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2月   作者:崔显卫
[导读]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建筑施工进度管理的基本特征展开分析,结合建筑施工进度管理的重要性,内容包括提升组织计划完善度、减少不合理成本支出、提高工程作业效率、提升作业环境安全性、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等

山东济南鼎润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崔显卫 250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建筑施工进度管理的基本特征展开分析,结合建筑施工进度管理的重要性,内容包括提升组织计划完善度、减少不合理成本支出、提高工程作业效率、提升作业环境安全性、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等,通过研究做好施工资源配置工作、加强施工变更情况监督、建立施工风险评估体系、提高工程监理管理力度、做好资金调控管理工作等方法,其目的在于提高建筑施工进度管理水平,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法;探讨
        引言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房屋建筑已经成为了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房屋建筑的发展不仅为经济进步提供了帮助,同时也更加切实的将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变展现了出来。但是在此期间出现的问题也十分明显,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关注施工细节,最终导致施工管理出现了问题。
        1建筑施工管理的基本特征
        1.1时效性
        所谓时效性是指建筑工程在施工实施过程中,其一直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会根据建筑工程现场作业的实际情况,对于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动态调整进度计划参数,从而确保建筑施工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为了确保该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需要依托于信息技术对于现场作业情况进行资料的动态采集,这也确保了施工进度与施工活动的推进保持较强的同步性。
        1.2综合性
        所谓综合性则是指施工中,涉及诸多的施工因素,如施工设备管理、施工技术管理、施工人员管理等,这些内容相互之间保持着较高的独立性,同时也保持着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在实际应用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参考不同的施工内容对于相关的因素内容进行梳理,从而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营造出良好的建筑工程施工环境。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方法
        2.1完善管理体制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筑企业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①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企业上级管理人员要增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定期开展安全意识培训工作;②建筑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施工情况和社会发展状况,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方向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确保所有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建筑施工工作。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企业可以制定激励制度和人才招聘制度,确保招聘的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施工安全意识。
        2.2加强现场巡查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发挥着重要的安全管理监督作用。就当下而言,很多监理单位在监管权利行使方面存在较大的弊端,无法及时发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无法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应当加强监理单位的改革创新,避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产生利益关系,无法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建筑企业监理单位要对施工现场技术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避免因技术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施工某一环节不符合要求,最终发生安全事件。
        2.3制定安全标志
        为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建筑企业有必要加大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力度,制定相关安全标志,规范施工人员的日常工作,提高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企业安全标志能够展现企业的文化特征,安全标志有安全信号、安全徽章、安全标注性建筑以及安全板报等,建筑企业制定安全标志后,能够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进行有效引导,保证施工人员工作符合安全管理要求,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建筑施工进度管理控制方法分析
        3.1做好施工资源配置工作
        通过做好施工资源配置工作,可以确保各环节施工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确保拟定施工进度计划内容的顺利推进。在具体应用环节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内容进行梳理,明确各个施工环节之前的必要联系,同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拟定可靠的施工资源配置方案,提升所分配施工资源的合规性;第二,在拟定资源配置方案时也需要对资源的具体用途进行梳理,明确不同类型资源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合理匹配所用到的资源信息,使其能够形成相对统一的应用整体;第三,在资源配置方面,需要对具体的管控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及时纠正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减少资源浪费问题。
        3.2加强行为监督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行为监督工作一直存在,其存在的价值就是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有效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了解到,行为监督工作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了摆设,相关工作人员与管理部门也没有认识到行为监督的重要性,因此在工程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就要注意,一定要对行为监督工作进行优化,并将其管理制度进行深化分析,最终将工作重点与责任明确出来,进而有效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单位管理效率。
        3.3提高工程监理管理力度
        通过提高工程监理管理力度,有利于施工进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减少施工问题的出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监理起到了良好的监督作用,可以为工程施工活动的安全推进奠定基础。在实际应用中,工程监理团队需要明确自身的管理责任和工作任务,并且需要保持较高的综合素养,能够对施工过程中的不合规问题进行准确指出,从而确保施工活动开展过程的有序性。并且在工作开展期间,需要对该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提前制备好相应的处理方案,并且也需要提前做好报备工作,确保工程建立工作开展过程的可靠性。
        3.4加强机械设备安全预防试验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为保证项目施工安全,企业有必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安全预防性试验,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建设。机械设备是建筑施工主要施工工具,由于建筑施工工期较长,机械设备会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发生磨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个问题,施工现场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试验,检查设备是否还能支持施工工作的开展。另外,施工单位购买相关设备的时候,需要对设备的质量以及安全性能进行检查,避免采购不符合施工要求的设备,会对建筑施工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购买人员要检查设备的安全许可证以及产品许可证,做好机械设备全面检查工作,保证机械设备符合施工要求。
        3.5优化施工技术管理责任制
        为避免出现施工质量问题时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出现相互推诿责任,影响工程整体建设进度与安全的情况,应对施工技术管理责任制度进行合理优化,保证责任制度与企业管理制度进行融合;细化施工技术管理责任与义务,明确施工技术管理的主次责任,并建构责任溯源机制。一旦发生质量安全问题,则可启动责任溯源机制,对不同级别的管理责任人进行问责,科学准确界定相关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责任。在责任制体系的支撑下,有效提升建筑工程开发建设的效率与质量,发挥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施工资源配置工作,可以确保各环节施工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加强施工变更情况的监督,能够对施工变更情况的影响情况进行梳理,建立施工风险评估体系,能够提前拟定措施对该问题进行规避,提高工程监理管理力度,有利于施工进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资金调控管理工作,可以提升施工单位成本管控水平。基于施工进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拟定合理地施工控制方法,对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有序性有着积极地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连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123-124.
[2]郝建可,朱彦航.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20(2):179.
[3]陈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建材与装饰,2019(36):177-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