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理念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2月   作者:张建
[导读] 现如今,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同时,想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对于这一复杂矛盾的现状,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更要重视生态理念。据调查,我国在优化城市环境,减少资源压力方面,引入生态城市理念,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所以,相关部门引起足够重视,结合实际情况,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山东省济南市城镇规划建筑设计院 张建   250000

摘要:现如今,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同时,想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对于这一复杂矛盾的现状,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更要重视生态理念。据调查,我国在优化城市环境,减少资源压力方面,引入生态城市理念,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所以,相关部门引起足够重视,结合实际情况,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理念;运用
        引言
        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标志着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愈发深入,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居民和自然环境之间的日益分离,尤其是在城市的无节制膨胀下,人工设施愈发增多,导致城市的生态问题加剧,环境恶化、城市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等愈发凸显出来,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对城市的规划和人类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1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
        生态城市规划就是以建设生态城市为发展基础,将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之间能够良好的融合,在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对城市内的生态关系进行协调规划。生态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要能够结合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指导方针,结合各个地区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生态情况来进行合理的规划。
        2生态理念下城市规划现状分析
        当前,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态规划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生活垃圾变得越来越多,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且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发展受到严重景程。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包含较多内容,加之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城市规划效率得不到提升,阻碍了城市建设的发展。当前,部分城市旧城与新城区不能更好地实现功能互补,想要改善这一现状,避免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就要应用生态城市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法。而公园城市能够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城市发展的生态文明形态,其内涵是实现生态价值。其主要特征是在人与自然的基础上,构建城市运转体系,彰显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此外,在国土空间规划创新与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空间规划是对国有土地规划发展的指南,也是开展各类建设活动的基础。当前,由于受到行政体制以及各部门利益的影响,导致在国土规划过程中,对资源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需对其引起重视;除此以外,城市建设必须以生态理念为基础,并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而努力。
        3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理念的运用原则
        3.1城市生态位最优化原则
        在城市的规划中,运用城市生态城市理念应以城市生态位最优化为原则,生态位指的是在群落中的物种占据的空间地位和营养关系地位,城市的生态位指的是城市为人们提供的生态因子或为人们利用的生态关系。城市生态位将一个城市的现状反映出来,包括城市对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生活活动是否提供了相适宜的条件,并且将城市的环境、资源、人口、地位、功能、性质、作用等优势和缺陷反映出来。通过城市生态位的分析可以看出该城市对人们的吸引力和离心力,在城市竞争力当中,城市生态位是关键的要素之一可将城市生态位分成资源利用、生产条件生态位,和环境质量、生活水平生态位。资源利用、生态条件生态位被简称为生产生态位,而环境质量和生活水平生态位被称为生活生态位。生产生态位体现了城市的经济水平,生活生态位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重要的构成部分。运用生态城市的理念对城市进行规划时,应以城市生态位最优为原则,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以人们的生活活动为主,提高城市对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和吸引力,避免出现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冲突问题。


从微观的角度出发,运用生态城市的理念规划城市时,则需要保证对于每个城市居民都应提供公平的、优良的生态服务,包括居住空间等相当的生态位水平。
        3.2提升对城市生态功能的规划
        在对于城市生态功能的规划当中,其主要有城市交通体系以及住宅区域和园林绿化规划等工作。首先,相对于城市交通体系的规划,交通问题是城市规划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在基于生态城市理念当中,需要结合城市的实际发展特点对于城市金融体系和住宅区域、行政区域等做好调整,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绿色出行的宣传度提升,对于一些有着出行超负载的城市区域可以进行车辆的规范规划,确保出行的有序以及安全;其次,做好城市住宅区域的规划,确保住宅区域当中的能源循环度符合要求,保证住宅区域的基础建设完善化,对城市规划和本地区人们的生活风俗习惯有效融合,将城市给排水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以此来对城市整体的住宅区域做好合理的规划;最后,相对于城市建设当中园林绿化的设计,对城市的园林绿化程度加强,主要着重点落实在城市街区的绿化以及对河道的合理治理,建立相应的城市防护林等。
        3.3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生态城市理念下,提升人们的参与度,提升人们生态环保意识,使人们建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第一,自主进行学习,并参与到生态环保工作中,充分认识到生态意识的重要性,避免出现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的浪费现象。第二,利用媒体进行宣传。可采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理念的重要性,还要借助于微信与微博等新兴媒体对信息进行发布,使生态理念渗入人心,促使全社会都保护生态环境。当人们充分认识到环保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地开展城市建设,为城市生态理念树立坚实的基础。第三,建立生态信息平台,及时对城市建设进度信息进行发布,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另外,还要结合自身实际,将自己的想法发表在平台中,使管理部门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到群众的想法,为决策提供参考。第四,生态城市中,从多角度进行宣传,可发布一些警示语,提升人们生态意识,规范自身行为,避免随意乱扔垃圾,做好日常管理,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
        3.4生态功能区划
        第一,生态功能区划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城市更好的分析自身功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通过生态功能区划,将不同区域的生态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更好的实行资源整合,促进城市发展。第二,生态功能区划进一步满足了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实现城市生态化建设。在区划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不同区域间的差异,遵循特殊生态功能区优先等一系列原则,从而更好的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第三,要讲究生态功能区划的方式方法,积极展开实践,利用合并法、主导标志法、要素叠置法、顺序划分法以及类型制图法等,寻求最合适的方法。要注意理解和区分不同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更加合理的对城市生态功能进行区分。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是发展的过程当中应结合生态城市理念,提高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利用生物圈中的资源创造物质财富的基础之上,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结合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和特点等,消除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尊重和保护自然,构建起生态平衡的现代化城市,使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被持续利用,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明,贺强国,王庆.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要点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5):68.
[2]唐芳.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理念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23):115~116.
[3]黄晓惠.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要点解析[J].城市建筑,2019(2):54~54.
[4]孙伟,王莉静.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工作研究[J].城市建筑,2019(15):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