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及混凝土强度控制探讨

发表时间:2021/4/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王友为
[导读] 摘要:目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数量多,使用量非常大的施工材料是混凝土,合理控制混凝土的强度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
        山东华安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潍坊市  261000
        摘要:目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数量多,使用量非常大的施工材料是混凝土,合理控制混凝土的强度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在对混凝土强度的控制中,要重视混凝土的选择和养护,而更为重要的是使用外加剂提高混凝土的性能,能够更好地满足施工要求。本论文着重于研究高层建筑施工及混凝土强度控制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混凝土;强度控制
        引言:
        高层建筑应用混凝土量很大,施工的周期比较长,不可避免地受到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施工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影响,混凝土强度存在很大的离散性,度其强度产生效应。要保证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施工中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对混凝土的养护高度重视,根据施工的具体需要使用外加剂,对混凝土的性能予以改善。让混凝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满足施工中的各种特殊要求。
        一、高层建筑施工中控制混凝土强度的技术方法
        (一)对混凝土合理选择并予以验收
        高层建筑的施工材料以商品混凝土为主,该种材料的一个重要优势是质量稳定可靠。施工单位要保证工程质量,就要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供货的厂家要规模大且具有良好的行业信誉度[1]。此外,对商品混凝土半成品要做好验收工作,比如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验收,了解混凝土的塌落度,特别是商品混凝土中的水泥使用量要进行检查,明确混凝土的水灰比,其中所添加的外加剂是否合规。
        (二)对混凝土养护制度不断完善
        混凝土的质量有所保证,做好养护管理非常重要。养护工作需要有专门的人员从事,从多个方面角度出发将养护方案制定出来,诸如混凝土降温、布置测温点、测温记录以及安排工作人员等等。如果为大体积混凝土,比如箱式类基础或者筏板类基础等等,对选用的原材料以及配比等等,在施工的过程中都要严格控制,以免产生混凝土强度无法满足施工要求的问题。混凝土养护制度没有落实,主要的愿意是施工单位抢工期,拆模的时间提前。
        要确保混凝土养护工作到位,还要强化监督工作。在养护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实施情况需要跟踪监督并详细记录,对于问题能够及时发现,确保养护工作切实地发挥作用。如果是大面积剪力墙混凝土养护,则拆模的时间需要尽量延长,最好是超过15天,否则,就需要采用覆盖保湿养护方法。高层建筑施工中,由于混凝土材料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试验值存在很大的离散性,也就是说,产生很大的标准差,就需要分批评定,每一批的条件基本相同[2]。这样做与国家规范相符合,也与工程施工现场实际符合,防止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标准差超过允许范围,导致混凝土材料被判定为不合格。
        (三)合理选择外加剂
        在制备混凝土的过程中,将外加剂加入到混凝土中会改善其性能,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混凝土外加剂就产生负面效应。所以,需要合理使用外加剂,对于不同工程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外加剂,确保混凝土性能符合要求,所以在使用外加剂的时候,要根据需要合理选用。具体的外加剂使用中,要考虑到工程的性质,还要明确混凝土的主要用途[3]。因为不同的工厂所生产的混凝土在性质和成分上会有所差别,基于此,对于设计和施工的具体要求都存在差异,所以为了保证项目顺利展开,保证施工质量,就需要合理选择外加剂,以降低成本,保证工程质量。
        二、混凝土强度控制的管理措施
        (一)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要确保建筑工程施工中合理使用混凝土材料,就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所有的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对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都有所了解。通过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确保混凝土材料合理使用[4]。

施工单位要明确选择混凝土材料以及应用正确方法使用的重要性,让他们都认识到科学合理地使用混凝土材料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应用相应的技术处理混凝土,发挥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这与工程质量具有直接相关性。通过宣传教育,可以在思想上加大施工人员的重视力度,使得问题有效解决。
        (二)强化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检测
        混凝土生产、配制人员负责混凝土材料的检测工作,确保混凝土材料不出现质量问题。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试拌的过程中,通过试验、检测等手段对原材料的技术性能进行检测。确定混凝土材料中各项添加材料的配比合理,保证相互之间的相容性,使得混凝土材料强度符合施工要求[5]。
        (三)对外加剂类型及掺量要根据施工明确
        选用优质水泥。水泥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材料,具有稳定性强、波动小、残余系数大等特点。为有效评价水泥质量,应充分考虑水泥强度、残余量、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标准差,综合考虑一系列因素,确保施工质量。控制外加剂的质量。外加剂进入到施工现场之前,应对外加剂的性能、质量和拌和后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检测,确保外加剂的质量。通过试验,可以检验外加剂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外加剂在使用前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粉煤灰是掺合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产品细度、需水率、活度指数、烧失量等一系列相关指标的严格、细致的测试,有效地控制了产品质量。在粉煤灰方面,尽量选用大型电厂的粉煤灰,保证稳定供应。同时,要充分保证煤炭质量。燃烧过程良好,质量波动小。矿粉细度和活性的检测应以矿粉的细度和活性指标为重点。优质骨料的有效选择和科学管理。在骨料的选择过程中,应遵循相应的标准,保证骨料的粒径在管径的1/3以内,且粒形良好,孔隙率小,含量较低。选用细骨料时,尽量选用中砂,严格控制含泥量和含石量[6]。选择合适的添加剂,实行科学管理。在外加剂选择过程中,要对单价、合格证、检验报告、生产厂家资质等相关条件进行分析比较,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有效管理。
        (四)选择信誉好的生产单位合作
        水泥生产单位和外加剂生产单位应与混凝土生产秩序建立合作关系,积极配合,对外加剂与水泥不适应的问题,讨论解决办法,妥善解决。水泥生产企业要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应注意的是,根据经验,硬石膏和其他材料不能够用作混凝土中的凝结剂。当然,如果水泥生产中不需要钙外加剂,就要注意在水泥生产中使用钙外加剂。混凝土生产单位应充分考虑外加剂生产单位提出的建议,选择适合本厂生产的水泥外加剂,确定外加剂的掺量,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确,高层建筑工程中使用混凝土,需要充满考虑到施工的需求。在购进混凝土的时候,要从工程实际需要展开,并在施工的过程中采用科学的养护方法,适当地使用掺合料用于弥补混凝土性能的不足,使混凝土性能满足施工要求,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韩兵康, 奥斯卡. 新型材料提高既有建筑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方法及其机理的分析比较[J]. 结构工程师, 2018, 34(04):44-52.
        [2] 路琳. 建筑混凝土强度现场施工检测技术探究[J]. 建材与装饰, 2020,613(16):66-69.
        [3] 李涛. 试析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中回弹法的应用[J]. 中华建设, 2020, 206(03):124-125.
        [4] 胡玮. 建筑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的重要性及技术[J]. 科学大众, 2020(3):147-147.
        [5] 赖思军. 浅析如何提高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强度[C]//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三).
        [6] 王睿. 简析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施工管理[J]. 建筑发展, 2018, 2(01):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