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班组长在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些探讨

发表时间:2021/4/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姜方明
[导读] 摘 要:本文具体探讨班组长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方法和技巧等内容。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机电安装分局  浙江省丽水市  323000
        摘  要:本文具体探讨班组长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方法和技巧等内容。
        关键词:班组长  安全生产  安全文化
        在车间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发现进行隐患排查、治理、整改、教育的过程中,都离不开“班组长”这个中间纽带。不管是从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上,还是车间各种物的不安全因素上,或是班组管理上的因素,都离不开班组长这一层。由此可见在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我们的“班组长”。那么如何发挥班组长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就是需要我们一起探讨的内容。
        首先,要明确班组长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让班组长自身充分认识到“班组长”这一岗位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班组长是一个企业的基层管理者,是与各岗位员工直接打交道的人,可以说班组长是既处于管理层面又参与作业层面的一类人员。具有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其安全意识、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影响整个班组甚至企业的安全生产。所以这就需要班组长本身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更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还要具有身先士卒,带头作用的思想品质,从而带动其班组其它员工安全的工作能力。
        比如在一次闸门组装的过程中,我发现员工在闸门上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一只手扶着门叶,一只手进行锤击操作。我当场就叫这一员工爬下来,去领取安全带后再进行作业。当时员工只回答一句话:“带着安全带不方便,我一下子就搞好了”。这个时候我去找班组长来解决这一问题。可当我把情况和班组长说了后,班组长居然说了同样一句话:“带着安全带不方便,这工作几分钟就能完成,没事”。事实上员工确实几分钟之内就完成了这一工作,但员工和班组长的话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这就是一种班组长自身安全意识不强,没有起到一个带头作用的表现。
        其次,还须加强对班组长的培训工作
        我觉得加强对班组长的各方面的培训可以作为制造厂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里的培训不仅要让各班组长自己充分认识到自己岗位的重要性,还要培训如何对员工的管理、如何对现场的管理、如何对设备设施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目前发现有的班组长随大流、不积极、不主动、不负责的现象日益严重。
        我厂现在的情况总结归纳下来有这么几点:
        1.不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生产过程中多次返工,返修现象,事情做不好总有借口,这事不赖我。
        2.计划性不强,工作效率低,不能按时完成厂部每月的生产任务。
        3.班组许多员工工作无激情,干活不仔细,随便糊弄,混日子。
        以上这几点我用厂里实际发生的一个例子来讨论一下,是否与班组长的管理有问题。
        有一次业主来临时检查,发现车间已焊接完成的拦污栅焊角高度不够,按要求需重新补焊。而现场所有拦污栅已焊接完成,并高高叠放堆好。重新补焊的话就需要一块一块的吊下来补焊并还要翻转焊接另一面,焊接完成后还要每一块再重新进行调形检验。
        这一情况出现后我们来找找原因:1.技术要求有没有下达,也就是说栏污栅的焊接要求有没有下达到焊工本人;2.焊工工作有没有到位,本应该达到的焊角你有没有偷工减料。3.检查有没有到位,第一件工件焊接完成后,有没有检查合格后方要求下面的焊接照样进行。
        这几点原因分析归根到底还在班组长的管理之中。首先,焊工在开始焊接工作时,班组长必须对焊工进行焊接工艺有什么要求进行交底。其次,第一件工件焊接完成后班组长应叫来质检人员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下面的焊接工作才能按照第一件的要求继续进行施工。这些该做的事情班组长有没有想到,或者想到了就根本没重视起来,听之任之;又或者班组长根本就缺少这个意识,厂部培训不到位造成。再次,班组长要保持正确良好的心态。
        班组长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广大生产线上的员工,普遍存在人数较多,个性不一,意见不一,比较难管的情况。这时候心态就是一个关键。

好的心态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使员工的工作认真、安全有序;不好的心态则会让员工在工作中冒险蛮干、违章操作、违章作业等不安全的行为。这也就是往往事故发生的根源。好的心态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往好的发展,而坏的情绪也会传染给别人,所以,班组长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要想让员工拥有好心态,班组长自己首先要拥有好心态,自信、豁达、有责任心、遇事不怕、能主动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从而带动员工在生产过程中也能这样做。除了言传身教,班组长还要多观察员工的状态,善于发现不良心态,不能视而不见。以达到整个班组中形成良好安全工作的意识氛围。
        然后,班组长要学会一定的班组安全管理的技巧,并灵活运用。
        班组长在安全生产过程当中,管的不仅有班组员工的行为、思想、意识,还要对现场作业环境、生产设备进行检查,并确认安全设施是否到位情况。班组长要站在管理者的立场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制止。
        1.班组长要学会控制和引导组员的态度
        一个人的态度与他的经验、工作、环境都有关系。通常而言,组员往往有以下三种消极态度:得过且过、消极怠工、负面情绪较多。不良情绪是会传染的,班组长要学会改变员工的态度,发现不良行为和情绪必须及时进行制止和沟通。
        2.关键时刻要敢于展示班组长权威
        现实生产当中,不少员工作业时随心所欲,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不服从安排。这时候班组长要学会利用相关制度、规程、标准的要求,严守规定不轻易妥协,让员工养成一个良好的安全工作习惯。从而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减少安全隐患。
        3.生活中积极的评价改变员工
        表扬的好处是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员工会积极地、安全地的去工作,批评的价值是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短处,这样工作的危险性,可能造成的后果,使其不敢再这样做。所以班组长要善于表扬做的好的员工,给员工以激励。
        4.工作中狠抓安全意识及习惯性违章行为
        安全生产工作最为关键的还是人。诸多发生工伤事故的员工,在调查原因分析来看直接原因还是因为安全意识不强以及习惯性违章造成的,因为厂部安全管理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到位的监察到班组每位员工的工作。最后,班组长要带动安全意识的发展,形成班组自身的安全文化。
        我们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危险,甚至会失去宝贵的生命。如何防止或减少这些危险和事故的发生,人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纵观每次安全事故的发生不难看出:人的安全意识的不强正是导致这些事故发生的最重要原因。
        而班组长在这过程起到的作用就是对安全意识不强的员工进行必要的引导、劝告。经过耐心和多次的引导、劝告将员工的安全意识转化安全行为,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就可以变为员工自发的行动。
        比如班长在每天召开班前会时,要不遗余力的、不厌其烦的提醒员工不要忘记操作规程的要求和相关的安全要求。告诉员工应该做什么事、怎么做,明确哪里要注意的,哪些是必须禁止的。对于重要的事情,可以强调一句“明白了吗”;对于特别重要的事情,可以要求员工复述一遍,以确认员工是否真的明白了。
        有一句格言我改了改:播种安全意识,收获安全行为;播种安全行为,收获安全习惯;播种安全习惯,收获平安生命。如果连起码安全意识都没有,员工生命又靠什么来保证?这些日常的安全意识的培养,就是我想说的“班组的安全文化”,需要班组长的领头作用,需要每位员工规范的行为,才能将班组安全文化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雷俊荣,张滇军.加强水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对策探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2,(2).40-4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7,(6).3-5.
        [3]邢燕鹏.《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一体化课程改革与实践[J].当代职业教育,2014,(8):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