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松采伐、经营的效果浅析

发表时间:2021/4/1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6期   作者:刀黎荣 王宏 舒成伟
[导读] 思茅松林是云南独特的森林树种,集中景东、墨江、普洱、思
        刀黎荣 王宏 舒成伟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
        摘要:思茅松林是云南独特的森林树种,集中景东、墨江、普洱、思茅、景谷、镇源等地,森林主要树种为思茅松。本文介绍适用于思茅松林的采伐和经营方法。
        关键词:思茅松;采伐;经营;郊野
        ABSTRACT: Pinus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 forest is a unique forest tree species in Yunnan, concentrating in Jingdong Yi Autonomous County, Mojiang, Pu'er City, Simao, Jinggu Dai and Yi Autonomous County, Zhenyuan and other plac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tting and management method of Pinus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 forest.
        Keywords: Simao Pine; logging; management; Countryside
        1.思茅松的特征
        1.1思茅松大多数为纯林,根据调查,纯林约占思茅松的90%,而混交林仅约10%。
        1.2思茅松大部分为单层林:树木的高度因气候而异,但每棵树木的高度结构几乎相同。通常,主林层中最高的树林是平均高度的1.4倍,最低树高是平均树高的2/5,最高树与最低树之间的差约为22 m。主要森林层的树木数量约占树木总数的90%,森林层以下的压碎树和森林层以上的树木约占2%,不符合分层标准。思茅松大多为次生林。有时在沟渠或温和的陆地与潮湿条件较好的地区将混有思茅松和其他硬木树种的森林分层。
        1.3思茅松为冬成林:同一年龄段的树木占树木总数的92.3%,同一世代的树木占树木总数的7.2,属于冬成大林。
        1.4思茅松是喜爱阳光明媚的树,自然早产,并且相对结实。茂密的树林并不多。幼林,中年林和成年林的平均密度分别为0.35、0.46和0.44。在偏远的山区,成年的森林相对完整。密度可以达到0.6到0.8。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大多数森林密度仅为0.4到1.5左右。思茅松是具有强大自然再生特性的良性物种。 思茅松幼树有弹性,并在5年后开始变硬,在稀疏的森林中,经过10年后,结果量逐年增加,根据对147个站点的调查数据分析,思茅松的起源(母树)与其再生状态与地表的海拔,坡度,侧面和覆盖面积密切相关。
        1.5思茅松的自然更新与冠层密度的关系:在密度小于0.2的森林分区中,每公顷有1-5岁的幼苗,苗高30 -40厘米; 6-10岁的幼苗大约10-60,幼苗的高度为50-80厘米。密度为0.3到0.5,每公顷只有24到30棵新苗,最常见的是1到3年龄的苗。如果稀疏密度大于0.7,则每13岁公顷只有约1000棵新苗,主要分布在稀疏分布的树木或森林丘陵中。以上调查表明,随着稀疏密度的增加,森林下天然更新的幼苗数量减少,这清楚地反映了良性树种的特征。
2思茅松林采伐方法的确定
        2.1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森林采伐,本文介绍了采伐成熟树林的方法,也称为主要伐木方法。主要的采伐方法是根据预定区域的森林更新需求,以一定的方式确定采伐区,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采伐和更新的过程。共有三种主要的收获方法:基本使用于更新方法。 砍伐林地内大多数树木,通常与人工再生方法兼容。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不到一个年龄段),通常根据自然再生方法,将林地上的所有树木分几个阶段进行砍伐。一种选择性采伐:定期重复地砍伐具有某些特征的成熟树木,并且森林中总是存在不同年龄的树木,这与自然再生或人工促进再生兼容。森林更新是指自然灾害(如木材消失后的伐木和焚烧)后,这些场所的森林再生的过程,这是通过自然或人力恢复森林的过程。有3种更新森林的方法,个人更新新型:使用人工幼苗,直接播种,砍伐等在现场种植森林。在场地上使用结实的母树进行种植,或利用场地上残留的养分的再生能力来形成新的森林。根据采伐前后自然再生的差异,可将其分为两类:切割前的更新(逐渐切割的位置)和切割后的更新(清晰的切割位置)。自然再生受到参数的限制,并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恢复森林需要很长时间,并且无法形成相对完整的森林区域。根据自然更新的规律,有可能依靠林木的种子繁殖能力,利用人力来促进自然更新,并为种子的发芽,幼苗的生存和生长创造条件,以形成新的森林。


3思茅松高效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与病害防治方法
        2思茅松采伐原料林高效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
        2.1思茅林土壤肥力评价通过测量土壤的化学性质,可以有效评估思茅松树。
        土壤化学性质导致的土壤肥力对增大直径的效果很大。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阳离子。交换容量,有效磷,水解酸含量和pH值;有机物含量,总P,N,K;基本饱和度,速效氮和速效钾的影响较小。适合于思茅松树生长的土壤肥力指数判定标准:pH值为5.45.6,有机质含量为4050克/千克,其他指标更高时,更适合思茅松的生长。在氮,磷和钾这三个因子中,土壤中的磷含量对生长影响最大,施肥时应考虑施磷。
        2.2思茅松林的营养控制技术对思茅松树脂原料林的树高与直径的影响对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需要氮,磷,钾肥等。
        2.3思茅松林人工林结构调整及生产力维持技术对研究针叶阔叶混交模式下有一定作用。生物多样性指数不一定很高,但是是否混合该模式仍然是种植松树并留下阔叶的基础,也是使用和控制松树种植思茅松农场摊位结构及生产维护最简单,最有效的增长方式。拉伸时针宽比1:1保留了一些硬木树种,可以人为地促进混交林的形成。保留了更多的物种并确保了生物多样性。结果:营养竞争加剧,而不仅仅是食物土壤养分尚未下降,反而土壤养分得到改善。
        2.4思茅松树重要病害现已知危害思茅松人工林的虫害有37 种,其中危害较大、易大规模爆发的有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松实小卷蛾(Retinia cristata)、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 )、思茅松毛虫(D.kikuchii)、广西新松叶蜂(Neodiprion guangxiicus)、南华松叶蜂(Diprion nanhuaensis)、云南松镰象(Drepanoderus leucofasciatus)、松大蚜(Cinarapinta bulaeformis)、牡荆叶甲( Phola sp. )等9种。其中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主要危害幼树主梢及侧枝,其余7种为食叶害虫。对于病害有以下防治方法。
        1.封山造林,翻新人工纯松林。创建混交林的培育,有助于多样化生物群落的繁殖和生存。
        2.喷洒1000倍50马拉硫磷EC或1000倍50松树EC,900倍90晶体三氯芬酸酯,灭杀冬天的一代和后代的2-3龄幼虫。
        3.使用2.5三氯芬粉,每667平方米喷3千克。
        4.使用于超低剂量喷雾的超低剂量配方中,每667平方米使用100至150 mL,将敌敌畏,马拉硫磷原油和二次油按1:1至3的比例有条件地混合。也可以使用2.5的溴氰菊酯或1-2ml的20氰菊酯原油将3000-4000倍的水少量喷洒在地面上。
        5.如有必要,在飞机上使用上述拟除虫菊酯类液体的500-1000倍进行超低量喷雾。
        6.使用1或2的Similan气雾剂,每667平方米160mL或20敌敌畏浓烟9-10.5kg/m2,浓烟云高度2m,抽烟0.5小时后,烟云掉在树上。
        7.在成年产卵的早期阶段,每667平方米释放100,000个赤眼蜂用于生物防治。
        8.为保护和使用天敌,将苏云金芽孢杆菌液体每毫升5000万至1亿个孢子,球孢白僵菌液体1亿至2亿孢子/毫升或超低含量球孢白僵菌油5亿个孢子/毫升,喷水。
        结束语:无论采用哪种更新方法或日志记录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覆盖范围,并且我们不能在脱离现实的情况下讨论哪种方法最好还是最坏。因此,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决定在某些条件下采用某些方法,而不是推荐某些方法或拒绝某些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崇华.普洱市思茅松采脂经营管理现状与对策 [J].云南林业,2009,30(3):40-41.
        [2]翁海龙,陈宏伟,段安安.思茅松高产脂优树选择 [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3):71-74.
        [3]蒋云东,李思广,胡光辉,等.思茅松高产脂优树再 选择的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08,37(3):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