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与发展 焦振杰

发表时间:2021/4/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焦振杰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山东德标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枣庄  277100
        摘要:建筑工程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市场经济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并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行自身管理创新,在实际生产管理中,建筑工程企业会采用创新性的思维进行项目开发、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及维护保养阶段的管理,这有效地转变了企业生产管理形式,提升了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并为实际效益的获得创造了可能。本文就创新思维背景下价值工程理念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要点展开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当前市场发展背景下,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的控制已然成为建筑施工单位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实力和市场影响力的着眼点。所以,建筑施工单位方面必须要确保安全和质量管理的观念深入人心,与时俱进,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真正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
        1.1管理体制的影响
        目前我国很多建筑企业的管理体制都不完善,企业内部缺少健全的管理机构。建筑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缺少管理体制的制约,使得施工现场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管理人员没有明确的管理规章制度,在管理的过程中缺少权威性。同时缺少管理体制是管理工作一个很大的漏洞,会大大增加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很多建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缩减管理机构的人员,造成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减少,导致施工管理工作更难以有序地开展。有些建筑企业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不考虑企业长远发展,企业工程管理机制只做表面文章,应对政府的检查,没有具体的管理制度。管理机构如同虚设,管理人员不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和管理,只会纸上谈兵,企业的管理机制、管理制度、管理机构失去了设立的价值,直接降低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水平。
        1.2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参差不齐
        施工人员具有达到标准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是对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保障,也是影响建筑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下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他们有丰富的建筑经验却没有与新技术适应的专业能力,导致一些建筑施工的问题无法解决,拖延了工期。有些工程项目需要高科技施工作业,这些施工人员不具有操作高科技的能力,勉强使用容易造成安全隐患或者财产损失。除此之外,有些企业相关部门的领导综合素质比较低,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能支撑某些工程项目的运转,缺乏对工程施工的专业判断,做出的决定容易造成工程返工等问题,严重拖延工期。
        1.3材料设备管理问题
        施工材料和相关机械设备的质量问题对工程质量具有直接影响,随着现代化工程项目规模的逐渐扩张,一次项目施工中所需要用到的材料设备种类愈加多样,大幅度增加了购买和存储的难度。以材料为例,由于施工材料是按照购买的时间顺序分批运送到施工场地的,且材料数量整体偏大,倘若规划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多种材料混合堆放的现象。虽然这一堆放方式在短时间内无伤大雅,但是可能会导致后期使用中出现问题,对材料的质量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并有一定的可能延长施工进度。而且,部分材料对于存储条件有近乎严苛的要求,倘若材料管理人员不能按照相关规定标准进行看护管理工作,可能会导致材料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坏,不仅会导致材料浪费问题,增加企业在材料方面投入的生产成本,还可能不小心让质量出现问题的材料混入施工场地,为建筑的质量问题埋下重大隐患。而单就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来说,其问题主要体现在建筑施工单位对机械设备日常维护检修工作的不重视上。

一般情况下,建筑施工中所涉及到的机械设备普遍价格昂贵,倘若不能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工作,不仅会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企业的维修成本,为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带来不便。
        2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2.1管理组织上的创新
        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出现了新的转变,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管理组织机构已经不再以项目经验为主导。实际上,在实际管理活动中可以发现,项目经理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可预知的矛盾,导致项目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存在相应的问题,无法发挥项目经理的作用。通过创新管理组织,不仅可以确保项目经理有效发挥组织功能,而且可以和工程质量的管理要求相结合,开展进度、成本与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活动。在安排人员、规划进度时,还要考虑科学化、综合化的内容,在内外部选择优秀的管理人员,通过构建长期性项目管理组织实施科学创新,做好岗位分配工作,确保人员调度与安排效果。针对工程项目做好跟踪管理工作,确保组织部门科学化建设与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
        2.2细化建筑工程管理内容
        要想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建筑工程企业要给予管理内容足够的重视,细化建筑工程管理内容,同时要注重加强各方面监管。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有着较为繁多的工序,且施工内容较为复杂、工程规模较大等特点,这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带来较大的难度,需要对其管理关键点加以创新和发展,确保工程管理更加完善。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来讲,应当注重分区管理方式的运用,通过对各个功能区进行详细划分,然后再进行管理,不同区域设置门卡,同时要注重安全保护措施的落实,严格执行安全规范。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时,施工单位可注重现代技术的使用,要求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严格落实APP打卡,提高安全管理标准。在进行项目成本管理时,应当注重信息技术的使用,注重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运用,实现信息化管理的目标。
        2.3深化建筑工程技术创新
        价值工程管理要求管理人员不断地缩小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同时提升工程项目产品的整体服务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和功能创新与建设管理技术的优化具有较大关联。对此,在工程项目技术创新中,应从工程项目开发阶段就开始创新,加大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然后规范化地将其落实项目建设实际,这样能有效地优化建筑整体功能,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要。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可依托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开展项目管理,实现工程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提升项目整体管理质量。
        2.4加强机构建设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很多都是在传统方式下运行,并没有专业的质量管理机构和人员,因此在进行质量管理行业改革的过程中,需要设立相关专业机构。总体而言,促进行业内部尽快建立起相对专业的质量管理机构,培养具有一定水平的质量管理工作人员,不仅减少了企业进行工程质量管理改革的难度,而且激发了企业参与其中的积极性,促使企业主动进行质量管理改革,促使质量管理在全行业内建立和有效运行。机构建设具有长远意义,有利于质量建设意识在长久时间内得到培养和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理念、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等因素影响了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建筑企业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促进建筑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健.建筑工程管理中应该怎样创新管理模式[J].中外企业中外企业家2019(30):38.
        [2]李鹏飞.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探讨[J].建材与装饰建材与装饰,2019(30):162-163.
        [3]张若峣.浅析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国住宅设施,2019(8):2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