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技术在农业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4/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关利民
[导读] 摘要: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双重经营环境下,农产品开始从短缺转向剩余,农产品销售难成为农业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21
        摘要: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双重经营环境下,农产品开始从短缺转向剩余,农产品销售难成为农业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结合农业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运用经济结构分析、经济核算分析等相关技术,对投入产出技术在农业企业管理当中的实际作用进行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投入产出技术;农业企业;定额管理;投产决策
        引言
        农业企业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以及提供的配套农业服务等,市场波动和自然环境的变化都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投入产出分析作为经济领域当中重要的分析方法,在企业管理方面彰显了巨大的价值。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法在农业企业当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农业企业以最小的投入成本,使农业产出最大化,同时提升农产品及服务的生产效率,最终增加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一、投入产出技术的内涵
        投入产出技术作为新时代一种较为先进的经济管理技术,它在农业企业管理中有着突出作用。而它主要是借助投入产出表与投入产出分析法验证农业产品中投入与产出的均衡关系,以此为农业企业带来重要的效益保障。其中投入产出分析法是以假设均衡为基础,结合产品产出量与投入量的关系、原材料投入量还原农业产品供求均衡现状,其中所涉及的各项参数可反映出农业企业经济管理的投资与收获情况。因此,投入产出技术在农业经济分析与政策模拟、产量预估等部分实现辅助参考目的。至于投入产出表,它是应用投入产出技术的重要依托,是以劳动价值理论、生产消费信息为依据的管理形式,具体包括价值与实物两种编制类型。实物表所体现的是产品主要来源,如库存储备量、进口量等,而且还涵盖了个人消费与出口资源。价值表则是以生产技术、原料消耗为主要编制内容。投入产出表可根据产品使用价值与效益收入判断农业企业投入与产出量是否处于均衡状态。投入产出技术能够为新时代出现的电子商务经济管理提供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值得进行有效应用。
        二、投入产出技术在农业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实现生产定额管理
        投入产出技术在农业企业管理中能够实现生产定额管理。农业企业中的定额管理主要是将农业生产活动中涉及的人力、物力进行定额分配与管理。比如,可在原材料类型、劳动力、机械设备等方面均实施定额管理,由此保障投入产出技术能最大化地展现出它的实用价值。通常情况下,农业企业生产中包含的初级产品如天然橡胶、籽棉、树木等,其数量高达数百种,在对这些初级农业产品进行投资时,需要根据农业企业的具体需求进行定额管理,(1)能避免原料浪费;(2)能节约企业投入成本;(3)能提高企业核算效率。因此,企业在对农业产品进行有效管理时,投入产出技术的应用能够增加定额管理的销量。同时,在总农产品量发生变化时,定额系数也会随之改变,最终得出新的定额管理方法。因此,投入产出技术在定额管理期间可起到较强的促进作用。比如,某农业企业专门针对小麦所需要的灌溉用水实行了定额管理,跟随小麦生长周期将日灌溉量控制在5.5mm左右,这样可帮助农业企业节省一定的灌溉用水量,通过定额管理最大化地保障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2.转变农业发展方向
        投入产出表可为农业企业管理提供可靠的劳动资源消耗数据与产出数据,由此将其转化为重要的管理依据,帮助农业企业快速掌握经济变量的变化规律。而在分配系数的协助下还可精准分析农业企业中的生产与经济部门是否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与拉动力,这样可保证每个部门都能发挥出各自的作用,共同促进农业企业的兴旺发展。另外,投入产出技术还可转变农业发展方向。

比如,
        在对某地区的农业企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时,可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各个区域内的农业发展项目进行细致分析,以便全面了解当地地区的农业发展改革重点。例如,可从综合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等方面对该省份内的各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加以讨论,从而得出后续农业生产方向。好比在2018年,黑龙江某企业专门针对转基因种子的科研项目投入了更多资金,一是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严格监管农业项目的号召;二是通过应用投入产出技术判断未来农业发展将朝着绿色化、安全化方向发展。
        三、投入产出技术在农业企业管理当中的具体应用
        1.企业经济结构的分析
        农业企业在使用投入产出模型进行分析计算时,可以得知企业当中各部门的总产出站企业整体产出的比例,对三次产业的结构状态进行分析。同时在各次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计算当中分析得出三次产业的具体比例关系。三次产业的具体投入结构也表现出三次产业之间的直接经济技术联系,同时表现出农业生产水平状况和综合经济效益的情况。
        两大部类比例分析同样也是企业经济结构分析当中的重要部分。从实质上来看,两大部类比例分析就是将投入产出表当中的各种部门归类的两个部门进行分析。投入产出表当中的横向体现了产品的使用去向,这样一来就给第I部类和第Ⅱ部类产品总量的确定提供了便利。第一象限作为中间产品象限,其中必定包含着生产资料,在农业企业各个部门所提供的最终产品当中,在生产部门固定资产更新产品当中使用的就是生产资料,用于满足各种消费需求的产品就是消费资料。投入产出表当中的纵列体现了各个部门产品的具体价值构成,只要明确了企业各个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固定资产折旧系数、劳动报酬系数以及社会纯收入系数,就能够分解得出企业各个部门的第I部和第Ⅱ部产品的价值构成情况。
        2.农产品成本价格的核算
        成本价格核算模型的建立也是投入产出技术应用的关键点。成本价格核算模型的上半部分通常以实物为计量单位,下半部分则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这样一来就能够集中体现出企业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薪资、制造费用以及其他类型的直接支出等。农业企业成本和价格的计算都可以通过成本价格核算模型来完成。
        按照农业企业的成本价格核算模型,可以完成单位农产品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成本价格核算表的上半部分为实物的消耗定额,下半部分则为费用的消耗和盈利体现定额,这两方面内容是企业产品成本和价格计算的基础。从计算过程来看,农产品成本和价格的计算需要以自产品对外购进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以及其他各项管理费用,通过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的投入产出模型来计算。在完全费用消耗系数矩阵计算的过程汇总,需要将每列的相关费用进行相加,最终得到产品的制造成本和产品价格。
        结束语:投入产出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模型,在企业管理当中占据着基础性的地位,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当中,农业企业若想在现代化的发展浪潮当中抓住机遇,就要明确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具体技术原理,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将其应用到企业的日常运营工作当中,帮助企业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陈幼明,王秋红.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包装产业成本效益分析——来自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的数据[J].中国包装,2020(5):25-30
        [2]朱文娟,王珮.我国服务业内部经济网络结构及其演变——基于投入产出表和社会网络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0(4):170-173
        [3]李天娇.基于投入产出视角分析我国农业服务业发展趋势[J].现代管理科学,2019(4):30-32
        [4]崔晓,王艳刚,李富忠.投入产出技术在农业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北方经贸,2019(7):4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