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措施分析 吴书鑫

发表时间:2021/4/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吴书鑫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河道建设是绿色城市生态建设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生态发展的需求和城市河道的美观性是河道建设过程中都不可或缺的,两者结合才能打造绿色生态城市。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2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河道建设是绿色城市生态建设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生态发展的需求和城市河道的美观性是河道建设过程中都不可或缺的,两者结合才能打造绿色生态城市。美丽的河道环境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有效改善河道水环境。
        关键词:河道生态治理;生态环境;政策支持
        引言
        河道是水环境的重要载体,对河道的治理和改造,不仅能确保地区人畜饮水安全,还能确保大型灌区工程的合理规划、提高库塘蓄水能力。同时,对于保护地方物种多样化,调节气候、降低自然灾害风险,都有重大意义。总而言之,河道治理改造能更大范围地服务于地方生态和经济,促进地方总体发展。
        1河道治理改造中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1 为生产生活带来必要支撑
        不管是对任何人来说,水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与此同时,水环境是居民生活环境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可以给人们提供生产生活所必需的资源支撑,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进步,相较于以往,当前人们有了更高的环保意识,同时也更加注重对水环境的保护。只有做好了对水环境的保护工作,才可以真真正正地实现水资源的长远发展,确保人们日常生产与生活的顺利进行。
        1.2 营造宜居生活环境,保证河流生态平衡
        对于水环境而言,河道是最为重要的载体,并且河流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用水的关键来源。所以,通过对河道所实施的治理与改造,既能够给人们带来质量更高的水源,还可以进一步实现对河流生态的保护,使得生物的多样性能够得以保持,并有效的调节气候,为人们带来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对河道进行治理改造时,对于水资源的充分保护,无论是对居民的日常生活还是对城市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
        2河道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
        2.1河道内行洪能力不足
        与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对应的是逐年缩小的城市河道区域面积及河道内河流的实际宽度。与此同时,随着常住人口逐年增加,几乎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加重城市污水净化再利用等工作的负担。另外,由于河底土质逐渐硬化,河道内采砂活动屡禁不止,城市河道的走向会在很大程度上发生改变。在河道排洪量逐年上升的影响下,河流浅表层、河底地质层及河道的水文情况等均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进而导致城市整体防洪能力呈现出大幅下降的态势。
        2.2河道内污染水体的自净能力较差
        目前,绝大多数的城市都自然地将城市内河道视为天然的污水排放区。例如,城市内居民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工厂在生产建设中私自或盲目违规排放未经任何处理的工业废水,在下雨、下雪等自然天气下形成的地表径流都会将地表的污染物冲刷进河道内。这些污水流进河道就会导致城市河道内水体质量直线下降,从而严重影响到水体的整体流动性,进而使得水体的自身净化功能普遍下降。长远来看,这些不同来源的污水对河道内水质所造成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积少成多,所造成的水体污染也会对附近的渔业发展构成极大的威胁。此外,若用这些受污染的水源对农田进行灌溉,同样会造成农作物的营养成分流失,甚至还会影响到农作物的自然生长,进而威胁到食用这些农作物产品的人的健康。
        2.3不利于地下水补给
        在治理改造河道的时候,通常会对那些人工湖、河道景观等,进行河道防渗的处理,这样的处理可以有效实现对人工湖及景观水位的保持,减少不必要的补水费用。


但就实际来看,由于进行了防渗处理,河槽和地下原本的接触将被隔断,在此情况下,河道水温与生态环境会遭受很大的破坏,还会使得河水无法充分而有效的渗透于地下,受此影响,地下水位会变得越来越低。
        3河道治理改造中水环境的保护对策
        3.1普及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水环境保护观念
        部分地区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在无意中造成了对河道水环境的污染。各级部门要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通过广播、互联网、走入乡间的课堂,使广大群众真正认识到造成水污染对土地和环境带来的危害,以及对饮水、种植、养殖乃至后代健康造成的伤害。传授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污染排放的方法、并对重大污染源进行治理和公示,不断改进生产、生活用水行为。
        3.2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中最主要的技术是综合疏浚调水、有效清淤以及增加河道内有机物的含氧量,这种方法可以将水体中的污染物移除,降低水体污染的程度,进而改善水体质量。具体操作方法:第一步,对河道内底泥进行疏浚,要根据河道及实际流域范围进行整体疏浚;第二步,利用现有引水模式从别处引水来解决综合引调水的问题,使之能够达到基本要求,并使河道内的水质也达到标准要求;第三步,根据河道内有机物含氧量的多少来选用合适的设备对河道内有机物含氧量进行控制,并在含氧量不足的时候及时进行有效增氧,保证河道内有机物含氧量充沛,有效改善河道水环境。
        3.3加强整治基础,合理安排工程方案
        要想做好河道治理改造工作,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做好基础性的设施建设,这也是确保整治改造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它对于城市河道生态环境的保护而言有重要意义。相关施工人员在进行治理工程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对河道进行实地的调查,针对已经存在的基础设施,要严格的进行全面的维护检查,保证它的运行足够的可靠稳定。倘若运行过程当中存在故障,那么就应当及时的对维修方案进行制定,同时迅速的进行维修。我国地域辽阔,在不同的地区当中,河道治理的进度往往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开展河道整治工作时,一定要对工作细则有合理的安排,严格制定规划内容,尽可能的提高治理工作的有效性,加强河道设施建设水平。在河道整治改造的工程项目中,管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和当地河道管理部门进行联系,以实地考察的方式来明确河道的运行状况,详细记录所有所发现的问题,特别是要记录那些损毁的河道区域和老旧设备。在巡查工作完成之后,应当针对所调查的情况展开全面的分析,同时以此为依据制定整治规划方案。
        3.4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也是河道生态治理的重要环节,这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法律,规范企业排污行为,有效控制污染源。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时应有前瞻意识和大局意识,对于新建的商住住宅、商务楼、写字楼、中大型商场SOHO及市政工程建设必须采取雨污分流,并规划好相应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另外,还要继续严格贯彻执行河长制,加强河道及周边建筑的统一管理,确保环境和防洪安全。多开发河道内的水景观设施,让人们可以在闲暇之余到河边观赏河道内的景观,进而增强人们对河道生态治理的认同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河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充分认识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活动中利用各类媒体做好宣传,争取使各级政府对河道整治工作的重视,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农村居民水资源的质量在治理中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将不断改善。
        参考文献
        [1]罗婷.优化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措施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2):33.
        [2]房睿.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研究[J].化工管理,2018(2):124.
        [3]王静,王明明.我国现阶段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之路探究[J].节能,2018,37(8):92-93.
        [4]王婵.优化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措施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4):4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