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2月   作者:伍青
[导读] 电梯是机电结合的复杂产品,按功能划分为机械、电气和安全保护三大部分。电梯的机械部件和电气元件安装分散、控制环节多、故障范围广、故障点难以预测。应判断电梯故障是机械故障、电机主回路故障还是电气控制故障,阐述了引起电梯机械系统、电梯电机主回路、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方面的故障及形成原因,重点说明了查找电梯电气故障的测量电阻法、测量电压法、短路法、替代法、程序检查法等多种实用方法。

身份证号码4503241987082****X    伍青

摘要:电梯是机电结合的复杂产品,按功能划分为机械、电气和安全保护三大部分。电梯的机械部件和电气元件安装分散、控制环节多、故障范围广、故障点难以预测。应判断电梯故障是机械故障、电机主回路故障还是电气控制故障,阐述了引起电梯机械系统、电梯电机主回路、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方面的故障及形成原因,重点说明了查找电梯电气故障的测量电阻法、测量电压法、短路法、替代法、程序检查法等多种实用方法。
关键词:电梯故障;机械;处理方法
        引言
        电梯作为现代高层建筑的主要运输工具,自身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民众生命安全。实际中一些物业公司忽视电梯日常检修与安全,造成电梯运行时出现安全隐患。需要研究与分析如何做好电梯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电梯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的原因
        1.1电梯维护保养不到位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每台电梯不仅要接受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还可以要求电梯使用者使用有资质的电梯维修单位对在用电梯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目前电梯市场维修单位的规模参差不齐,用户竞标更多的是看维修费用而不是看维修质量。电梯评估行业竞争激烈,维护成本不断降低,维护单位人员流动性大,无法保证维护质量。经过调查,一部电梯的维修费降到了每月100元以上。这么低的维修费,还不够维修单位交油的费用,更别说维修质量了。另外,一些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也因种种纠纷而退出。在业主大会选举新的物业管理部门之前,电梯通常不受监管和监管。
        1.2安全管理机制不全
        电梯作为一种设备,长期运行受到各类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威胁到使用者的安全。但实际中因为电梯运行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物业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沟通,造成小问题扩大化,直接影响到设备安全运行。此外,一些技术维护人员轻视自身工作,并没有规章制度开展相关工作,造成电梯运行安全管理制度停留在表面上。
        1.3磨损引发的故障
        磨损故障是指相对运动的两个表面长时间反复摩擦,造成功能低于规定水平状态的故障,比如电梯的钢丝绳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就必须更换,各种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按使用要求定期更换、调整等,比如不更换或调整就有可能造成大的事故。引起故障磨损主要有2种情况:①常规磨损引起的故障,多是长时间受到摩擦、冲击、振动、疲劳、腐蚀、变形等造成的变化;②异常磨损引起的故障,不正常的磨损通常由安装配合不良、运行操作不当、润滑循环不良等因素引起,异常磨损引发的故障具有偶然性和突变特点。
        2电梯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处理方法
        2.1电梯设备常规性检修
        电梯设备正式运行前,检修维护人员要做好全面性的检查工作,主要包括电梯设备外壳、电气线路等,将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降到最低,大幅度提升电梯运行安全性。同时,利用这种提前检修方式发现设备安全隐患,及时解决“小问题、小故障”,降低电梯运行成本,进一步延长电梯设备使用寿命。在设备具体运行时,一定要注意两点:第一,对电路进行排查。电路安全是设备稳定运行的先决条件,所以在设备运行前一定要对电路进行仔细、全面检查,无论是外观还是性能上存在的问题,都要及时处理。第二,对设备自身工作状态进行检查,该步骤主要是检查设备是否能够稳定运行,是否存在漏电等可能,保证设备使用安全。同时,电梯设备实际运行时,内部各零部件会存在质量差异,因此每个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不同。这就需要检修维护人员及时更换存在问题的零部件,保证电梯设备安全运行。零部件设备更换前后,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全面性检查与分析,锁定损坏零件,并在更换后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2.2建立完善的电梯维护保养制度
        编写电梯日常维护计划并组织实施,可供设计参考:一是电梯运行环境,二是电梯运行状态,三是用户要求,四是型号,五是运行周期。例如明确每台电梯的运行周期,建立电梯运行时间的标准规范,对电梯进行全面的误差分析,根据电梯部件的顺序编制完整的备件计划等,针对可能发生的故障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从而确定电梯的事故率,使电梯维修工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维修。建立电梯数据库,交流完善的电梯数据,使维护人员能够随时查询相关信息,指导维护工作,从而达到降低电梯成本的目的。用此数据库可以计算出评价材料和评价时间,量化了维修工作量和工作质量,改进了相关的评价指标。
        2.3电磁干扰排除分析
        在电梯故障中电梯干扰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之一。电磁干扰会对电梯电气控制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电梯维修工程师需要掌握电梯电磁干扰的排除方法。工作人员可以选择运用远离高频动力线,并同时对控制板中线路长度和宽度进行缩减,或者可以使用控制中微型电子板的方法对电梯的电磁干扰进行排除,从而恢复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2.4电磁干扰引起的故障
        电磁干扰可以使电梯主控芯片烧坏、意外泊梯、意外召唤等方方面面出现故障。现代电梯与传统电梯相比较,普遍应用了计算机控制和微电子技术,对电梯控制系统抗干扰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变频器是电梯主要的电磁干扰源,同时,控制主板、隔离变压器等部件的不良接地等也是电磁干扰源。对于电梯的抗干扰性要求,电梯的安装环境尽量减少干扰源的存在,电缆的屏蔽层必须接地,电磁的控制系统尤其是控制主板要进行良好的屏蔽和可靠的接地,等等。
        2.5电梯门系统连锁回路维修分析
        众所周知电梯最为常见的故障是电梯门系统的连锁回路故障。当人员被困在电梯内部时,电梯门无法正常打开便是最为常见的电梯故障表现形式。当技术人员对电梯门系统回路故障进行排查时,电梯维修人员首先应当确保自身的人身安全,确认在进行维修时电梯完全处于断电状态。再此后具体连锁故障的排除过程中,技术维修人员应详细了解电梯的内部状态与情况,通过控制单一变量,逐项排查可疑因素,从而快速解决电梯门系统连锁回路的故障,保证电梯安全组正常运行。
        2.6根据电梯设备日常工作模式做好维修检查
        根据设备工作环境、时间、状态等选择合适切入点,转变传统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不足。首先,清洁好电梯设备外观,对温度、湿度等进行全面检测,避免因为温度失调导致设备故障,而且一旦发现设备运行异常要及时停机检修。主要包括设备运行开关打开,观察指示灯是否正常亮起,仪表指针处于正常范围内等;对使用者的行为进行规范。如果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的行为,就需要及时制止这种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不规范使用造成电梯故障,继而出现安全事故。此外,可以对检修人员工作内容按照专业进行划分和安排,做到专业对口,分工明确,引入末位淘汰制,淘汰掉不合格的技术维护人员,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团队,为电梯正常运行保驾护航,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保证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结语
        电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运输设备,在使用中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产生故障和异常,给用户带来安全风险。因此,相关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和管理人员,需要明确电梯在使用中的各种机械故障,做好对故障的诊断分析及优化设计工作,以不断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燕.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故障诊断及维修[J].南方农机,2019,50(22):16.
[2]杨帆.浅析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故障诊断和维修[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3):63+65.
[3]刁克胜.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5):111.
[4]李志敏.浅析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J].中国设备工程,2017(06):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