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传飞控系统供电保护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1/4/1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期   作者:雷春牛
[导读] 在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展开技术性的分析
        雷春牛
        石家庄海山航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 石家庄,050000
        摘要:在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展开技术性的分析、验证,才能真正掌握各种科学技术的使用方法,目前我国对电传飞控系统的应用并不完善,尤其在供电保护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电开关的设置、电源突发故障等,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提出能够有效实现供电保护的方法,再展开验证确保符合技术要求,能够为电传飞控系统带来帮助。本文会针对电传飞控系统供电保护方法进行分析,以此来改善供电与供电逻辑重构等问题,确保供电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关键词:电传;飞控系统;供电保护
        引言:近些年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电传飞控系统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其中电子化程度逐渐增加,而对于供电系统要求也有更高的标准。在出现供电故障问题后,应该针对故障展开准确定位,并隔离相关故障部件,尽量保持系统性能,从而提高电传飞控系统供电容错率。电源管理对于飞机来说,往往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电传飞控系统需要电力,对飞机展开有效的控制,出现供电故障会无法控制飞机,因此需要有效增强供电保护,确保电传飞控系统在供电过程中能够安全稳定。
一、电传飞控系统供电要求
        近些年飞机飞控系统已经从机械转化为数字电传飞控系统,因此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面对供电问题,必须要配备大量的数字计算机、电子控制器等设备,以此来为电传飞控系统供电提供保障。其次在采用机载供电的形式,必须要保证备用电源与正常系统物理、电气上的隔离,从而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电传飞控供电系统设计,需要在自身工作基础上增加负载,包括自动管理系统中的供电、配电组件功率等,由于需要针对供电系统展开有效监测,因此状态监测、警告提示等功能的配置非常重要。
二、电传飞控系统供电模式
        1.分布式供电
        目前分布供电在电传飞控系统中较为常见,这种设计的优势就在于转换其他计算机控制,一般来说采用分布式供电的模式,主要由飞机汇流条进行供电,也有部分会采用转接供电,就算出现供电问题也不会造成影响,确保飞机的正确飞行。在采用分布式供电模式的飞机中,会配置6台计算机,以此来组成电传飞控系统,其中三台主要控制加上三陪辅助控制,为电传飞控系统的运行提供保障,只有出现超过4台计算机同时发生故障现象,才会影响电传飞控系统的运行。在供电方面分别通过三个汇流条的方式供电,出现故障问题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这也是分布式供电设计的优点,能够对电传飞控系统供电进行有效保护。
        2.集中式供电
        由于飞机的类型不同,电传飞控系统也有很大的差异,像波音飞机在飞控系统的架构上就和空客存在明显区别,大部分操作如飞行、控制都会利用FCM进行,基础的操作指令则通过ACE展开。准确来说在飞行过程中,ACE会作为主要的接收平台,根据飞行员的指令传递各项操作,再通过FCM进行科学的运算回传给ACE,并把指令交给REU控制作动器,并进行后续的运行工作。可以看到在控制方面涉及到了很多电子控制器件,所以应用集中式的供电方法,往往更容易发挥出效果,尤其是电源调节模块的使用,能够起到二次配电操作的效果,为电传飞控系统供电提供保护。
三、电传飞控系统供电保护方法
        1.基于心理惯性的解决方法
        在电传飞控系统供电保护方法研究中,首先通过惯性思维针对地面系统展开维护,而维护过程中为了减少工作量,应该把电开关与工作电源全部切断,而飞行过程中则要加强电开关的保护。实际操作为把开关设置在离飞行员比较远的地方,并将开关进行有效锁定,即使对开关进行搬动,也无法切断系统电源,虽然可以采用移除电源开关的方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飞行员的负面情绪,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出现安全风险,降低电源开关的安全性。另外在每次飞行之前,地勤工作人员都要对开关展开锁定,无疑增加了其工作量,所以要采用飞机上电后,就算搬动开关系统也不会出现下电的情况,以此来降低飞行员的负面情绪。

总体来说该保护方法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尤其在消除飞行员因断电产生的心理情绪问题,当然该方法也存在一定问题,由于系统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并延长了继电器的工作时间,如果继电器出现故障现象,也会导致电传飞控系统面临断电的问题。
        2.TRIZ创新思维方法
        (1)技术矛盾矩阵的优化方案
        在电传飞控系统供电保护设计中,可以应用取消电开关的方案,以此来增强电传飞控系统运行中的安全性,不过这一方法在地面维护过程中,需要利用飞控中的开关,针对电传飞控系统进行断电处理,从而减少地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其次也能降低电传飞控系统的运行时间,但采用该方法就必须在地面将电源断开,飞行过程中无法对电源展开操作,也就是无法切断电源。目前来看该方法仍存在问题,为了能够有效完善和优化,可以采用分割原理和事先防范原理解决,从而为电传飞控系统供电进行有效保护。
        (2)分割原理
        一般来说分割原理的概念,主要就是将物体划分为多个部分,这些不同的模块有着一定独立性,并且可以随意分解、组装,所以简单来说就是增加物体的可分性,这也是分割原理的基础概念。在以往的电传飞控系统运行时,断电操作往往需要在地面维护中进行,在飞行状态下则始终保持电源连接,根据这个基础可以针对性的展开分割,包括具有独立性质的地面供电与机载供电两个系统组成。在进入飞行状态下,可以切换成机载电源实施供电,确保能够更加有效的控制电源,就算继电器出现故障问题,也会大大减少各种安全风险。不过需要注意采用该方法后,地面电源开关就需要合理化设置,由于重要程度逐渐降低,因此应该移出驾驶舱,可以设置在利于地面维护工作的位置。
        (3)事先防范原理
        事先防范原理其实是比较简单的理念,就是通过合理预防来降低问题发生概率,主要会涉及到以往的数据资料,并以此为基础去分析研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就能够为物体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因此可以根据这个原理为基础,设计出地面电源供电时,能够自动断电的方案,不过在电源连接时,也需要人工进行操作。该方法可以结合分割原理使用,针对电传飞控系统供电保护功能展开科学的设计,但是需要注意这个设计方案,必须要在地面上进行相关电源操作,因为飞行过程中会切换成机载电源进行供电,而适中处于连接状态下,所以不能在机载供电的情况下断开电源。该方案可以有效提高电传飞控系统供电性能,并且每次飞行前都不需要操作上下电开关,也减少了地面维护工作量,另设置为自动复位按压开关,也为供电保护提供了一定支持,任何历史操作都不会造成后续的影响。
结束语
        通过对电传飞控系统供电保护展开深入研究,不仅实现了自动断电等功能,和传统供电保护方法相比较,也具有更多的应用优势。首先在系统运行能耗方面,可以有效的进行节省,同时增强供电过程的稳定性、安全性,因此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充分提高了供电保护水平以及电源管理水平等。其次在应用新的供电保护方法后,能够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大幅度降低工作量,把地面无效运行时间进行有效缩减,不仅提供了较高的可靠性,更是解决了充放电控制过程中的动态负载问题,未来还需要继续探索电传飞控系统,以此来提高飞机供电方面的性能。
        参考文献:
        [1]郭俊俏,喻松.电传飞控系统的综合控制台方案[J].中国科技信息,2019(10):50-51.
        [2]韩建辉,翦巍.电传飞控检测系统设计研究[J].航空科学技术,2018,29(11):8-13.
        [3]王胜利,李波.电传飞控系统供电方案设计与分析[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8,31(02):141-143.
        [4]盛伟强.飞控系统集中供电装置的备份电源分析[J].科技视界,2017(05):356.
        [6]杜永良.电传飞控系统供电保护方法[J].航空计算技术,2015,45(02):109-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