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计量管理体系对油气计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4月   作者:卞威 陈晓 董泓铄
[导读] 随着油田经营机制的转换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产量计量水平的要求就越来越高。而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藏地质条件却日趋复杂,复杂条件油井所占产量比例高,但计量管理难度大。

山东东营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采油管理2区  卞威   陈晓  董泓铄      257231

摘要:随着油田经营机制的转换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产量计量水平的要求就越来越高。而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藏地质条件却日趋复杂,复杂条件油井所占产量比例高,但计量管理难度大。主要表现在:部分特殊区块的计量手段没有大的突破,分队计量的精确度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稠油、低产低液、掺水等油井的计量方式上进行了深入的摸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复杂条件  计量水平  管理体系
        前言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藏地质条件却日趋复杂,复杂条件油井所占产量比例高,但计量管理难度大,对生产经营管理形成了相当的制约作用。因此,不断研究和实验复杂油藏条件下的科学计量方法和管理体系,对油田的开发具有着深远的意义,此课题的开展对于油田的高效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现实作用,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一、计量现状分析
        1.1计量的内容
        对油井进行油、气、水计量,是油井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计量,可以了解油井的产量变化情况,掌握油井的生产动态,为油井分析制定合理的油井工作制度和管理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1.1.1 油的计量
        油井的量油方法很多,现场上常用的量油方法,从基本原理方面可分为容积法和重力法两种;从密闭程度方面可分为低压放空量油和高压密闭量油两种;从控制方法方面,可分为手动控制量油和自动控制量油两种。
        1.1.2气的计量(测气)
        目前油井测气有放空测气和密闭测气两大类,对气量小、管线压力低的井可采用放空测气,对气量大、管线压力高的井采用密闭测气。
        1.2主要计量方式及其优缺点
        1.2.1、站内分离器计量法
        站内分离器计量法的工作原理是根据连通器的平衡原理,通过观察分离器玻璃管液面上升至规定量程所用时间,从而计算出单井日产液量。站内分离器计量法的优点是操作非常简单,维护相对方便,并且经久耐用,由于用水直接折算出了进入计量分离器内的液体的质量,因此相对来说较为准确。站内分离器计量法的缺点是受计量分离器体积的限制,量油的时间较短,特别是高液量井量油时间往往只有1-2分钟,甚至可能更短。 用如此短的单位时间内计量出24小时内的产量,造成的误差就会较大。同时计量分离器计量法对单井的气量有较高的依赖性,对于贫气井的计量工作极其困难。
        1.2.2其他计量法
        由于油井偏远等因素,通常会采用大罐计量法或罐车计量法,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准确的计量该井在该段时间内所生产的液量,而且可以不受地面管线的限制,比较容易实行。其缺点是:
        测定出的数据为体积值,当液体含气量比较多时,往往很不准确;
该方法将造成车辆及人员的大量投入,人力和物力成本相对来说比较高。
        二、类型油井科学计量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2.1掺水油井计量手段的研究和突破
        2.1.1掺水油井生产和计量现状
        掺水主要应用于具有产液量低、含水低、管线距离长、油稠、含蜡高等特点的油井上,主要作用是减少油井生产和输送过程中的阻力,降低井口回压,改善生产和输送效果。目前掺水的工艺流程主要是掺水泵站(来水)→掺水间→闸门→掺水表→单井掺水管线→井口掺水流程,掺水间流程多采用上下流闸门控制,上流装掺水水表,掺水水表通常采有机械水表或电子掺水表。
        2.1.2造成掺水油井计量难的主要因素
        (1)、油井自身存在的问题
        需掺水的油井本身通常具有供液不足、管线距离长、油稠、含蜡高等一些特点,部分井甚至生产状况不正常,计量难度较之一般井大。
        (2)、掺水计量仪表的问题
        目前现场应用的主要是机械流量表和电子掺水流量表。


机械流量表使用寿命较长,价格较便宜,但容易受水质的影响,往往会发生堵塞现象,而且精确度相对较差,掺水量过小或过大常会发生水表停转现象。电子掺水表精确度较高,读数方便,但受掺水温度影响较大,电路板容易损坏,且价格昂贵。因此掺水表的准确度也影响到油井计量的准确性,。
        2.1.3、科学的掺水油井计量模式的建立
        (1)、建立健全掺水计量和管理制度
        结合油田实际,建立或健全掺水油井的日常管理制度,制定流程,计量仪表的维护、保养、校验制度。根据单井实际,确定各井的掺水方式、掺水量范围,对产量计量的方法、校正方法、误差范围、应急措施及取样地点作出规定。制定考核和奖罚制度,进一步促进掺水油井计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
        通过加强现场培训,提高职工对掺水油井管理和计量工作的重视程度。培养和引导职工积极掌握掺水油井生产、管理、计量等方面的规律,选取合理的计量方法,保障掺水油井计量的准确性。
        (3)、综合利用多种计量方式,互相补充,互相校正,提高准确性
        2.2稠油区块计量方式的摸索实践
        2.2.1导致稠油区块计量难的主要问题
        由于原油粘度大,且采用常规方式(非热采)生产,溶解气少且难以从原油中析出,计量工作一直是影响油藏开发的难题。同时,由于液量低、温度低、含水低,采用热掺水伴送,虽解决了集输问题,但进一步加大了计量的难度。同时,由于掺水温度高(>70℃),结垢现象严重,堵塞掺水表,造成掺水无法计量,从而无法分解出油井产液。计量问题成为了制约油藏开发的重要因素。
        2.2.2稠油区块计量问题的研究和实践
        稠油断块原油内含气较多,且常温下难以析出,虽然原油本身密度达到0.95以上,但常温测定单井采出的油气水混合体密度只有0.7-0.9,需多次加热内含气才能逐步析出。因此,体积计量方法不准确。由此,我们测定了每口井混合流体的密度,根据密度折算出液体的质量,大大提高单井计量的准确度。
        在流量计使用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我们进一步开拓思路,利用单相掺水量计量较准的特点,分别在计量间、井口取样化验,可折算出单井的实际产液,该方法对于核实单井产量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具体公式为:
        单井产液=掺水量*(1-计量间样含水%) / (计量间样含水%-井口样含水%)
        2.2.3稠油区块科学计量模式的建立
        通过不断摸索,我们确立了不同类型油井采取不同计量方式,多种计量方式互补”的单井产量计量方式。对于气量大、含水高、液量高等特点的油井,主要采用“分离器+质量流量计法”进行计量,对于液量低,含水低,采用上述方法难以奏效的,则采用“井口排空称重法”进行计量。
        三、体系运作及效果评价
        该体系建立后,对于量油中发现的问题,反复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计量核实,直至得到确认的结果为止。计量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除了为产量考核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外,其作用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建立以项目组为核心的监督考核体系,使各队相应完善了计量管理制度,提高了对计量工作的重视程度。
        (2) 通过项目组的工作,对基层队及班组的计量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一些旧的思维方式,量油化验中的非正规操作得到了纠正。
        (3) 在项目组的组织下,有针对性地组织技术人员对一些技术难点进行攻关,解决了在计量管理中的部分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油田经营机制的转换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效益核算逐步向区块、单元、单井转移,与此相适应,对于产量计量水平的要求就越来越高。而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藏地质条件却日趋复杂,复杂条件油井所占产量比例高,但计量管理难度大,对生产经营管理形成了相当的制约作用。因此,不断研究和实验复杂油藏条件下的科学计量方法和管理体系,对油田的开发具有着深远的意义,此课题的开展对于油田的高效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现实作用,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采油工程原理与设计》 张琪主编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0
[2]《石油工人技术等级培训教材--采油工》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