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 兰美娜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2月   作者:兰美娜
[导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则是维持企业长久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建筑公司应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在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时,必须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模式,以提高工程质量为核心任务。

云南昆明东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兰美娜   6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则是维持企业长久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建筑公司应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在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时,必须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模式,以提高工程质量为核心任务。管理工作的改进可以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能够保持稳定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现状和管控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控制措施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在进一步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尤为显著,建筑工程作为重要行业之一,其发展可以带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提升,其中,建筑工程管理对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发展会促使建筑行业的生产能力以及质量安全的提高,使得建筑行业更加有序和高效的发展,也会使建筑行业的竞争机制良性化。本文介绍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和概况,然后探讨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改进进行讨论,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其优势,从而促进建筑行业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1.1进度管理
        进度即工期,具体是指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展程度。从承建方进度管理的实施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相关人才的储备有所不足,尤其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由于缺乏专业的人才对整个工程项目计划进行组织管理,从而导致进度安排受到影响,极有可能造成进度延误。同时,进度管理机构不完善,未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对进度的管控不够严格,致使工程施工中出现组织管理混乱的局面,对工程进度造成不利影响。此外,施工设计图纸的变更也会使工程进度出现延误。
        1.2质量管理
        质量是建筑工程永恒不变的话题,尤其是随着近年来质量标准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得建筑工程质量要求随之提高,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得以凸显。想要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承建方虽然加大了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也建立了与质量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工程中的质量问题仍有发生,并且因为人员的疏忽大意,常常会埋下一些质量隐患,当工程投用一段时间后,很多质量问题开始暴露。
        1.3安全管理
        安全是建筑工程的头等大事,是管理的重中之重,与其他要素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轻则延误工期、影响质量,重则会造成人员伤亡,导致成本增大。所以承建方必须重视安全管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承建方忽视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用于安全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安全设施不完善,未能达到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增大了安全事故隐患。
        2.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日益朝着智能化、节能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正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将其弊端一览无余地暴露出来,因此,为切实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切实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现状的分析,结合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再对标对本的加大对其的反思与改进,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参与到建筑工程管理的改进和完善之中。因此,本文基于这样的思路,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作出如下总结和分析。
        2.1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导致管理混乱
        良好的管理机制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得到有条不紊地实施的关键。而就现代来看,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机制上存在的问题较多,无法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


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原因需要引起重视:第一,只注重利益,而忽视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使得施工现场的管理较为混乱,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缺乏人性化,难以结合工程项目实际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更多的只是照抄照搬,不仅摸着石头过河,而且没有对过河中的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这也是建筑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源所在。第二,缺乏明确的职责划分,建筑工程管理需要各自之间良好的配合才能完成,但是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各自的职责不明确,尤其是在施工管理中,所采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方式有待改进。第三,所制定的管理机制缺乏弹性与活力,较为死板,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使得整个管理过程更多的是条款式的进行,并没有结合建筑节能经济环保、人员人性化管理等方面的需要,使得管理秩序混乱的同时,整个施工现场的管理效果不好。
        2.2缺乏专业人才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才已成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因此建立一支高效的人才队伍对企业的稳定发展而言非常重要。在复杂的行业环境中,建设项目管理的目标也是公司稳定发展的前提。当前,许多建筑企业没有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忽视了专业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另外,一些管理人员认为建筑工程行业不需要高级人才,这种错误观念影响了建筑企业高端人才的聚集,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发展,而且还影响了建筑工程行业的人才结构。
        3.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在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指导下,可以有效地执行建筑企业的各项管理任务,确保工程的施工效率。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分配,降低建设项目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应包括人员管理机制、施工环境管理机制、安全管理机制、居住空间管理机制、施工工艺和标准管理机制。完善的建设项目监督管理机制可以为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指明方向。
        3.2质量保证措施
        承建方应当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工程质量检查制度,并向监理单位提交工程质量文件。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应当对相关的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教育与技术培训,并定期对施工人员的劳动技能进行考核,要求所有施工人员在各道工序的作业中,必须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以此来保证质量达标。承建方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对工程项目建设中使用的各种材料、机械设备以及重要部位、施工工艺等进行质量检查与检验,并对整个过程进行如实记录,确保质量结果的准确性,并据此对工程质量报表进行编制,报送给现场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时,按照规定要求开展现场取样试验、复核测量以及机械设备性能检测等工作,提供试样,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试验报告和测量成果。
        3.3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注重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准则。当前,多数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不具备综合素质,导致管理工作面临较多阻碍,频繁出现工程管理问题。针对该类问题,首先,应高度重视并予以处理,以此维护工程管理的应用价值;其次,完善工程管理职责,以此补充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内容,以免影响工程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建立一套完整的工程管理责任机制后,能够维护建筑工程管理效果。
        结语
        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了解,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既要明确工程管理的意义,同时也要根据安工程管理的特点和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使工程管理工作能够在实施中,在企业的管理意识方面发生转变,在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方面得到提升,在工程管理机制的建立方面更加完善,推动工程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使工程管理工作在推进落实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目标,能够在发展质量方面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曹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解决措施[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20(10):30-31.
[2]李慧.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科技风,2020,(17):151.
[3]余建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的路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0,29(5):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