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探究

发表时间:2021/4/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刘政乾
[导读] 摘要:移动通信技术是一种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现代化无线通信技术,经过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移动通信信息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移动通信技术是一种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现代化无线通信技术,经过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移动通信信息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移动通信信息技术;应用;发展
        引言
        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由最开始的1G移动通信逐渐发展至今天的5G 移动通信。就移动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来看,能够看出当前5G 移动通信网络在频谱利用率、传输效率、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同时通信系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能够更好满足当前人们对通信方面提出的各项需求,因此本文对移动通信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进行详细探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意义。
        1移动通信信息技术概述及发展应用历程
        移动通信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模式,是电子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融合发展的结晶,移动通信是基于功率控制技术、“码”技术等技术手段,实现移动终端设备的通信和链接,实现移动体之间的通信。随着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移动通信信息技术从最初的模拟制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到如今的高速移动通信系统,系统的更新迭代使得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效率更加高效,数据传输稳定性和可靠性不断增强,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移动通信信息技术最初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当时科技发展处于初始阶段,1G移动通信技术基于模拟调制技术与频分多址接入(FDMA)技术,其应用范围非常局限,较为典型的应用包括美国移动电话系统(AMPS)、英国全球接入通信系统(TACS)和日本的电报电话系统(NMT)等,且仅能用于语音业务;到90年代初,采用数字的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技术的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逐渐开展,2G技术基于数字无线标准,能够实现语音业务和低速数据传输业务,使得短信和彩信业务成为现实,其中较为典型的应用包括欧洲的GSM系统、美国采用的CDMA系统、日本采用的JDC系统等;到2000年,基于智能信号处理技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不断发展,3G技术能够提供各种宽带信息业务,实现高速数据、慢速图像的数据传输,使得图片、视频等信息得以传输,其中全球电信联盟(ITU)确认的3G标准有四种:WCDMA、CDMA2000、TD-SCDMA、WIMAX;2008年,集3G技术和WLAN技术于一体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登上历史舞台,4G技术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高速传输技术、Turbo码信道编码技术、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等关键技术支持,使得4G技术信号传播能力更强、数据传输速度达到20MB/S,是3G通信技术的20倍,基本满足人们对高清图片、视频数据的传输需求;但是4G时代随着移动通信用户数量的增加,由此带来的网络拥塞问题成为影响移动通信发展的主要限制条件,为此,2015年基于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得以开展和应用,5G技术基于超密集异构网络技术、自组织网络(SON)技术、内容分发网络(CDN)技术,物联网M2M通信技术等关键技术手段,使得网络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0Gbit/s,是4G网络的100倍,完全解决4G引起的网络拥塞问题,当前,在车联网、自动驾驶、远程外科手术、智能电网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2018年,各国已经开展了基于空间复用技术、太赫兹频段技术等技术支持的第六代移动通信标准(6G),这种概念性无线网络移动通信技术能够实现世界的全连接,使得万物互联成为现实。


        2移动通信信息技术的应用
        2.1移动云计算技术
        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移动通信智能终端设备中,能够进一步强化其在计算方面的能力,同时也为用户在使用中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从而满足当前时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用户在工作和生活方面对移动通信提出的使用需求。从整体上来讲,移动云计算技术就是通过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采用云计算技术对更为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处理,然后将处理的数据信息由移动设备传至移动设备云端,以此来减少能源消耗。
        2.2MIMO技术的应用
        MIMO技术能够通过分立式天线实现空间分集。具体来说,该技术可以将一个网络通信链路分解为诸多通信子信道,并且通信子信道可以相互并行,有利于拓展网络宽带容量。现如今,MIMO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并且结合应用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如果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毫无关联,MIMO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抗衰落能力。另外,将MIMO技术应用到无线网络传输信道,可以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水平。
        2.3超致密结构技术
        在当前5G移动通信信息技术中,超密集组网技术的应用需要基于当前比较先进的信息系统来实现,以此来进一步提升5G网络的数据流量速度。从应用性质来看,这种类型的超致密网络结构技术,不仅仅在于提升功率和频谱两方面的效率,同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缩短站点与站点两者距离,起到提升扩展信息系统容量的作用。在未来移动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下,在高频段超密集状态下的网络环境构建超高密度网络结构,会逐渐成为5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中的热点,对于无线网络技术,其传输低功率节点密度也会因此得到相应的提升,以此来进一步缩短站点之间距离,另外,一个因素可实现一对一的通信服务,从而构建出一种超密集异构网络模式。
        3移动通信信息技术在轨道交通的具体应用
        3.1智能出行的便利服务
        通过使用 5G 技术能够有效的促进智能出行的发展,例如通过采用 5G 接入来查询车辆信息,车站人流量以及轨道交通的商业网点设施等各种信息内容。并且可以有效的实现出行的电子票务智能服务,通过智能系统,乘客在智能摄像头的识别下来自动验票,并通过手机来调整修改形成的规划,并通过智能轨道交通系统为乘客提供大数据的服务,根据他们的不同要求企业来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为人们提供一对一的智能服务,全面提升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服务水平,让人们能够体会到 5G 网络服务的高质量与高效率。
        3.2列车的安全高效运行
        目前我国的轨道交通智能化方面逐步由传统的控制管理向智能工程型转化,并通过采用智能算法与云数据技术来加强对于列车以及运行的管理控制。对于智能列车来说,可以通过车载的终端来实现自动驾驶或者是辅助驾驶功能,对于练车群的管理来说,需要通过智能中心管理来完成相应的行车计划,加强对于整个阶段的运行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为我国各行业发展带来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可能性。相信在未来技术应用的不断推动下,移动通信信息技术会更好地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宋百生.移动通信信息技术应用及其发展分析[J].通讯世界,2019,26(06):57-58.
        [2]冯维.5G通信信息技术应用及发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08):137-138.
        [3]马云龙.5G通信网络在广播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11):56-57.
        [4]韩冬.移动通信信息技术应用及其发展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8,292(4):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