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杨智勇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2月   作者:杨智勇
[导读] 可持续发展是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途径。我国部分地区环境污染严重,在近年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生态植被过度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为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水利行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把水土保持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实现我国水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弼元项目管理咨询公司   杨智勇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途径。我国部分地区环境污染严重,在近年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生态植被过度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为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水利行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把水土保持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实现我国水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的特点及其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为相关水利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重要作用
        引言:
        水资源短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资源问题之一。为了满足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水利部门应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为前提,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的作用。在我国,水土流失现象越来越与严重,大量的水土流失导致很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紧缺现象,甚至影响到当地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1水土保持措施及其特点
        在人类破坏和自然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水土流失现象在我国很多地区不断恶化,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近年来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兴建和改善各地的水利工程,我国水利行业得到了全所未有的发展。为了实现我国水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意识到水土保持在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是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来降低土壤表面被风化和侵蚀。水土保持措施有三个特点:一是涉及水利、法律、地质等多个学科。第二,差别很大。中国幅员辽阔,不同领域土壤不同,自然条件存在较大差距。此外,受经济水平、土地利用水平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差异更加明显。因此,水利工作者有必要考虑水土保持工作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水土保持效率。第三,全面性。水土保持工程工作量很大,内容也很复杂,涉及面很广泛,需要多部门协调作业才能完成。
        2水土流失对水利危害
        2.1水量减少, 发生涝灾
        如果一个地区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就会导致当地的水资源严重流失,尤其是在旱季会出现河流断流,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土壤需要吸水,当土壤蓄水能力降低时,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会增大,导致土壤疏松,从而失去蓄水能力,从而无法蓄水。第二,水土流失会导致大量的土壤表面被沙化、风化,造成当地的空气质量差,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2.2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导致洪涝灾害
        土壤侵蚀导致标志性径流的变化。与旱季水量减少相反,汛期会发生洪水,
        特别是在生态植被破坏严重的地区,一旦发生持续性降雨就会出现大量水土流失现象和洪涝灾害,很容易在瞬间形成山洪,从而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3造成河库淤塞, 降低水利工程效益
        特别是在植被覆盖率低的山区,雨水会带走山坡表面的大量砂石,这些砂石随着雨水流入附近的水库和河流中,会造成河流、水库淤塞。
        2.4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传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地区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了经济的短暂发展,造成了生物植被过度破坏,导致无法修复。所以在遇到连续性降雨的时候容易引起山体滑坡甚至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导致交通堵塞、停电、农作物受损,更重要的是,河流可能被切断,从而影响航运。
        2.5水质量变差
        大量的水土流失会导致雨水在带走砂石过程中把土壤中的污染物一起流入到附近的水库或者河流中,造成水污染,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用水质量。
        3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3.1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是保证当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当地的农业和经济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因此,搞好水土保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水利事业的发展,可以合理利用水资源,有效保护环境。
        3.2降低洪涝灾害发生概率
        目前,很多地区实现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是退耕还林、大量种树种草等来修复生态植被,这样不仅实现了水土保持的目的,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气候环境和空气质量,尤其是减少了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如果地表水耗尽,土壤中的地下水可以发挥自身的作用,对地表径流进行补救和稳定。因此,水利工作者应科学做好水土保持规划,更加重视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深入分析我国水土流失的原因,因地制宜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3提高水资源质量
        在水利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确保水环境质量是重点,而水土保持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保证区域内水环境质量。水土保持可以有效降低水土流失过程中把土壤中大量有害物质带入附近的水库或者河流中,有效改善了当地的水资源质量。所以,要对重点流域的水利工程进行严格管理,尤其是对重点流域附近的生态环要进行重点管理,避免对流域的水环境造成污染。
        3.4提高河流泄洪能力
        生态植被的破坏会导致植被下的土壤失去保护,一旦遇上降雨或者大风天气,就会导致大量泥沙随着降水一起流入附近河道,造成河道堵塞,时间久了就会降低河流的泄洪排水能力,一旦遇上持续降雨就会出现洪涝灾害,威胁到周边居民的安全。水土保持可以有效减少泥沙的流失,可以提高河流泄洪能力。此外,在一定程度上,做好水土保持可以避免滑坡和泥石流,从而保证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3.5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目前我国人均用水量不断增加,淡水资源逐年减少,水土保持可以有效减少当地的淡水资源流失和浪费,增加水资源的价值,保护水环境,进而改善水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的缺水问题。
        4.防止水土流失的相关解决措施
        4.1对水土保持工作进行有效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意识到水土保持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我国已经把水土保持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执行,这也为今后水土保持工作全面、有效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对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的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对今后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4.2提高对水土保护的相关意识
        在水土保持方面,我国有关部门还要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增强人们的水土保持意识,让人们都深刻意识到水土保持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自身的利益,对造成水土流失的工程项目要立刻叫停或者整改。另外,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也要严格贯彻水土保持理念,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保护我们耐以生存的土地,减少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4.3将后续工作落实到位
        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后,应定期进行一系列检查,以保持工作的耐久性。相关工作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因此,后续工作落实到位,有利于稳定水土保持工作的长远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虽然国家不断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具体措施来降低水土流失,但是,随着耕地面积的快速减少,土地沙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恶劣的生态环境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搞好水土保持,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更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参考文献:
[1]王艳敏.浅析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应用能源技术,2016(4).
[2]李晓静,孟令宽.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0).
[3]赵国秀.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山西农经,2018(5).
[4]王平.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陕西水利,2017,(2):12-16.
[5]张平.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4):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