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工程风险管理研究 李霓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2月   作者:李霓
[导读] 建筑消防工程是保证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最为主要的措施,只有确保了消防施工安全,才能够使建筑内的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保证,从而促进建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进步,基于此,本文将对建筑消防工程风险管理进行研究。

辽宁沈阳市金融商贸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  李霓  

摘要:建筑消防工程是保证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最为主要的措施,只有确保了消防施工安全,才能够使建筑内的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保证,从而促进建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进步,基于此,本文将对建筑消防工程风险管理进行研究。
关键词:建筑消防工程;风险管理;建筑消防
        1建筑发生火灾特点和消防安全难点
        1.1建筑中火灾发生的特点
        ①由于建筑的层数较多,在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速度会非常快,并且由下至上不断燃烧,而建筑楼层过多,人员数量庞大,在进行疏散时从建筑内部到安全地面需要较长的时间,这给疏散工作带来了困难。②建筑住户过多,在发生火灾进行疏散时,人群过度慌张很容易出现踩踏现象。建筑发生火灾时,会出现难以控制火情的现象,给灭火工作带来难度。建筑楼层高达上百米,如果等待外界灭火,工作难度相当大。每一户的玻璃长时间处在火焰的高温炙烤下,会加大消防救援的难度。
        1.2建筑的危险性
        在建筑中,装修过程中难免使用到可燃物,由于大量的可燃物堆积,有时一个火星就会引发大灾难,因此要及时处理楼内的可燃物垃圾。建筑本身的体积大,楼层具备的功能相对复杂,在用电上会产生十分庞大的电负荷。通常,都会为建筑配备大量的用电设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反而存在一个电源多用的现象,导致电源的输出过大,过大的电力负荷出能承受的范围之后,就会导致火灾发生。
        2建筑消防工程存在风险
        2.1建筑消防工程施工水平不足
        目前建筑建设工程大多都是层层转包,而消防工程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多是私人建筑队承包施工。所以施工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技术水平不高,员工的流动性也相对较大。但是消防工程又不同于一般的水电、暖通工程,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特别是建筑,消防设施种类多、布局复杂,如果施工人员不是专业人员,就很容易导致工程不能够满足具体的标准。另外,在承包过程中,很多的施工队伍恶性竞争,随意压价,后期为了减少施工成本,提升自己的经济效益,在施工的过程中会使用一些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从而给消防工程建设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2.2未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职责
        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是住宅建筑开展消防工作的理论依据,也是相关住宅建筑责任人的具体工作。因此,相关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专属消防管理人、住宅建筑楼长等等人员要切实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进一步提升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然而目前消防安全管理职责还未有效落实于上述相关人员中。具体体现如下:第一,无物业服务企业。一些小区无物业服务企业,仅成立了业主委员会负责小区内清洁卫生等事务;一些小区无物业服务企业,仅业主自行进行管理。第二,物业服务企业无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物业服务企业签订了物业服务合同,但合同内无消防安全管理职责,也未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责任。
        3建筑消防工程风险管理措施
        3.1注重施工组织设计的完善和加强
        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的源头是施工组织设计环节,也是对建筑施工加强部署的重要途径,同时施工组织环节对消防安全的开展和实施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从施工组织设计的特点来看,施工组织设计注重的是平面布局和消防设施以及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等多个方面。
        首先,从施工平面布局来分析,施工平面布局要注重科学和合理性,要合理分配其功能和功能的区分,在建筑以及临时设施之间要有适当的防火距离,并且施工现场也要安排好消防车以及道路设置回车场等,同时也要保障消防车的畅通和路面承载能力是否可以满足大型消防车,这都是施工平面布局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其次,消防设备的完善。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注重修建水池、水泵和水管,通过水利设施的建设来做好消防安全,以此来完善消防设备。此外,施工用水也可以当作消防水池,在具体的施工中,水泵需要准备两台,一台使用和一台备用,以此来保证消防水流可以流畅地循环。当然,最重要的是需要在具体的施工单位中安装好灭火器材,并且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成立建筑消防安全防火领导小组,成立专业的消防队和定期开展消防演习等,这些都是高层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也是加强防火措施和建立健全防火、消防安全制度的重要途径,对消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从而解决建筑消防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3.2加强人员宣传培训
        增强建筑中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十分重要,这是有效避免火灾的重要的举措之一。因此,政府部门应该与建筑管理部门联合起来,为人民群众做好关于消防领域的宣传培训工作。
        ①可以采用传统的宣传模式,在建筑内部张贴消防宣传标语,尤其是在人们经常路过又比较显眼的位置上,内容可以是火灾发生时的消防应急措施或其他消防知识,用这样的方式增强楼内住户的消防安全意识。
        ②政府应该联合社区,定期为楼内居民组织一场消防疏散演练,经过演练之后,楼内居民能有效掌握火灾时楼内的逃生路线,真正发生火灾时能快速找到消防通道,使居民具备消防逃生、扑救初级火灾、自救的能力。通过开展定期的消防疏散演练,使居民在面对火灾时能够保持比较平稳的心态,冷静地应对火灾,利于居民从火灾中逃生。
        ③社区可以组织小区成员成立一个消防志愿者队伍,结合建筑本身的建筑特点和易发生火灾的一些隐患问题,为建筑制订紧急疏散的方案和灭火的措施。另外,建筑单位要建立完善的防火体系,便于志愿者在模拟演练的过程中,提升自身扑救火灾和排查火灾隐患的能力,保障建筑楼层的安全。
        3.3落实街道部门主体责任
        根据《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街道办事处负责督促管辖区域内建筑消防隐患整改工作;住房城乡建委对未经验收的建筑、建筑物业服务企业实施监督管理;县城管局优化建筑周边城市道路占道停车点设置,加强日常占道停车管理;消防大队要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加强对行业部门工作指导,对风险突出、情况复杂的隐患单位,采取上门服务指导等方式帮助查处解决;对严重失信、隐患久拖不改的单位及其负责人,要推动纳入消防安全失信“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其他有关部门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根据行业消防安全管理职责,重点排查本行业本领域的建筑及场所,督促整改消防安全隐患,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3.4科学合理地选择建筑材料
        材料是建筑行业的基础,也是建筑行业最核心的部分。当然,材料也是决定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建筑消防施工中要建立健全的采购制度,通过科学、合理的渠道去采购材料,这样才能保障材料都是合格的。此外,建筑业由于其工程的复杂导致建筑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在工程进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都和材料有着较大的联系。所以对施工材料的选择一定要做好严格的筛选,只有合格的材料才能更安全地使用,才能促进施工效率的提升。同时,当今建筑材料选购业主们要从多个角度考虑,注重材料选取的多元化和多样化,避免因单一的材料选取方式导致不合格材料进入高层消防工程施工中,影响工程的进度。
        4.结束语
        从当下我国住宅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来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建筑消防工程施工水平不足、未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四点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以期为行业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孟庆仲.建筑消防工程隐患成因及整改对策探析[J].武警学院学报,2011(2):69-71.
[2]徐维余.建筑消防工程隐患成因及整改对策分析[J].中华民居旬刊,2018(6).
[3]房艳.建筑消防工程安全隐患成因与解决策略探析[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4(2):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