物,或者选择对于土壤具有改良作用的固氮类植物,并结合景观的特点,适时引入一些外来物种和具有经济效益的物种,但注意不能过度选择。注重选择本土植物,培养具有较强适应力的植物,在植物使用的过程中,尽量选择改良性植物,同时要善于引用一些抗旱植物,能够有效提高植物种植的效率。除此之外,在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还要注意除虫防害等因素,配置植物时避免存在互相侵袭等现象。在选择植物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大对植物幼苗的培育和苗圃规模的扩大。结合不同植物的生长周期以及色泽、高度,进行植物的配置,除了叶类植物外,还要注重结合当地环境配置一些观花性植物。

设计过程中还要结合植物的寿命、外形等因素,实现取长补短,重视不同高度、花色植物之间的搭配。同时,在选择植物时,还要结合自然规律和不同的气候特征进行选择。例如,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所选择的植物也不同,基于集约性原则,避免选用过于高档、成本较高的植物,应优先选择安全、可持续生长的植物。例如,早春时可以选择桃花、梨花、连翘;秋季时可以选择忍冬花、菊花、木芙蓉、木槿、枫树;冬季时则可以选择梅花、冬青、万年青、松柏等。结合不同地域进行植物选择时,南方地区夏季可以选用荷花、牡丹等色彩鲜艳的植物,对于不易生长花种的北方,则可以选择适宜当地气候的红皮云杉、白杄、青杄等叶类植物,以及薰衣草、矮向日葵等花种。同时,在植被的选择时需要注重选择的安全性,要让植物的配置能够给人充分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2.3延续景观地域性
        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时,要符合风景园林景观原有设计理论,保持原有设计前提下取其精华,利用景观生态设计为城市营造新的意境,将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与城市历史传统、地理文化与本土资源有效融合起来,保护城市原有文化底蕴。实际工作中,可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构建地区民族风格与地理条件独具一格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方案。景观生态设计中,自然环境设计统一是基础条件,可引入生态绿色环境设计理念,适当保留与改变自然景观,明确景观生态设计方向。
        2.4优化植物空间
        对于植物空间的合理优化,也能够使植物处于良好的生长状况当中,这就需要保障植物的多样性,营造丰富的园林景观。应该严格落实生态理念要求,在植物配景当中加以融合,在增强其观赏性的同时,保障可靠的生态保护功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应该明确不同植物之间的生长关系,保持园林生态系统的动态稳定性,比如寄生关系和竞争关系等。植物的生长状态会受到其内在关系的直接影响,应该明确不同群落的特点及相互影响特点,分析寄生关系和竞争关系情况,确保园林景观能够相互依存与共同促进。病虫害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因此也应该在保障植物多样性的同时做好防治工作,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引进树种与乡土树种的合理配置,使得植物配置空间更加多元和丰富,因此生态型园林功能也会得到拓展。
        2.5植物色彩的搭配
        植物配置中色彩搭配作为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内容,包含单一色调的搭配、双重色调的搭配、多重色调的搭配及类似色调的搭配等形式,单色搭配的原则具体运用到大面积的园林设计中,此种色彩搭配的形式需要大面积的色调景观,从而促使观赏者在生态园林景观中获得开拓的眼界,但此种色彩搭配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面积过大易显得单调,若在大小、姿态上获取变化,景观效果会更好。双重色调的搭配方法就是补色配合,例如植物配色中红配绿作为主色彩搭配,会给人醒目的感觉,大面积的草坪上配置少量红色的花卉,可以呈现鲜明的对比效果。多重色调的植物配置在一起会给人生动、欢快、活泼的感觉,通常在布置节日花坛时,常用多种颜色的花卉配置,以营造欢快的节日气氛。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不断向多样性、综合性、宜居性方向发展,构建更加节约型的园林景观,是生态园林设计的必然趋势。在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方案中凸显更多人文要素,做好植物配置,从而最大程度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效果,为生态园林建设夯实基础。立足于节约型社会设计园林,能够为城市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齐周祥.现代生态园林城市道路建设景观文化特色的设计探究[J].安徽建筑,2020(9):42~43.
        [2]杨汉强.基于生态理念的复合绿道园林景观建设及施工技术分析[J].花卉,2020(12):87~88.
        [3]杨瑞卿,杨学民,徐德兰.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驱动下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3):119~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