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表达手段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2月   作者:孙甜甜
[导读]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建筑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重要分支,建筑设计表达的概念转化是和艺术设计发展相互统一的,是设计师自我有意识地改造建筑的活动,运用人类主观能动性探求建筑设计美的规律,丰富艺术设计的表达方式。建筑和艺术有极强的关联性,其表达方式和艺术发展也具有一致性,是从潜意识向自我意识表达的逐渐演化。

山东省济南市城镇规划建筑设计院  孙甜甜   2500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建筑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重要分支,建筑设计表达的概念转化是和艺术设计发展相互统一的,是设计师自我有意识地改造建筑的活动,运用人类主观能动性探求建筑设计美的规律,丰富艺术设计的表达方式。建筑和艺术有极强的关联性,其表达方式和艺术发展也具有一致性,是从潜意识向自我意识表达的逐渐演化。当今建筑设计风格百花齐放,只有极具原创性和创新性的建筑设计概念与表达手段才能获得市场话语权。然而,如何把握建筑设计概念?这就需要建筑师运用不同的表达手段,更好地反映建筑设计的不同内涵,解读不同的建筑设计信息,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建筑。
关键词:建筑设计;表达手段;实践
        引言
        建筑的存在不仅是一种身体的享受,也是一种心灵没美感的享受,为了建造出更符合现代设计的建筑,不断的建筑中加入新的元素成为了建筑师们的首要尝试,在建筑中可以加入各种各样的元素来使建筑变得独特,其中,在建筑中加入该地区的文化是建筑师常用的方式,这种方式既简单也复杂。简单是指该地的地域文化特色是非常鲜明的,所以对于建筑师来说,加入这种文化时非常有代表性的,但是难点就在于如何将该种文化更和谐的融入建筑之中,用何种方式来表达这种文化,这就是我们需要探讨的。
        1设计表达涵义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设计表达只是通过设计图纸,对设计人员的想法和认识进行表达。但是,实际上,这样的认识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准确的。设计图纸只是设计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能完全代表设计表达的涵义实际上,设计表达的内容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扩充和发展的。从内容方面分析,设计表达包含图面表达、语言文字表达、模型表达等,其含义是十分广泛的。总的来说,设计表达是设计人员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对自身的设计思想和理念进行表达,便于人们的理解和认识。
        2建筑设计概念的表达
        2.1建筑设计表达中的复合呈现方式
        明确建筑设计概念之后,设计者接下来要做的是如何让人们理解、认可建筑设计,需要设计者掌握建筑设计概念的表达方式,进行有效表达。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从专业的角度考虑,保证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并且还需要处理现实问题,进行建筑设计的表达。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建筑无法建成与设计概念无法表达是两种情况,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关联。并不是一切设计概念均会以物化的建筑表现出来,设计者能够通过录影、模型、图纸、文字、照片等多种方式进行建筑设计的表达。就当代建筑设计而言,建筑工程实践、杂志、手册、书籍、展览等,都可以成为建筑设计概念的呈现模式。如,当下定期开展的各种建筑展览会,便是建筑设计概念的展现方式。在威尼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成都双年展等活动中,设计学科和艺术学科发生碰撞,各个领域的设计者可以在活动中,就已经实现或者没有实现的建筑设计概念进行沟通交流,在互动中,让更多人关注这种建筑设计概念。在不同展览模式中,建筑设计概念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引起社会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设计服务的对象也向着多元化方向转变。建筑不再单单是人们遮风避雨的场所,也不再单单是满足审美需求的“模仿建筑”,更不单单是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魅力的“标志物”。建筑设计服务的对象越来越多,建筑需要承载大量的功能,如何实现这些功能,是很多设计者要关注的问题。在对建筑设计概念进行表达时,建筑模型应需而生,通过这一模型,在三维图像中可以对若干建筑设计概念进行有效表达。



        2.2图解表达
        建筑环境设计是一种视觉语言,图解表达是把设计过程中有机的、偶发的灵感及对设计条件的“协调”过程,通过可视的图形记录下来。这种表达方式可以深化设计分析及方案评价,提高开拓创新思维的能力,同时将设计的思维过程直观展示出来。建筑和其他意义及尺度上的空间设计与表达均以图解信息为主要媒介。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的速写图稿是运用图解表达的典型例证,设计师通过图解笔记记录方案设计的思考轨迹,从中去分析、提炼、获取图形以外的东西。草图这种形象化的思考方式,是对视觉思维能力、想象创造能力、绘画表达能力三者的综合。事实证明,应用草图来记录设计原始视觉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帮助思考是设计师普遍采用的方法。在设计创作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图解这种方式,融合、改进更多的设计概念,形成具有创造性的建筑环境设计思维。
        2.3通过空间营造来表达
        通过空间营造主要是将建筑从空间上设计得更符合当地文化,就拿苏州博物馆来说,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就是通过空间营造的方式来体现苏州的地域文化的,在整个新馆的建筑上,使用了三角形来作为该建筑的造型元素和结构特征,在中央大厅和许多的展厅之中,其屋顶的框架线均是由大小不等的三角形和正方形来构成的,这样的屋顶让江南的斜坡屋顶融入在博物馆建筑中,使得博物馆和周围的建筑相互呼应。这个建筑结构运用现代的材料和技术,在将当地文化融入建筑的同时还解决了采光方面的问题,使得建筑在美观的同时还具有实用性。
        2.4建筑设计表达中复合表现符号
        信息以符号的形式进行传递,建筑信息的传递,也是以符号为基础的。建筑设计表达中,必须要有相应的符号,才能将建筑设计概念的构思表达出来,被观众所了解和认可。当代建筑语言符号已经与其他艺术学科领域的语言符号融合在一起,一般会以“形象”辅助的方式,与建筑设计表达符号复合在一起,进行建筑设计概念的表达。建筑语汇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字符号和图像符号,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语言多元化将会更加显著,与此同时,建筑设计概念表达的复杂性也会提升,建筑设计者需要掌握多元化的建筑设计概念表达方式,此乃建筑“表达”的复杂性。如,MVRDV事务所设计的字母楼(AlphabetBuilding)中,建筑表面的数字和字母,意味着每个公司的位置,方便出入者可以快速找到公司。立面中,每个字母是一个单元,单元可以被独立出售,也可以集体出售,但是仔细分析,可以发现I和Q并未出现在其中,对此,事务所表示,IQ(智商)存于楼内,该事务所在字母楼设计中,通过文字符号来表达“戏谑”的态度。
        结语
        在设计表达的发展历程中,表达方式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每一种的表现风格与方式都有各自的特征,但最重要的是要把握设计的核心问题。不能为了“炫技”而忽略设计方案的重要性,设计是一种逻辑思维的梳理与设计理念的建立,是设计的本质,不能为了图纸表现而忽略方案,两者都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缺一不可。因此,优秀的设计作品既要做到设计思维的突破,也需要创新的设计表达,这样的设计作品才能广为流传、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张兴国.建筑空间形态的民族性比较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9.
[2]孙华.环境艺术设计中情感表达形式的应用研究[J].艺术家,2019(5).
[3]张芳芳.浅析情感化设计在建筑空间中的表达与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2).
[4]谢峰.胡峰,刘克华.建筑与环境设计艺术表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5]闫波,杨宝容.美的实体与数字仿真表达[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9-74.
[6]李卓.艺术设计的思维表现与表达[J].明日风尚,2018(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